理论教育 魏徵谏臣劝太宗,赐金瓮五百匹绢

魏徵谏臣劝太宗,赐金瓮五百匹绢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徵原为隋朝的官员,后降唐,成为太子李建成身边的幕僚。太宗励精图治,多次让身为谏臣的魏徵进入卧室,与之长谈,询问政治得失,而魏徵总是知无不言,太宗亦总是高兴地采纳他的意见。但是魏徵坚决反对,敕令传去四次都不肯签署。于是征兵之事全依魏徵所言办理,还赏赐了魏徵一只金瓮。赐给了魏徵五百匹绢帛。太宗听后十分高兴,认为魏徵说的很有道理,又赐给他绢五百匹。

魏徵谏臣劝太宗,赐金瓮五百匹绢

魏徵原为隋朝的官员,后降唐,成为太子李建成身边的幕僚。他跟随太子李建成的时候,曾经多次劝李建成先发制人,早日除掉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召见魏徵,问道:“你以前为什么多次在我和李建成之间离间?”魏徵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太子要是早日按照我说的话去做了,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太宗本就对魏徵十分赏识,见他如此坦白直率,不仅赦免了他,还以礼相待,任命他为詹事主簿,后又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太宗励精图治,多次让身为谏臣的魏徵进入卧室,与之长谈,询问政治得失,而魏徵总是知无不言,太宗亦总是高兴地采纳他的意见。

有一次,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认为:“男子之中有不满十八岁,但是身体魁梧壮实的,也可以纳入征兵之中。”太宗同意,传下敕令。但是魏徵坚决反对,敕令传去四次都不肯签署。太宗大怒,把他召进宫中,责备他说:“那些身体魁梧壮实的男子,都是一些奸民,平日虚报年龄逃避徭役,好吃懒做,征发他们有什么害处?你却为何如此固执!”

魏徵答道:“治理军队在于合理得法,而不在于人数多寡。陛下征召身体健壮魁梧的成年男子,再加以正确的方法训练管理,便可天下无敌,又何必非要去征发一些年幼之人,只图数目的增加呢!而且陛下您常说:‘朕以诚信治天下,就是想让无论是臣下还是百姓都不存在欺诈的行为。’现在陛下您即位才多久,就已经多次违背自己的诺言了!”

太宗惊讶地问:“朕怎么违背自己的诺言了?”

魏徵答道:“记得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曾经下诏,把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全部免除,但是有关部门却认为百姓拖欠秦王府的财物,则不属于官家财物,还在索取。陛下由秦王升为天子,难道秦王府的财物就不是官家的财物吗?陛下您曾经还说过,要免收关中地区二年的租调,免除关外地区一年的徭役。没过多久,又下令让那些已经纳了税的和已经服了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实行。这就算了,看看现在,又是征收租调,又是征兵的,哪里还有从下一年开始免除的样子!此外,与陛下一起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的官吏,日日的政务都要委托他们办理,他们征点兵员的时候,您又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就是您所说的以诚治国吗?”

太宗听了也不恼,反而非常高兴地说:“以前朕总以为你是固执,是不通达政务,而如今你谈论国家大政方针,处处切中要害。你说的很对啊!朝廷不讲信用,那么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国家怎么会得到妥善的治理呢?朕犯了大错啊!”于是征兵之事全依魏徵所言办理,还赏赐了魏徵一只金瓮。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七月,岭南部落的首领冯盎、谈殿等人忙于争斗,很长时间没有入朝拜见,再加上各地方州府的官员们前后十几次上奏禀告冯盎谋反,太宗便准备派人带兵前去征讨。

魏徵前来劝谏说:“如今中原刚刚平定,而岭南地区路途遥远、地势险恶,加上气候不宜,不适合驻扎军队。况且现在冯盎反叛的情况还没有坐实,不能兴师动众。”太宗问道:“不停地有人上奏说冯盎谋反,你为什么认为他谋反的情况还没有坐实?”魏徵回答:“冯盎如果真的反叛的话,首先就会兵分几路占据险要,这些人说他谋反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冯盎的兵马还没出境,这明显说不通。现在的情况是各州府都上奏说冯氏谋反,而陛下也没有派使臣前去安抚冯氏,冯氏不能洞悉陛下的想法,又怕死,所以才不敢来朝廷。如果陛下派遣使臣前去向他表示诚意与信任,冯氏定会因为脱离险境而欣喜,如此一来,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而使他顺从。”

太宗接受了魏徵的建议,下令收兵,派使臣前往岭南慰问冯盎,冯盎感激涕零,还让他的儿子冯智戴跟随使臣一起返回了朝廷。太宗高兴地夸赞魏徵说:“魏徵的话,让我仅用一个使者就平定了岭南,不能不赏!”赐给了魏徵五百匹绢帛。

后来,有人告发右丞相魏徵,说他偏袒自己的亲戚。太宗令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盘问,没找到证据。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徵在办事的时候,内心虽然无私,却不避嫌隙,没有办事的态度,也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太宗就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徵道:“你从今以后办事的时候,要有办事的态度。”

有一天,魏徵在上朝的时候对太宗说:“我听闻君主与臣下应像一个整体一样,彼此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如果国家上上下下每个人都追求办事的态度,掩饰自己的想法,那么国家的兴亡就说不准了,我也就再不敢接受您的诏令了。”太宗明白了魏徵的意思,说道:“我已经后悔了。”魏徵连拜两次,说道:“能为陛下做事是我的荣幸,我希望陛下能让臣做一个良臣,而不要让臣做一个忠臣。”太宗不解地问他:“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魏徵答道:“后稷、契、皋陶能够做到君臣齐心合力,使君主成为明君,使臣子获得美名,共享荣耀,这就是所谓的良臣。而龙逄、比干犯颜直谏,最终被杀身死,君主沦为暴君,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太宗听后十分高兴,认为魏徵说的很有道理,又赐给他绢五百匹。

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魏徵:“君主如何做才能被称为是明,如何做又被称为暗呢?”

▼ 太宗听了魏徵的建议十分高兴,认为魏徵说的很有道理,又赐给他绢五百匹。(www.daowen.com)

魏徵答道:“君主若能做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是明;如果只是偏听偏信,就是暗。尧帝体恤民情,经常关心民间疾苦,所以才能知晓苗的恶行;舜帝目及四方,耳听八方,所以共工、鲧的罪过都瞒不了他;秦二世偏信赵高,所以才造成了望夷宫的灾祸;梁武帝宠爱朱异,才招来了台城的羞辱;那隋炀帝又偏信虞世基,这才导致了彭城阁的变故。由此可见,如果君主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那么亲信大臣就无法阻碍言路以塞君主视听,下情上达,天下才能大治。”

太宗说:“你说的非常对!”

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个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的人。最初上朝的时候,因太宗身形魁梧、风采刚毅,众位大臣见之都吓得不敢说话。太宗知道后,总是和颜悦色地对着大臣们,希望大臣们能勇敢地规谏。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想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一定要借助于镜子;而君主想知道自己的不足,必然要善待尽忠职守的大臣,通过他们来了解过失。如果君主自己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臣们一味地阿谀逢迎,君主迟早会失去国家,大臣也难以保全自己!像隋炀帝的宠臣虞世基等人对君主只知道阿谀奉承来换取地位和富贵,隋炀帝被杀了,虞世基自己也难免一死。希望你们以此为戒,在朕面前畅所欲言!”

司马光评论说:古人曾说,君主贤明,臣下才敢于直言进谏。比如说裴矩,在隋朝是位奸臣,在唐朝却是位忠臣,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品性有所变化,而是君主的缘故。如果君主讨厌听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那么即使忠诚的大臣也会转化为谄媚;如果君主喜欢直言进谏的大臣,谄谀的臣子也会变得忠诚。由此可见,大臣是随着君主的变化而变化的。

经典原文:

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译文:

魏徵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胆略,善于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颜直谏。有时碰上太宗非常恼怒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为之收敛。他曾经告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太宗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没去,不知为什么?”太宗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太宗曾得到一只好鹞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徵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来,鹞鹰最后竟死在太宗的怀里。

史学成语

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不迫:不急促。意为态度镇静,不慌不忙。

例句: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小明都从容不迫,在他看来,保持平静才能把事情做好。

广开言路: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例句:皇后劝导皇帝要广开言路,多听忠臣的意见,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