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过渡层的构造与设计规范

过渡层的构造与设计规范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渡层即为与底部框架抗震墙相邻的上一层砌体楼层,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第二层即为过渡层,其在地震时破坏较严重。过渡层应适度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采取增加构造柱的配筋率和构造柱数量等措施。3 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416,8度时不宜少于418。在地震作用下,过渡层部位通常出现应力及变形集中与突变的现象。对于过渡层板底的构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明确规定。

过渡层的构造与设计规范

过渡层即为与底部框架抗震墙相邻的上一层砌体楼层,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第二层即为过渡层,其在地震时破坏较严重。

(一)过渡层墙体的构造

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过渡楼层墙体处于压剪或拉剪应力状态。试验表明,过渡楼层墙体的水平承载力降低,其砖墙开裂先于其他楼层的砖墙,是形成破坏集中的楼层,在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墙体的抗剪和平面外的抗弯能力。

过渡层应适度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采取增加构造柱的配筋率和构造柱数量等措施。过渡层每开间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形成弱框架体系,将增强过渡层传递地震剪力的能力,增加其延性和耗能能力。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7.5.2 过渡层墙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上部砌体墙的中心线宜与底部的框架梁、抗震墙的中心线相重合;构造柱或芯柱宜与框架柱上下贯通。

2 过渡层应在底部框架柱、混凝土墙或约束砌体墙的构造柱所对应处设置构造柱或芯柱;墙体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芯柱除按本规范表7.4.1设置外,最大间距不宜大于1m。

3 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4ϕ16,8度时不宜少于4ϕ18。过渡层芯柱的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每孔1ϕ16,8度时不宜少于每孔1ϕ18。一般情况下,纵向钢筋应锚入下部的框架柱或混凝土墙内;当纵向钢筋锚固在托墙梁内时,托墙梁的相应位置应加强。

4 过渡层的砌体墙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沿纵横墙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其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宽度不小于墙厚,纵向钢筋不少于2ϕ10,横向分布筋的直径不小于6mm且其间距不大于200mm。此外,砖砌体墙在相邻构造柱间的墙体,应沿墙高每隔360mm设置2ϕ6通长水平钢筋和ϕ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ϕ4点焊钢筋网片,并锚入构造柱内;小砌块砌体墙芯柱之间沿墙高应每隔400mm设置ϕ4通长水平点焊钢筋网片。

5 过渡层的砌体墙,凡宽度不小于1.2m的门洞和2.1m的窗洞,洞口两侧宜增设截面不小于12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20mm×190mm)的构造柱或单孔芯柱。

6 当过渡层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墙体不对齐时,应在底部框架内设置托墙转换梁,并且过渡层砖墙或砌块墙应采取比本条第4款更高的加强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7.5.9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材料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2 过渡层砌体块材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砖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的等级不应低于M10,砌块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的等级不应低于Mb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10.4.11 过渡层墙体的材料强度等级和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过渡层砌体块材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砖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的等级不应低于M10,砌块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的等级不应低于Mb10;(www.daowen.com)

2 上部砌体墙的中心线宜同底部的托梁、抗震墙的中心线相重合。当过渡层砌体墙与底部框架梁、抗震墙不对齐时,应另设置托墙转换梁,并且应对底层和过渡层相关结构构件另外采取加强措施;

3 托梁上过渡层砌体墙的洞口不宜设置在框架柱或抗震墙边框柱的正上方;

4 过渡层应在底部框架柱、抗震墙边框柱、砌体抗震墙的构造柱或芯柱所对应处设置构造柱或芯柱,并宜上下贯通。过渡层墙体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芯柱除按本规范第10.3.4条和10.3.5条规定外,砌块砌体墙体中部的芯柱宜均匀布置,最大间距不宜大于1m;

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240mm×190mm,其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4ϕ16,8度时不宜少于4ϕ18。芯柱的纵向钢筋,6、7度时不宜少于每孔1ϕ16,8度时不宜少于每孔1ϕ18。一般情况下,纵向钢筋应锚入下部的框架柱或混凝土墙内;当纵向钢筋锚固在托墙梁内时,托墙梁的相应位置应加强;

5 过渡层的砌体墙,凡宽度不小于1.2m的门洞和2.1m的窗洞,洞口两侧宜增设截面不小于12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20mm×190mm)的构造柱或单孔芯柱;

6 过渡层砖砌体墙,在相邻构造柱间应沿墙高每隔360mm设置2ϕ6通长水平钢筋与ϕ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ϕ4点焊钢筋网片;过渡层砌块砌体墙,在芯柱之间沿墙高应每隔400mm设置ϕ4通长水平点焊钢筋网片;

7 过渡层的砌体墙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沿纵横墙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

(二)过渡层墙体的构造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层顶板(二层楼板)称为过渡层的底板,它是连接上部砖房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的重要部件。

在地震作用下,过渡层部位通常出现应力及变形集中与突变的现象。由于底层框架、抗震墙的抗侧移刚度和抗转动刚度都有较大的差别,过渡层的底板不仅需要传递水平地震剪力,使其在抗震框架和抗震墙之间得以分配,因而需具有较大的水平刚度;而且过渡层的底板作为上层砖结构的底面边缘构件还要与上层砖结构形成一体而共同作用,将上方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倾覆力矩分配到底层结构。倾覆力矩引起的过渡层底板转角导致过渡楼层层间位移增大,受力十分复杂。所以,过渡层的底板必须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为此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以保证其水平刚度,并宜设置边缘构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垂直框架方向的纵向钢筋应通长设置。

对于过渡层板底的构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明确规定。

7.5.7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楼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不应小于120mm;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10.4.1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楼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且板厚不应小于120mm,并应采用双排双向配筋,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25%;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