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现代社会,即新技术革命之后,就再也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接受专门的高等教育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是发达的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的人必要的生活内容。教育的奢侈品性质,在总体上已经发生变化,教育的实用性逐渐凸显。
与传统的单一存在的高等精英教育不同,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兼容并蓄,既有精英教育的延续,更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让他们接受了基础教育之后就进入社会工作,成为职场中人,这是社会的进步,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的一个重大区别。现代社会做到了这一点,靠的不是出大力流大汗,而是劳动者的智力水平的提升。只有劳动者的智力水平提升了,社会才能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才能接纳和保证更多的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客观地讲,社会只有在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升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保证让更多的青年人实现他们的大学梦。以前,大部分人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但仍然只能达到极低的劳动生产率。对于这一点是需要有明确认识的,不能对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处于盲目的认识状态,以为天上会掉馅饼,或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就能进入这个时代。事实上,这种社会进步的实现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奋斗的结果。若对此缺少准确的认识,人们就不会珍惜今天这个时代,就不会珍惜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开启给社会带来的福祉,更不会珍惜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给他们带来的万分宝贵的学习机会。
大众化高等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不能延续精英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进行大众化高等教育,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精英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进行现代的精英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必须随之发生变化。将对少数人的教育方法用于对多数人的教育肯定是不行的,这是最基本的逻辑,更何况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需要在高等教育的进步中体现出来。将传统的精英教育保留在现代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之中,这会让人感到社会惰性太大了,高等教育界似乎还没有做好迎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准备。人们清楚地看到,尽管各个高校一直在进行扩招,但还是在用过去的办法办学,还是将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用在了对更多的大学生的教育上。不用说对教学改革进行大胆的尝试,就是自发地形成教学改革意识也是极为罕见的。社会长久以来存在的惰性,在开启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后,表现得特别明显,也凸显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难度。本来,传统的精英教育就存在一些问题,而将存在一些问题的精英教育用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就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
实质上,除了教学设备先进了以外,本科教育基本上保留的还是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在讲到这个没有根本改变的传统的问题时,还需要分辨一点的是,教育的传统实质与高校办学的方式是不同的,后者可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市场化、商业化、行政化,这些表现已经比较突出了,而前者还是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本科教育的框架之中。这也是一种传统与创新的并容,但是,却存在一些不该坚持的传统坚持了,不该有的一些庸俗化创新出现了,利益的驱使和过度的行政化权力运作将中国本科教育引向了既不被传统的办学理念所接受,又基本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的道路。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之中,至今没有完成本科教育的蜕变。时代变了,社会变了,而教育没有变。对于本科教育来说,这不是受教育者人多人少的问题,而是教育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的进步步伐。不能一成不变地依据传统施教方式,即便是坚持精英教育,也不能再延续传统的精英教育了。社会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青年人的思想、生活、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那种“刻舟求剑”的教育不能让他们服气,他们面对过去的教育思想会迷惑,他们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难以兴奋起来和勤奋起来。老师甚至校长不能理解这新的一代青年人,不能自觉转变思想,跟上时代,完成或者说胜任进入新时代的新的本科教育使命。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教育部门提出了在今后几年内要实施的高考制度的改革方案,提出要将600多所本科院校转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有重大的意义。然而,这历经多年努力才艰难迈开的一步,实际上还没有触及高校教学本身的改革问题,距离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所以,直至今日,人们仍不难体会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在本科院校,还有一种思想顽固地存在着,那就是始终将高等教育理解为精英教育,至今尚未形成探索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普遍意识。(www.daowen.com)
另外,改革之后兴起的高等专科院校,包括所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种不再延续精英教育的创新,一律是将高等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格于“动手能力”上,以与本科精英教育相区别,其明确的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的劳动者。虽然也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说法,但其实,只有高技能是实的,高素质是虚的。片面强调实践第一、动手能力第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做法。为此,在三年的高等专科教育中,不论是哪一所院校,学生在校都是只有两年或两年半的学习时间,校外实习的时间最少的是半年,最多的甚至达到一年半。目前,我国一些高等专科教育界人士还想直接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或变相地延长学生的校外学习时间,这实际上是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又一种误解,是对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认知不够,更是对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的一种推脱。有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提出他们学院是培养工人的,但是没有明确他们学院培养的工人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工人有何不同,甚至他们还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工人到他们学院当教师给某些专业学生上技术课。其实,大学培养工人无可非议,但必须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工人,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工人不能等同于没有上过大学的工人。而且,要知道,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实现,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工人数量是相对下降的,需要的工人的专业技能也是有所变化的。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专科教育的第一个培养目标群体,还不是大学生工人,而是承载建设现代农业任务的新型农民。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专科院校不可回避的神圣使命。但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当怎样完成这一使命呢?可以完全用新技术革命之前的方法和知识教育新技术革命之后的新时代大学生工人和新型农民吗?人们很少思考这个问题,一些身在大学的教育者并没有自觉地使自身的认识与时俱进,他们也许都没有明白当代的与时俱进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改革之中意味着什么。他们仍是自己懂什么就教什么,自己会什么就按自己会的方式实施高等教育,至于这样的教育能不能起到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能不能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要求,没有过多地思考。思想指导行动,在思想不到位的前提下,真正的高等教育改革是难以开展的,自我肯定只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贻误改革的时机。现阶段,中国高校肩负的培养新型农民的历史使命,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界是被忽视的,它们没有做出相关的计划和准备,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自觉性,缺乏对高等教育与社会转型之间联系的必然性的确切认识。这样的高等教育能够负起社会责任吗?显然,这是难以给出肯定性回答的。可以说,现在的中国,仅就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走出一条新路讲,都是千头万绪、无比艰难、无比复杂的。但无论如何,在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之中,还是要激发千千万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与活力,从思想创新入手,坚持将大众化高等教育改革之路走下去。而且,不将艰难性长期化,不将复杂性简单化,一定要在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保证高校能为中国后工业化社会提供长久的、恒定的、优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人才支撑。
无论何时何处,高等精英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同样需要高等精英教育,而且需要更好的高等精英教育。依靠传统的精英教育来培养现代的社会精英,那是时代的进步所不允许的。而传统永远是基础,任何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传统这一基础,所以,不仅是当代的高等精英教育需要保留传统精英教育的精华,而且当代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也需要传统精英教育精华的滋润与融入。由此,就引出了一个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即应当如何扬弃传统的高等精英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