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与广西文化传承:处理关系实效提升

中等职业教育与广西文化传承:处理关系实效提升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广西的天琴是我国的地方民族音乐,以前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名不见经传,甚至濒临失传;如今通过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改变表演形式,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频频出现在国内外舞台上。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求职业教育做到几点。以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角雕工艺人才培养为例,该校改进角雕工艺技术,创新设计理念。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所遭遇的困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理念的困局。要在传承实践上有所突破,必须理念先行,革除旧有的看法和固化的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进而指导中职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

其中,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至关重要。

(一)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这句话以文学的方式阐释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二者在任何领域,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传承是血脉之基,没有传承,民族文化就是无根之浮萍;创新是活力之源,没有创新,民族文化就是无源之水。

第一,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与血脉。传承性决定着了民族文化发展的连续和渐进,统一和相承。我们不能离开民族传统文化来空谈民族文化的创新。一个民族,如果漠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甚至企图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就必然会失去民族文化创新的根基,民族文化就会出现断层。

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中富含深刻的民族情感体验,这是民族文化创新绕不开的情感因素。以民族节庆为例,人们由春节元宵、中秋,想到团圆;由端午、清明想到缅怀、祭祀;由重阳节想到尊老;由“二月二”“三月三”想到特有民族的期盼、喜悦。因此在民族文化创新中,不但不能弱化,反而应当增加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注重亲情,从而升华到热爱祖国。

第二,民族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是在传承基础之上的发展。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文化变迁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只有对自身进行改变才能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所以民族文化的现代变迁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1]民族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这种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文化建设,始终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路上,坚持改革开放,给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民族文化的创新在传承中至关重要。既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把民族文化全部照单全收,新瓶装旧酒;也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脱离实际。而是要一脉相承,为传统注入新质,与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联系起来,找准契合点。如内容上注入现代节奏,方法上注入现代科技手段,形式上注入现代生活气息。甚至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更广阔的视野,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认识、去思考民族文化,在传承创新中有所作为。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是要求各少数民族保持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原始的生存景观,而是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平台让人类共享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特异性,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2]“少数民族广大民众是民族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更多地站在人类学的立场,立足于他们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去激发大众的文化自觉,以改善民众的生存质量,充实提升民众的精神境界,并以此作为制定文化传承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这就要求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不能为片面追求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理想愿望,而要求少数民族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故步自封地拒斥现代文明,而是要利用现代科技文明,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

民族文化现代变迁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又有不利的一面,给民族文化带来了生存的挑战。那些在现代还能够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需要、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民族文化,在文化变迁的进程中会充分地利用变迁带来的机遇往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吸收外界优秀的文化因子充实自我,通过创新发展,在文化竞争中增强防御力,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反而使本民族文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使自身得到保持和延续。例如,广西的天琴是我国的地方民族音乐,以前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名不见经传,甚至濒临失传;如今通过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改变表演形式,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频频出现在国内外舞台上。通过创新发展,不仅弘扬了本民族文化,而且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获得传承和发展。不过,民族文化现代变迁的利和弊总是相生相伴的,也会引导民族文化往不好的方向前进。从整体上来说,文化变迁给民族文化更多地带来了生存挑战,面对外来强势文化冲击,在文化竞争中民族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常常因为缺乏文化竞争力而被强势文化普同化,失去民族特征。[5]

职业教育领域要消除两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观念误区:一是一味强调原生态性而拒绝创新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二是认为民族文化过时无用,不需要学习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静止、封闭的文化不能让学生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6]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不是静止的、僵死的文化保持,而是要用开放的、兼容的、发展的文化理念来丰富其文化内涵。传承的目的不仅是文化的保持,还要有服务生产生活的要求,因此,文化创新是必然的。但是,创新也要有度,要在文化保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7]。要将发展作为保护的重中之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求职业教育做到几点。

第一,在教育内容上,要兼顾传承与创新。不能不加甄别地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既要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保护其原生态性,也要顺应时代的新形势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挖掘、开发和创新,以保证职业学校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角雕工艺人才培养为例,该校改进角雕工艺技术,创新设计理念。改进角雕工艺技术方面,将教学、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有机会结合在一起,实现技术创新,以实训工作室为平台,投入现代先进设备,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扭转传统工艺设备简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学生厌学等劣势;创新设计理念方面,在角雕工艺品的设计开发上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创作研发传统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角雕工艺品。例如,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将广西民族建筑、服饰、壮锦、绣球、铜鼓等壮乡元素与现代意识和现代技术工艺相结合,通过技艺大师的“手手相传”和学生的“教、学、做”一体的学习训练,创作出一项项体现壮乡文化风情的创新成果,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第二,在教育目标上,要兼顾传统文化的习得与学生传承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不能简单将学生作为接纳民族传统文化的容器,而要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当作教育的根本目标。要点燃学生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的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切合市场需求的合格职业技术人才。

第三,在教育环境上,要兼顾原生态与创新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无论是从打造学校特色的需要,还是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需要,都应当注意建设民族文化显性和隐性的传承环境,挖掘和培育民族文化传承的土壤和气息。同时,积极打造开放创新的现代职校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二)碎片化与整体性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以整体性的姿态呈现给世界,以整体性的烙印赋予民族每个成员以文化身份。整体性是民族文化的应有属性。但与此同时,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给广西民族文化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文化传承上的失落,在此背景之下,广西民族文化呈现多元的碎片化征象,部分民族文化甚至走向消亡。

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碎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广西农耕、捕捞、狩猎社会被打破的当代显现。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物态根基逐渐被改变,参与民族文化项目的人群也逐渐被分化,商业化、市场化给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解构,原有的文化系统受到破坏,并产生文化断裂,大量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发展的困境甚至是走向消亡的境遇。在此情境之下,我们要正视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碎片化现象的现实性,正确认知文化解构的正常性。基于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考量,我们要正确认识政治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及文化理性在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追求文化发展的价值理性,摒弃过度的经济理性或工具理性,理性认知文化重构的意义,促进广西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场域的良性存续。[8]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职业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时不必苛求文化的完整性,但要准确抓住和牢牢保持每种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注重其本身“精神内核”的保存与延续。[9]

第二,要符合新时期广西文化发展的现实,允许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10]将与时俱进的元素植入广西固有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修复或重组文化结构,推动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绵延。[11](www.daowen.com)

第三,要对各种碎片化的民族文化结构进行记忆及技艺强化,通过可能引起整个民族的情绪共鸣的事件,进行疏导和情绪释放,用共同的民族情感重塑民族整体性的文化身份;对各种民族共同体中的族群从伦理精神挖掘和塑造中,寻找共同的凝聚力,形成并强化民族文化身份的整体性,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三)民族同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多元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同化与多元文化主义是在不同时期提出来的文化主张。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这两种文化现象是相伴而生、同时存在的,并且随着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民族同化现象和多元文化现象产生出对立统一的较为复杂的民族文化关系。[12]

第一,“对立”表现在,民族同化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结果主要是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而多元文化主义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结果主要是保留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同化强调趋同,甚至有时候是过分的趋同;多元文化主义强调趋异,当然也会产生毫无章法的趋异。[13]

第二,“统一”表现在,民族同化虽然是消除差异,但是民族同化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适得其反的结果,越同化,反而越趋向于多元。[14]一是强制性的民族同化会造成反弹,使文化弱势民族努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延续;二是民族同化对民族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文化中包含的先进文化因子也就相应的会越多,这样,经过不断吸收融合的文化也就会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15]从而为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反过来,多元文化主义虽然强调的是多元,是多样化,但是不管是怎样程度的多元,都会在一个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实现自我的发展。实行多元文化主义,能够增强多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既需要一个统一的环境,同时它本身也有利于营造这样一个统一的环境。[16]

民族同化与多元文化主义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文化主张,实质上对社会文化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拥有魅力的前提,多元文化主义主要关注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追求弱势群体的平等。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提是保留差异,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一个比较宽容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各个民族之间平等地发展。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紧张,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处于弱势一方采取了文化殖民政策,导致文化冲突。多元文化主义无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不要忽略民族同化的作用。民族同化代表着统一,其实现的前提是消除差异。所以既不要过度的民族同化,也不要过度的多元文化。在社会实践中,要把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使二者达到一个平衡关系。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既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和发展。[17]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多样文化相互比较、借鉴、学习、竞争,是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进步的强大动力。尊重、包容多元,保护、支持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有利于消解弱势少数民族对于被文化同化的担忧。但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致力于强化一体,凝聚共识,对多元文化进行有机的整合。只强调“多元”,不讲“一体”,是不利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构建和民族关系和谐的。

职业院校要努力培育“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让不同民族的师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既能相互学习借鉴又彼此尊重宽容;既始终健康向上又多元发展。在倡导文化多元——丰富、多样、复杂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吸收、融合而趋于一体——同化。既有其民族的多样性,又有其价值趋向的同化性,使民族文化不断注入活力,源远流长。

(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世界上的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中又贯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也就是文化的世界性。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协调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需要培养宽容精神,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它们反映着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联系。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上,倡导交流、理解、对话,即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8]在处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讲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有益成分的基础上丰富与发展民族文化。他主张既不盲目排外,亦非以洋为尊,而是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同时将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相统一。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要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没有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单一民族文化。学校的教育应负起继承发扬民族文化,又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人才的主要责任。[19]这也同样应当是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关于民族文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关系,要充分认识两者在目标上的统一性和效果上的互动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成果来检验思想认识的成果,在实践中推动思想认识的深化与巩固。

对于中职学生进行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教育,要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单靠口头说教和权威约束,难以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而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切身体验和总结经验,不断确立信念、锻炼意志、规范行为才能养成。”[20]例如,在弘扬广西精神中,实践活动是不容忽视的实体。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对民族精神的重视和强化往往以课堂灌输为主,流于形式,即使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也起不到真正让学生有所触动和主动践行的作用。缺少实践活动的口头说教又会成为“孤家寡人”,理论上的倡导和实践中的培育往往各行其道,这样的教育易导致受教育者熟视无睹,乃至逆反心理,很难取得实效。因此,采取理论先导、直接参与、亲身感受的方式,通过对历史遗址、机关单位的参观,对庆典活动的参与,亲身体验,直观地进行广西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过程中让广西人民认同广西精神,内化广西精神,从而发扬广西精神,才是我们研究广西精神的根本目的。”[21]

中职学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工作,要坚持理论提升和实践探索相统一。近几年来,广西一大批中职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当然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因此,在实践的基础上,中职学校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总结提炼成理论成果,形成一批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的典型案例。

(六)授业与育人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授业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授业为责,育人为本,通过授业与育人并重的教育,才能培养德技双馨的职业技能人才,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不仅仅要使学生通过民族文化和技艺的学习而增长就业的本领,更要挖掘民族文化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下全面提升品德和素养,成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大业中的合格人才。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工作要求。授业者要甄别好民族文化的良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授业者要做好系统化设计,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生活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