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赤壁城记:宗教建筑演变研究|祖师殿、大雄宝殿、教堂恢复

赤壁城记:宗教建筑演变研究|祖师殿、大雄宝殿、教堂恢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祖师殿位于大雄宝殿的东侧,是寺院内最高的建筑。主体采用藏传佛教密檐平顶的碉堡式建筑风格,入口处则采用传统的木构架门楼,屋顶加建重檐歇山顶的小庙。蒲圻教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共有教堂19座,教徒约3000人。“文革”中各种宗教活动遭到限制,教堂建筑也一度遭到破坏。1987年,蒲圻教会活动逐渐恢复,并在河北大道重建天主堂。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逐步得到恢复。2012年重建沐恩堂,并在教堂南面配建综合楼。

1.赤壁观音建筑

观音寺原名观音阁,位于城区北面望山村大沙州,紧靠陆水河,始建于明代崇祯丙子年(1636年),因一尊铜铸的5.35米高鱼篮观音而闻名。据清同治《蒲圻县志》载:“大士阁,在西乡大沙州,有丈六金身,明崇祯中,邑人副使邓士亮任蜀敬造,合邑士绅建殿。”数百年来,这里香火旺盛,成为蒲圻一大佛教道场。日本侵华时期,日军欲盗取观音铜像未果,可惜寺庙和铜像均毁于“文革”之中。从1998年开始,由正果法师率徒重建,历经12个春秋,现已建成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和祖师殿等,寺庙已初具规模。(见图4-148、图4-149、图4-150、图4-151)

图4-148 观音寺

(图片来源:赤壁热线)

图4-149 观音寺远眺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4-150 大雄宝殿图 

图4-151 祖师殿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整个寺院没有朝向正南正北,而是顺应河岸走向,背山面水,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由于部分殿堂还未建设,5个大殿并没有围合成完整的院落,但基本格局已经一目了然。寺院分别以大雄宝殿和祖师殿为主体建筑形成两条纵向轴线,观音殿与地藏殿之间形成了横向轴线并将两个纵向院落连通起来。大雄宝殿共5开间,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底层围有一圈外廊。金黄色的屋顶、朱红色的门窗和柱子,以及彩色的梁和斗拱,营造了浓厚的佛教氛围。祖师殿位于大雄宝殿的东侧,是寺院内最高的建筑。大殿形式和风格与其他建筑不同,没有完全按照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形制,而是将汉族寺庙建筑形式和藏传佛教建筑形式相结合。主体采用藏传佛教密檐平顶的碉堡式建筑风格,入口处则采用传统的木构架门楼,屋顶加建重檐歇山顶的小庙。建筑屋顶除了有传统寺庙的飞禽走兽,也增加了藏传佛教建筑里所特有的的金刚杵、莲花等装饰物。

观音寺建筑群是陆水河沿岸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晴天时在主城区可远远望见其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更增加了其神圣和神秘的效果。按照规划,观音寺将建成大大小小十多个庙宇,另有广场、游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将成为僧众念经诵佛、潜心修行和市民上香祈福、旅游观光的佳所。

2.赤壁市天主堂

天主教传入赤壁一带,始于清道光末年,1923年,中国第一个本地教区——蒲圻教区成立。蒲圻教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共有教堂19座,教徒约3000人。“文革”中各种宗教活动遭到限制,教堂建筑也一度遭到破坏。1987年,蒲圻教会活动逐渐恢复,并在河北大道重建天主堂。(www.daowen.com)

伴随着清朝末年的外国殖民者入侵,光绪年间天主教传入当地,势力逐步发展,1923年12月从鄂东教区分出成立了蒲圻教区,管辖蒲圻、嘉鱼崇阳、通城4县教务,中国神职人员成和德首任监牧,后任主教,这是几百年来天主教在中国第一个由中国神职人员任主教的教区。蒲圻教区共有教学神职人员10人。新中国成立以前,蒲圻教区的经费来源包括罗马教廷拨款和各地教友集资,在茶庵岭还有水思出租,由于资金较充裕,甚至在寸土寸金的汉口黄陂路50号购买了一栋房屋,至今仍在收取租金。新中国成立前,县城羊楼洞镇和罗县(今属中伙铺镇)各有一座教堂,县城内教学规模较大,可容纳600人祈祷,抗日战争期间被炸毁,1948年修复,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拆除,作为当时县供销总社的用地。

1987年,蒲圻教会的活动逐渐恢复。由于老城内没有合适的用地,只得在当时仍属城郊的河北大道重建天主堂。由于资金和当时设计水平、建设水平的限制,新建的教堂占地面积较小,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采用水刷面工艺。

教堂坐南朝北,平面采用巴西利卡形式。教堂正立面为哥特式风格,纵向构图划分为三段式:基座、屋身和尖塔,象征天主教的三位一体。正面设三扇尖券式门洞,中间门洞上方白底黑字写着“天主堂”。屋顶有三座尖塔,中间的主塔立有十字架。主塔分三层,每层有三扇竖窗,主塔向上逐渐缩小,竖窗也随之缩小,增加了纵向上的透视感,使尖塔显得更加高耸。教堂立面采用灰色石材装饰,突出了建筑的庄严与厚重。主入口两侧矗立两位传教士石像,一中一外,象征了西方天主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见图4-152、图4-153)

图4-152 赤壁市天主堂初建时照片

(图片来源:《蒲圻志》)

图4-153 赤壁市天主堂现状照片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在建立之初,教堂周边多为低矮民房,高耸的塔尖使之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地标性建筑。然而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教堂早已被林立的楼房挡得严严实实,只有在大门口才能一睹建筑的风采。由于勤于打理且一直在使用,教堂保存得较为完好和整洁,至今依然是市区天主教徒做弥撒的重要场所。

3.赤壁市基督教沐恩堂

基督教在中国专指基督新教,又名耶稣教。清末民初,基督教传入蒲圻。“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受到限制,发展停滞。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逐步得到恢复。赤壁市基督教也随之开始布道,恢复教堂等工作。到2004年,市基督教堂已有信徒1 000余人。为了解决教堂拥挤的问题,教会于2004年8月购得市商业局食品厂,经改造装修投入使用,取名“沐恩堂”。2012年重建沐恩堂,并在教堂南面配建综合楼。

教堂平面呈长方形,主入口朝向东面。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内部设有两层看台。立面采用竖向的长窗,屋顶有三个尖塔,中间尖塔较高且有十字架。建筑色彩较为特别,绿墙蓝窗红顶使教堂在周边灰白色调中凸显出来,同时也渲染了浓厚的宗教氛围(见图4-154)。由于建筑没有紧邻城市道路且周边建筑较高,教堂的标志性不强,对街道空间的塑造和影响较弱。就该建筑本身而言,设计和施工都很粗糙,基本谈不上建筑艺术,只是有一些欧式教堂的立面特征和容纳信徒祈祷的集会空间。

图4-154 基督教沐恩堂正立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