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赤壁工业区形态概述及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赤壁工业区形态概述及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赤壁市的工业主要是制茶、煤炭开采、造纸等。赤壁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消费型城市性质,工业基础薄弱。

1.赤壁市工业发展历程

赤壁市是一个拥有千年建城史的古城,工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新中国成立前,赤壁市的工业主要是制茶、煤炭开采、造纸等。制茶业主要集中在羊楼洞地区,清道光年间,晋商“三玉川”、“巨盛川”在羊楼洞开设茶厂,压制茶砖。咸丰同治年间,外国资本进入赤壁,俄、德、日等国商人竞相在羊楼洞开设茶厂,其中俄商兴办了阜昌、顺丰、新泰等厂,年产砖茶15万公斤。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始,羊楼洞地区的外国公司逐渐撤出,由民生茶叶公司投资的羊楼洞茶厂和日商投资的义兴、聚兴两大茶厂成为拥有当时比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的制茶企业。随后因抗战和解放战争,羊楼洞地区的制茶业相继没落。

新中国成立之前赤壁的造纸业主要为小作坊进行毛边纸、草纸生产。民国初期,荆泉地区有造纸作坊48家,年产火纸1.5万担。清末和民国时期,赤壁竹制品加工业主要为个体手工业者进行生产,产品主要有提篮、烟筒、茶箱、箩筐、斗笠等。清末和民国时期,赤壁的煤炭开采业有一定的发展,仅神山地区就留下古窑100多处,有15个较具规模的煤炭公司从事煤炭开采。

新中国成立之初,赤壁市工业凋敝,亟待得到恢复。1950年,只有制茶、食品、服装3个工业门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家。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赤壁市拥有小高炉、土炉数十处,使得工业发展严重背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工业发展失衡。1959年,赤壁市拥有制茶、电力、煤炭、机械、食品、服装、建材文化艺术品8个工业门类,全民所有制企业17家。从1958年到改革开放前的20年时间,国家先后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赤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由于赤壁市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随着三线建设备战备荒的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国家工业布局调整,一些军工企业和国有大企业在赤壁落户,使赤壁市的工业发展水平得到空前提升,工业规模远超中部地区的一般县级城市,特别是赤壁市的纺织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1979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企业在权、责、利方面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私营企业及合资企业得到发展,赤壁市的工业发展在宏观调控背景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工业门类增加到12个,企业达到162家。到1985年年底,赤壁市拥有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纺织、皮革、服装、造纸、文化艺术品及木材加工13个工业门类,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轻纺和机械工业为龙头,建材、食品、能源工业等协调发展的格局。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之后,国家的经济体制逐步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全面实施使民营企业得到较大发展。赤壁市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从1996年到2005年,赤壁市工业企业通过改革和发展,企业个数、企业结构、技改投入、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对国家贡献、职工素质、职工收入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地工业特色的电力、造纸、建材、纺织服装、机械、食品加工6个支柱产业。这一时期也是国有企业改制的时期,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大批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为了获取土地极差收益,出现以用地置换为目的的中心城区工业外迁,集中的产业园区开始出现。2004年7月,为了促进工业发展,成立了湖北赤壁经济开发区。2006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设立为赤壁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赤壁市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产业之间的重心转移,体现了产业的演替规律,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走势。对1949年以来赤壁市各产业产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总体趋势看,赤壁市1949—2013年,第一产业比例是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发展呈现“升—降—升”,转换点分别是1981年和1992年。1969年三线建设时期开始建设446厂及蒲纺总厂,它们逐步带动赤壁的第二产业产值增长,在1981年其生产产量达到顶峰。1981—1992年是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逐步赋予了企业的自主权,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使得经济发展进入适应阶段。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时市场经济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工业发展又一次步入增长阶段。从目前赤壁市的产业结构发展来看,产业结构整体已经从一、二、三次产业进入到二、三、一次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赤壁市1949—2013年三次产业产值及比重见表4-6。

表4-6 赤壁市1949—2013年三次产业产值及比重

续表

(资料来源:《赤壁六十年》、《统计年鉴》)

赤壁市1949—2013年产业产值及结构变化情况如图4-80所示。

图4-80 赤壁市1949—2013年产业产值及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赤壁六十年》、《统计年鉴》)

3.赤壁市各时期工业区形态特征

(1)国民经济恢复曲折前进,重化工业起步阶段(1949—1978年)

①发展背景: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五”、“二五”期间,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化工、机械设备及钢铁产业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以及纺织、轻化、食品等轻工业。赤壁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消费型城市性质,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主要以辅助农业生产的小型制造业为主,全市753个工业生产单位中仅有一个小型火力发电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其余都是从事农林产品加工、农机具制造、缝纫等手工业小作坊,大多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起来的加工业、手工业等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一直到“二五”时期,由于国家投资的项目建设,才开始发展化工、机械设备、建材生产等重工业,在“大跃进”与“大办钢铁”政策的影响下开始建设小高炉等炼钢设备。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定,赤壁市在这一特殊的政治时期由于地理位置上处于小三线地区,建设了蒲圻纺织总厂这样大规模的三线企业。至此,赤壁市的工业类型已经由原先的手工业为主逐渐发展起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现代工业。

②空间形态特点:

a)围绕老城的工业呈圈层布局:赤壁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落后,没有集中的工业用地,“一五”、“二五”期间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在1969年之前工业主要结合赤壁市主城区原有的空间基础,依托老城,在外围和边缘进行工业布局,呈圈层分散布局。主要的工业类型还是围绕当地资源和地方发展生产的需要,包括水泥厂、采石场、机械厂、印刷厂、化工厂、造船厂及砖瓦厂等。大部分的工业集中在陆水河西岸,并且各自依照自身产业的特点进行布局。(见图4-81)

b)“三线建设”工业呈跳跃式布局:“三线建设”时蒲圻纺织总厂的选址位于赤壁主城区南部的山地地区,远离城市进行建设。蒲纺片区的内部功能完善、分区明确,工厂与居住生活区联系紧密,这一项目建设使得赤壁市主城区的工业布局呈现跳跃式向南扩张的特点。(见图4-82)

图4-81 1969年前赤壁市工业布局 

图4-82 1969年前赤壁市工业布局与老城的关系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c)工业布局呈多方向发展布局:到改革开放前,赤壁市主城区的工业呈多个方向发展布局。1966年蒲圻公路大桥开工是赤壁城市空间变化的重要转折点,工业逐渐跨陆水河向北方向发展。1970年在铁山地区建成投产的446厂,配套建设了宿舍等配套服务用地。1972年在凤凰山北侧、当时的蒲茶公路(今金鸡山路西段)以南选址建设了蒲圻碳素制品厂,带动了城西方向的扩展。1970年在离火车站约两公里处建设的蒲圻县水泥厂,带动城区向火车站城南方向的扩张。1975年投产的位于北部望山公社的国有造纸厂,带动城区向北的拓展延伸。

(2)改革开放初期阶段(1979—1992年)

①发展背景:这一时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是经济体制及国企改革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积累的经验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改革首先针对农村地区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改革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其后改革逐渐扩展到城市,主要表现为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企业的承包制;但是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改革进程非常艰难。为缓解改革带来的压力,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确立了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方针,国家鼓励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实行承包制及股份制改革。

②空间形态特点:这一时期工业布局整体变化较小,工业空间布局总体变化不大,只有局部的增长,主要是在原有各大企业周边点状增加。这一时期赤壁市工业发展策略的重点是在探索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组织形式的调整以及重组方面,在空间形态方面仍然延续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陆水河两岸的交通联系日益便捷,由于陆水河北面用地充裕,使得陆水河北面的大片未开发用地得到开发,这片区域的工业用地显著增加。先是砖瓦厂、化肥厂、茶叶机器厂、家具厂、塑料厂、针织厂等一大批地方政府和行业投资的中小企业选址在该区域建设,随后规模较大的起重机械总厂也在该区域新建了厂区,交通设施成为了引导工业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见图4-83、图4-84)

(www.daowen.com)

图4-83 赤壁市1978年工业布局情况 

图4-84 赤壁市1978年工业与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关系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工业格局形成阶段(1993—2013年)

①发展背景: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之后,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1992年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提出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要求。自此,国企开始全面改革、改组、改造,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赤壁市的国企也开始改革。(见图4-85、图4-86)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到2000年,赤壁市几乎所有的国企都完成了改制。2004年蒲圻纺织总厂由于无法适应市场化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进行全面改制,纳入国家政策性破产。在蒲圻纺织总厂破产之后,省市两级给予了蒲圻纺织总厂各种优惠政策,包括三线调迁政策、技改贴息等,以支持招商引资工作与民营企业发展。在招商引资的政策促进下,赤壁市开始创办工业开发区以吸引投资者。(见图4-87、图4-88)赤壁市于2004年成立赤壁经济开发区,希望通过建设集中的工业区,吸引外来投资,发展民营企业,实现赤壁市工业经济的第二次大发展。开发区建设第一阶段主要依托蒲纺总厂和蒲圻电厂建设陆水工业园,从2005年开始,对发展大道(原陆水大道)进行拓宽改造,对园区用地进行大规模三通一平建设,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由于陆水工业园建设是赤壁市第一个集中的工业园建设,没有成熟经验,匆忙上马,选址和建设阶段一直没有科学严谨的规划论证和规划控制。园区用地狭长,东面靠陆水水库,西面临蒲圻电厂专用铁路,没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原设想的园区规划面积受基础设施投资的限制很难实现。到2007年,园区可用于建设的用地基本饱和,除原有蒲纺总厂和蒲圻电厂外,园区新增工业用地仅仅大约3平方公里。

图4-85 赤壁市1992年工业布局情况 

图4-86 赤壁市1992年工业与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关系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87 赤壁市2000年工业布局情况 

图4-88 赤壁市2000年工业与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关系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第二阶段从2008年4月开始,由于陆水园区用地基本饱和,地方党委政府决定在城北的赤马港建设新的工业园。选择这一区域的主要原因是用地相对充足,有107国道作为依托,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也有利用该区域靠近城北新区,可以与城北新区尽快连为一体,达到扩大城区规模、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但是,赤马港工业园的选址从开始阶段就受到市民甚至是地方党委政府中部分官员的质疑,主要理由一是工业园位于城北新区的上风上水方向,有可能会对新区产生污染;二是工业园北面是山,南面是京广铁路,用地发展仍然受限。虽然有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但赤马港工业园的建设仍然强力推进,这显示了在与规划原则的博弈中,地方党委政府的行政权力仍然明显占优。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年底,赤马港工业园大概完成了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引进了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随着新的地方党委政府换届,工业园选址的争论又开始激烈起来。从2011年初开始,工业园的选址建设再次发生了巨大调整,工业园建设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进入以紧邻中伙铺镇的中国光谷赤壁产业示范园建设为主、多个园区同步推进的阶段。在集中建设工业园的过程中,中心城区的老厂区用地基本上采取商品房开发的方式进行住宅开发,比较典型的有利用化肥厂用地开发的怡景花园小区、利用起重机械总厂用地开发的天骄小区等。

②空间形态特点:

a)依托公路轴带、重大基础设施拓展布局:赤壁市工业园区在选址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沿城区现状主要干道两侧布局的态势,如陆水工业园紧邻发展大道布局,赤马港工业园与中伙铺镇工业园紧邻107国道布局。这些地区原先离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地租相对较低,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本身的地价优势及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很多企业落户于此。另外,依托重大项目的建设发展形成工业园区也是赤壁市工业园区选址的一个明显特征,如陆水工业园主要是依托华润蒲圻电厂的带动。赤壁市的工业园区在选址上呈现出的以上两种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内工业园区选址的常规做法。工业园区的迁移方向影响了城市的扩展方向,是形成城市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b)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主导空间布局的机制:自下而上主导工业园空间布局的机制是以市场的发展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决策为主要动力的区位选择机制,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作用。企业区位的选择、产业的集聚等都会影响到工业园空间布局。自上而下主导空间布局的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作为引导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的机制,政府投资的大型企业及建设的工业产业园等选址都是由政府进行决策。(见图4-89、图4-90)

图4-89 赤壁市2011年工业布局情况 

图4-90 赤壁市2011年工业与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关系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市场、区位及聚集效应的作用下,赤壁市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在不断减少。这主要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区位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内部的土地价值不断升高,部分工业企业由于无法承受高昂的地价,将企业迁往城市外围发展;二是由于工业的发展与交通的密切关系,部分工业企业需要发达的对外交通的支持,于是将企业迁往城市外围交通便捷的区域;三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附加值高、污染小的产业,因此这些产业的发展选择城市中心区位环境良好的地区发展,部分第二产业由于无法适应市场而破产重组,使得原有老城区内这些工业用地置换为第三产业用地,这其实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客观规律。将淘汰的、衰败的某些第二产业从城市中心迁出去,为新生产业或者经济贡献高的产业腾出发展空间,目前许多城市提出的“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置换土地”等都是这种客观规律的表达。这是自下而上主导的机制引起的城市中心土地用地性质的改变及用地功能的调整。

赤壁老城区的工业用地置换大多是因为自上而下主导的机制影响,由政府主导将老城区中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第二产业迁入城市郊区的工业开发区,其土地性质转换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用地或居住用地。值得反思的是,这些用地置换很少考虑城市的公共利益,置换或者搬迁后的工业用地基本上是作为商业或者住宅用地进行开发,极少留出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用地。随着这些工业用地变成商业和居住用地,老城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赤壁市老城内公共用地缺乏的问题。(见图4-91)

图4-91 赤壁市1969-2011年工业布局情况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采取自上而下的工业区选址和建设模式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规划控制,导致赤壁市的工业园区选址在10年的时间里,三次反复。作为一个地方财政实力有限的县级城市,三个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耗费了巨大的可用财力,由于投资分散,目前已经基本建成的陆水工业区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和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目前这三个园区内效益较好的企业也屈指可数。更为突出的问题是,陆水工业区、中伙铺镇工业区分别位于城市的南面和东面,加上原来位于城市西面的造纸厂,工业围城的态势越发明显。部分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缺乏必要的空间隔离和系统梳理,工业发展带来的交通、物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对城市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