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赤壁城市空间演变研究:居住用地变化过程

赤壁城市空间演变研究:居住用地变化过程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相互混杂。蒲纺片区的居住用地没有太大变化,只有局部的少量增长。③在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火车站片区之间,居住用地主要呈填空式的增长,表明这两片区间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赤壁城市空间演变研究:居住用地变化过程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会议上制定了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后被称为城市规划发展史上的《雅典宪章》。在此份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居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四大功能活动之一。然而,城市的居住活动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工作、游憩、交通其他三个方面密不可分。居住街区的产生、发展甚至衰落,以及在局部街区出现的循环式的交替更新,都与城市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态变化直接带来了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变化,或者说城市居住街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就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一个方面。城市社会经济、技术、政策对城市居住街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因素的变化也带来居住街区空间及居住建筑形态的变化。

分析赤壁市中心城区现状地形图,陆水河划分中心城区为东西两部分和蒲纺组团。为了便于分析研究,理清各种时期城市居住街区形态的主要特征和变化的主要动因,我们依据居住方式、住宅建筑形式和居住街区形态的变化,结合现有书籍和文献资料,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时间节点,将赤壁市居住街区形态的研究划分为1949—1982年,1982—1986年,1986—1992年,1992—2011年四个时间阶段。

1.1949—1982年居住用地规模及布局的变化

1982年由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蒲圻镇总体规划》,是我们所收集到的最早的相对准确、完整、系统的城市中心区用地现状图纸资料。我们在蒲圻镇现状图基础上对各类不同性质的用地和相关数据资料进行了整理。通过对1982年城关镇现状居住用地分析,统计出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总面积约为11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8%。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古城城墙范围内的赤壁老城片区、城南的老火车站片区、城西工业片区、蒲纺片区,在陆水河东岸和金鸡山路(原体育路)两侧有少量离散的居民点(见图4-48)。由于图纸文件中无蒲纺片区现状用地图纸资料,故在该年的现状用地分析中,只分析城关部分。

图4-48 1949—1982年蒲圻镇居住用地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在1982年蒲圻镇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这一时期居住用地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城市处于慢速发展阶段,建设规模不大,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单位在古城范围内建设的办公、居住建筑以及城内居民自建房屋和外来人口的自建房屋。建筑层数普遍不高,建筑布局基本没有规划控制和有效指导,见缝插针的情况比较普遍。城市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相互混杂。②城墙范围以外的居住用地成组团状布置,位置主要靠近蒲纺、446厂、碳素厂等主要工矿企业,是为解决工人生活居住而建设的以简易结构为主的居住建筑。这些居住建筑大部分为单间式,每户没有独立的厨房厕所,普遍采用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呈行列式成片布置,俗称母子楼或筒子楼。③少量居住用地沿几条城市主要道路布局,在道路两侧的居住街区因为道路交通的发展,有良好的通达性,方便生活。④陆水一桥的建成通车为城市跨河向北向东发展打开了一条通道,少量的居住用地在陆水河的北面和东岸出现。

2.1982—1986年居住用地规模及布局的变化

1986年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蒲圻市总体规划》。分析1986版《蒲圻市总体规划》中的现状图,统计出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总面积约为203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36%,主要分布在古城城墙范围内的老城片区、城南的老火车站片区、城西工业片区、蒲纺片区,在陆水河东岸、金鸡山路(原体育路)和沿河路两侧散落有部分小规模的居住小区(见图4-49)。

基于1982年和1986年的城市用地现状图,采取居住用地现状图叠加分析,我们总结出这一时期居住用地的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城市居住用地已不仅仅集中于原有城墙范围内,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城区范围内出现了多个成片的居住区。②城墙范围以外的一些主要工矿企业附近,居住用地的面积在4年内成倍增长,发展成为规模化的居住小区。在当时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办社会,建设居住小区,出现了规模大、标准高的单元式住宅楼,建设标准超过了城区单位建设的宿舍楼。③分布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居住组团,逐渐沿着道路向两侧蔓延,居住用地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沿莼川大道(原城西路)、金鸡山路(原体育路)两侧,在沿河大道两侧也有少量的增长。④位于城南低山地区的蒲纺片区,由于山地地形的限制,主要道路和建设用地主要利用山沟和山坡地,所以居住用地也主要沿主要道路两侧的山沟和山坡地分布。这些居住用地既靠近各个厂区,又邻近主要道路,方便工作、生活和出行,是典型的厂矿企业为职工建设的厂区配套宿舍的用地布局模式。

3.1986—1992年居住用地规模及布局的变化

分析1992版《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现状图,统计出1992年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总面积约为307公顷,占中心城区城市总建设用地的47%。

基于对1986年和1992年城市用地现状图的对比(见图4-50),分析显示居住用地的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比例过高,高于当时国家32%的上限,说明赤壁城区用地比例结构不合理,居住用地比例明显过高。②居住用地在此6年内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城南、陆水河西面,特别是沿金鸡山路(原体育路)和沿河大道两侧。此外,沿莼川大道(原城西路)两侧也有少量以私人建房为主要形式的用地增长。蒲纺片区的居住用地没有太大变化,只有局部的少量增长。③在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火车站片区之间,居住用地主要呈填空式的增长,表明这两片区间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在城市建成区靠近外圈层,例如河北大道以东、城南的凤凰路和城东的莼川大道出现新增的居住用地,逐渐呈现出递推式向外扩散的增长模式。④陆水河两侧的交通联系因为陆水二桥的通车得到较大加强,城北新区有了一定发展,相应的居住用地在这6年内增长较快,逐渐沿着107国道和河北大道向东发展。陆水二桥的通车同时也带动了107国道城区段的全线发展,由于政府鼓励发展国道经济,大量农民进城沿107国道建私房,特别是陆水河以西的凤凰山、铁山片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人口较集中,是私房建设的主要区域,沿107国道两侧居住用地增长明显。国道的贯通也带动了两侧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由于规划理念的落后和规划管控的缺失,形成了沿107国道建筑“临街一层皮”的发展形态。(www.daowen.com)

图4-49 1982—1986年蒲圻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增长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在1986年蒲圻市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图4-50 1986—1992年蒲圻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增长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在1992年蒲圻市城区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4.1992—2011年居住用地规模及布局的变化

2011年由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是我们所收集到的最近一份有关城市中心区用地现状图纸资料。分析该版规划中2010年的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统计出2010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2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约940公顷,居住用地占现状建成区用地的比例为43%。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城市中心区人口为21.8万人,人均居住用地为43平方米。在赤壁北站、东洲大道、陆水湖大道、瑞通大道等区域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配套设施齐全、环境品质较高的居住小区,老城区的居住建筑开发也逐步改变了以单栋建筑为主的模式,出现多处成片建设的居住小区。在居住用地开发规模扩大的同时,居住建筑也逐步从以多层为主发展到以高层建筑为主。从2011年开始,中心城区开始严格执行停批个人征地建房和拆旧建新形式的私人建房行为,极大地促进了城区居住建筑品质的提高。

图4-51 1992—2010年赤壁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增长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在2010年赤壁市中心城区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基于对1992年和2010年城市用地现状图的对比(见图4-51),分析得出以下特点:①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比例过高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大大高于国家标准,由于居住建筑开发量较大,加上大量居住建筑是本地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购买,居住建筑引发的空置率较高。②居住用地在此18年内的增长主要集中在陆水河以东的城北新区,老城区和蒲纺片区开始出现集中的棚户区改造和建设标准较高的居住小区建设。③城区个人建房基本停止,整体开发建设的居住小区规模越来越大,新增加的居住用地主要位于自然环境较好的位置,例如沿陆水河东岸的清泉、东洲片区,靠近城北新区龙翔山公园、人民广场、高铁赤壁北站周边的区域。④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福利房成为历史,居住建筑实现了商品化,随着城市土地价格的升高,居住建筑呈现以高层建筑为主的趋势,同时居住建筑引发的贫富分化开始出现。⑤由于老城改造的拆迁难度大、开发周期长、利润低,同时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古城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基本没有变化,为延续古城文脉、保存古城空间形态留下了可能。⑥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拆迁安置小区、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性居住小区在居住用地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