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赤壁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赤壁市(古称蒲圻)在唐贞观七年(公元623年)设县治时并无城郭,而是依自然地理条件以山水为屏障,直到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才以泥沙小石筑城。此后又常遭受兵患水渍,屡修屡坏,终于在清嘉庆年间更修为现在的石城,面积约40公顷。石城内建筑古老,街道狭窄,沙土路面居多,唯有北门到南门的一条主街系青石板铺成,商店沿街面两边合面修建,是县城的商业中心。城内土墙瓦房居多,松木板阁楼,带有通风透光的天井,住房一般较为拥挤,多为数代同堂,仅富户和祠堂庙宇是青砖瓦房,有的雕梁画栋,建造精致典雅。
由于古城处在南北交通要道上,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明末农民军、清太平天国起义几次浩劫,抗日战争时期战火频仍,城市遭到空前破坏,城内几乎被夷为废墟。抗日战争期间有“蒲圻二十四条街,条条街上卖草鞋”之说,可见当时经济萧条。图4-14所示为当时日军从城墙北门进犯蒲圻县城的情景。
民国时期,城市整体的空间形态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了清代蒲圻古城的基本格局,如图4-15所示。但城内的街道狭窄,连最基本的下水道和排水设施都没有,每逢暴雨,排水不畅,路面污水横流,依城而过的陆水河两岸防洪设施无法保障城市安全,洪水位过高时,城区地势较低处会被水淹。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城内的50多口水井和到陆水河挑水。城里的公共设施极度匮乏,仅有的公共体育场、民众教育馆、戒烟所等公共设施非常简陋。民国时期的县政府利用了清代遗留下来的县衙建筑,县党部规模较小,位于古城的东北角。但民国时期是蒲圻古城历史上军事和政治地位最高的时期,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起,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古城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民党政府军第一军军部也驻在县城内。
2.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城市空间扩张
(1)城市空间的整体形态
图4-14 日军从城墙北门进犯蒲圻县城
(图片来源:赤壁网http://www.chibi.com.cn/)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赤壁的城市空间形态伴随着三十多年的风云变化,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清理祠堂庙会和会馆,官僚豪绅的大院被没收,政府先是利用民国时期的县政府大院办公,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古城南面金叠山开始兴建县委、县政府大院。1957年,紧靠县政府大院的西面建设了砖木结构的县大礼堂,有座席1129个,既是县里举行各种大型会议的主要场所,也是县剧团演出的主要场所。大礼堂一直使用到20世纪末,后因建筑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而停止使用,到2013年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拆除。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带来了私房建设的高潮,这些私房主利用一切可以建房的空地见缝插针,古城内建筑密度不断提高,原有的私有住宅空间不断加密。1966年11月动工、1968年7月建成通车的蒲圻公路大桥及其连接道路的建设,拆除了古城西面的城墙和2座城门,古城的发展开始突破古城墙的限制,特别是城区沿几条重要的交通干线向外扩张。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开展三线建设,中央、省、市、地有关单位纷纷在赤壁建办厂矿,城市空间开始由封闭型发展向外向型发展转变,围绕几个重要的工矿业厂址,城区外围呈现点轴式扩张。
(2)主城空间扩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城区空间的向外扩张速度较慢,只是部分街道及古城内部的空间有所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建筑加密及道路交通的建设。到改革开放前,城区面积约为3.64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之初,古城内私宅的建设管理松弛,人民产权意识薄弱,存在大量的私人自找基地自建房的行为。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从受灾较重的沔阳地区(今仙桃市)迁入大量居民在蒲圻城内定居,以城隍庙、板桥街及南门外沿河一带最为集中,私房建设增加较快,加之大批江北(今洪湖市)移民的涌入,私房建设在1961年到1965年达到高潮。但是这些私有住宅的建筑质量都不高,有的是在破坏城墙、寺庙等建(构)筑物的情况下建成,对原有的城市空间和肌理造成了破坏。
图4-15 民国城厢图
(图片来源:赤壁市城乡规划局)
位于城区南面的京广铁路老火车站是城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出入口,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一条道路连通迎熏门与火车站,路面条件差,交通不便。1956年,由当时的县交通科主持,搬运站出劳力并组织城区居民义务劳动,打通了自铺门角出丰乐门到火车站的道路。
(3)交通干线与城市空间扩张
1966年蒲圻公路大桥开工是赤壁城市空间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城区北面修建了河北街到公路大桥北桥头的道路,南从公路大桥南桥头到西门角的道路,横穿当时的蒲圻一中操场,铲平了老医院土坎,建成一条新路接至丰乐门,沟通了城区的南北方向交通。1968年蒲圻公路大桥通车后,车流人流量逐年增加,在巨大的城市发展压力下,西面的宝成门、丰乐门以及丰乐门至通汇门之间的一段城墙于1968年被拆除(见图4-16),在原城墙位置上修建了新的城市道路。但沿河的城墙和四座城门基本得以保留,蒲圻公路大桥以东的街道格局和空间尺度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城区西面道路的建设,城市自此出现了一条往西的发展路径,城区突破了城墙的边界限制,南抵火车站,西至和尚岭,北跨陆水河至砖瓦厂,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多。城区主要街道大桥路(今沿河大道北段)、车站路、体育路(今金鸡山路),都是新建或是扩建的柏油马路,路面宽9~12m,当时的县直属机关大多分布在这几条道路旁。而商业、服务业建筑如百货公司、饮食公司等仍然集中在老城南门到北门的主街两边,只是很多旧时的布瓦房屋改建为楼房。东门头的旧县衙改建成了县政府第二招待所。[8]
图4-16 1968年古城墙拆除部分示意图
(图片来源:《赤壁市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大批商业、旅馆等公共建筑在原丰乐门周边逐步开始建设,在原丰乐门位置形成了西湖路(今宝城路)和大桥路(今沿河大道北段)的丁字交叉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道路交叉口中心位置建设了毛主席语录的纪念性构筑物,由于构筑物的四面都是毛主席语录,当地居民称为“四面像”。见图4-17。“四面像”所在的地区作为城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四面像”也逐步演变成一个地名。虽然“四面像”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拆除了,但时至今日,很多老居民仍习惯将该地名称为“四面像”。
图4-17 “四面像”
(图片来源:赤壁市城乡规划局)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湖路(今宝城路)和大桥路(今沿河大道北段)沿线的蒲圻商场、供销商场、纺织品公司、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等各家商业公司的大楼相继建成,建筑体量、营业面积也大大超过了老城原有商业建筑的规模。如:蒲圻商场共7层,建筑面积约7 000平方米,营业面积达5 000平方米。随着这些商业建筑的建成,老城南门到北门的商业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萧条,原有的商业建筑有的改造为住宅,有的空置。西湖路(今宝城路)和大桥路(今沿河大道北段)沿线还建设了影剧院、烟草局、交通局办公楼、邮电局办公楼和营业厅、回民餐馆、群艺馆等公共建筑,该区域逐步发展成当时城区新的中心区。直到今天,这一地带仍然是整个赤壁城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影剧院虽然因修建东洲大桥而于2002年被拆除,但至今当地人仍习惯地称呼该区域地名为“影剧院”。
(4)“三线建设”引导的跳跃式扩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计划经济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对于工业项目的布局和选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计划的干预和支持以及国家投资的重大项目建设是这一时期影响赤壁城市空间扩张最为主导的因素。见图4-18、图4-19。
由于赤壁地处湖北东南角,交通便利,同时南面又靠近幕阜山余脉,便于隐蔽,所以当“三线建设”开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蒲圻纺织总厂作为一个“三线建设”项目选址在赤壁境内,又因项目离当时的城区不远,对赤壁城市空间发展又产生了巨大影响。
图4-18 2348工程五大队雪中鸟瞰照片
(图片来源: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
图4-19 蒲纺热电厂照片
(图片来源: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在1964—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四十多的2 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 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所谓“三线”,一般是指由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实际上,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八省一市,即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全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三线”地区分布如图4-20所示。
图4-20 中国“三线”地区分布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三线建设拉开帷幕。196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为改善部队装备,决定在湘鄂交界处兴建2348[9]工程一、二、三处。按照“靠山、近水、扎大营”的指导思想,1969年11月7日,2348工程二处选址在蒲圻县荆泉山境内(另两处在湖南岳阳云溪和长岭),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348工程第二筹建处,下设6个大队:一大队纺织厂;二大队人造皮毛厂,后停建;三大队丝绸厂;四大队针织厂;五大队机械厂,后改为印染厂;六大队为水、电、汽工程。生产方向是涤纶经编布、锦纶织稠、晴纶人造毛皮等军需物资[10]。工程于1970年6月正式动工。1971年3月,总后勤部将2348工程指挥部更名为化工生产管理局,代号二七七部队。6月,被编入全军化工序列,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110工厂。1973年4月,3110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蒲圻纺织总厂,为地(师)级单位。该工程从1970年6月动工后,通过上万名建设者3年多的努力,一座亚洲第一流的大型纺织联合企业矗立在地处陆水湖畔的荆泉山谷里。1975年3月,蒲纺总厂由总后勤部正式移交给湖北省,定名为湖北蒲圻纺织总厂,为省轻工业局直属企业,企业生产方向改为军需民用,以民为主。1980年,蒲纺热电厂竣工,企业开始全面投产,企业依据荆泉山谷的地形,各个分厂呈线状分布,从北往南依次为服装、针织、纺织、热电、印染、丝织及仓库、站场等辅助部分。(www.daowen.com)
“三线建设”时期赤壁城市发展格局如图4-21所示,由作者手绘。
图4-21 “三线建设”时期赤壁城市发展格局图
(图片来源:作者在1982年蒲圻镇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在“大三线”、“小三线”的工业建设大潮中,以蒲圻纺织总厂为代表的军工和大型国有企业相继进驻赤壁,带动了赤壁城区向外围区域的跳跃式扩张。1967年在铁山周围地区选址建设了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中南金属结构厂(该厂同时承担军用舟桥的生产,代号为四四六厂);1968年在城区西面(今市委党校周边)建设了鄂南化工厂;1970年在凤凰山北侧、当时的蒲茶公路(今金鸡山路西段)以南选址建设了由湖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直属的蒲圻碳素制品厂。这些大型国企都按照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在厂区周边配套建设了职工宿舍等设施,其中蒲纺总厂更是成为企业办社会的典型,建有由企业管理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包括技工学校的完整学校体系,社会管理、生活用品保障供应、报纸、电视台等一应俱全。除这些大型国企外,一大批地方投资的工业企业也相继建成。1969年在望山公社动工建设国有造纸厂。1970年,在靠近火车站,离城关约两公里处的凤凰山,依托1958年建设的水泥厂重建了蒲圻县水泥厂。1966年在城北公社建设大队建设了国有砖瓦厂。这些工业企业也带动了城市空间往城区周边多个方向拓展。
(5)陆水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1958年6月29日,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水利电力部党组提出一份关于为三峡工程作准备,选择蒲圻陆水作加快混凝土施工速度的技术试验的电文报告。经毛泽东、邓小平、陈毅、李富春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批示,1958年8月31日,在北戴河召开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10月23日,陆水枢纽工程破土动工。由于当时的工程建设经验不足,技术手段落后,机械设备缺乏,大量的施工要靠人拉肩扛,工程建设缓慢,加上1961年7月至1964年8月因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而使工程停工3年,直到1967年7月,水库才开始蓄水,最终形成了水域面积达54平方公里的陆水水库。[11]1969年12月首台机组才正式发电,1974年所有机组全部安装发电,陆水水库及陆水试验电站投入正常运行。见图4-22。
图4-22 陆水实验枢纽建成照片
(图片来源:长江委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
陆水枢纽工程项目建成后,淹没了从崇阳往下一直到蒲圻城区的大量农田、村庄,淹没耕地2 547公顷,迁移人口达22 209人,其中蒲圻县移民13 360人,其余为上游崇阳县的移民,蒲圻县移民中少部分就地后靠,8 572人集中搬迁安置到本县靠近长江的柳山湖垦区。由于柳山湖垦区是血吸虫疫区,安置地的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移民搬迁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搬迁移民多年来一直上访,影响了赤壁的稳定,直到2012年左右,在国家和湖北省大量帮扶资金的支持下,这一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
陆水大坝及水库的建设,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赤壁的城市空间形态,正如事物的两面性一样,这个工程对城市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一方面:一是该工程是集防洪、发电、灌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设施,大坝的调蓄功能提高了陆水河赤壁段的防洪能力,使下游堤防的抗洪能力由3到5年一遇提高到10到15年一遇;引自水库的南北两条干渠分别于1969年和1973年通水,是市域内最重要的水利灌溉设施,灌溉面积约1万公顷,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滋养了赤壁人民。二是陆水水库建成后,水质优良,水位稳定,成为赤壁城区稳定可靠的饮用水源,陆水水库也因此一直被称为赤壁人民的母亲湖。三是由于水库的建设,一大批相关机关、单位落户赤壁,集中在沿河大道和锁石岭路建设办公、厂房和生活区,极大地促进了赤壁的城市发展,如长江委陆水枢纽管理局、长江委第六勘测院、长江水校(长江职工大学)等,这些机关单位的职工、家属以及长江水校的教职工、在校学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总人数达到近万人。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工作、生活、学习、消费在赤壁,对城市科技、文化、教育乃至城市繁荣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惜的是,到了2000年以后,长江委陆水枢纽管理局下属企业大量改制,2005年,长江水校搬迁到了武汉,目前与陆水枢纽有关的机关单位职工、家属人数下降到只有不到2 000人。四是陆水水库独特的山水景观形成了风景优美的陆水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城市提供了旅游资源。
同时,陆水水库建设也对城市产生了不少不利的影响。一是陆水水库大坝紧邻城区,建成后完全切断了城区沿河往南发展的可能性。二是大坝泄洪对城市的巨大影响,根据长江委确定的陆水水库防洪调度的基本原则,遇15年一遇以内洪水,保证下游城市和农垸的防洪安全;遇15到100年一遇洪水,保证京广铁路交通安全;遇100年一遇以上特大洪水,保证陆水枢纽工程安全,不再满足下游要求。从陆水水库蓄水至今的48年里,水库的泄洪流量达到700立方米/秒,下游防汛部门即感紧张,达到1 500立方米/秒时,城区陆水二桥下游及营里社区等临河地势低洼处就会进水,特别是如果水库泄洪遇到长江高水位顶托,城区的防洪形势会极为严峻。1991年5月下旬,坝址最大泄洪量达到了建库以来的最大泄洪量2 500立方米/秒,沿河大道和陆水湖大道东洲和清泉片区进水。虽然从水库蓄水以来,最大泄洪流量就是1991年5月的2 500立方米/秒,但陆水水库的蓄水量达7.04亿立方米,水库常年水位高于城区平均高程约20米,可以说陆水水库极大地影响了赤壁城市的安全,城市的安危完全系于大坝的安全。见图4-23。
3.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空间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赤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新辟、拓宽改造了大量城乡道路,兴建了大批文化、娱乐、教育、商业及餐饮服务等公共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国道经济,鼓励农民进城建房,带动了107国道沿线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沿107国道带状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城市中心区用地的稀缺性得到体现,城市中心区逐渐出现高层建筑,房屋向高层化发展。
图4-23 陆水枢纽建成前后陆水河道变化对比图
(图片来源:根据1957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测绘1∶10000地形图绘制)
(1)1979—1992年的城市空间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的1978年,国家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又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由于赤壁市经济基础较好,在这一阶段抓住机遇,一方面加紧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在城区积极推进小企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用地迅速扩张,截至1992年,城镇户籍人口由改革之初的6.32万人增加到了12.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也从1982年的4.29平方公里增加到6.49平方公里。
1982—1986年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用地扩张分别见图4-24和图4-25,由作者手绘。
改革开放以前赤壁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空间以老城区为中心分散向各个方向的扩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这种扩张是无序的。城市的政治、文化、公共服务等功能集聚于旧城,使旧城建筑拥挤,城市空间结构混乱。改革开放以后的1982年,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蒲圻镇总体规划》,主要意图是引导城关片区与荆泉工业区的连片发展。两个片区相距7公里,中间地带多为荒丘和坡地。在总规的指导下,城关片区重点向荆泉工业区方向发展,尤其是城南火车站以东、沿河大道两侧地区就是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
1986年赤壁撤县建市,城市的发展战略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同年3月总规修编方案通过,该规划的主要意图是以老城为依托重点向南北两个方向拓展,同时充实城西。但由于跨河发展城北片区缺乏动力,通过对1986年和1992年赤壁城市建设用地的比较,可以看到至1992年,城市跨河发展的城北片区用地的拓展并不明显,城北片区的建设用地仅仅由0.39平方公里增加到0.75平方公里。相反,以老城为依托的蔓延型用地扩张比较明显。比如,由于老城内空间容量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建设空间容纳城市人口增加后的商业需求,1986年西湖公园竣工后,围绕西湖公园周边的商业片区逐渐形成。另外,随着城市道路系统功能的强化,城市内部的干道被尤其是以金鸡山路、沿河大道为主的重要干道被拓宽取直,优化了内部交通,沿道路两侧的建设量增加较快。总体上来看,从改革开放到1993年启动城北新区建设前的这一时期,城市的建设重点是往南连接荆泉片区,同时根据需要发展了城西片区,城市的空间形态基本稳定,局部功能上有改变,但整体变化不大,点轴发展的扩张模式比较明显,同时伴随着主要干道两侧的建设,逐步形成了沿主要干道的连片式发展。见图4-26、图4-27。
图4-24 1982—1986年城市建设用地
图4-25 1982—1986年城市用地扩张
(图片来源:作者在1986年蒲圻市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2)1992年至今的城市空间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给赤壁的城市空间规模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空间结构伴随旧城改造、城市新区、工业和技术开发区等新型城市空间要素的出现日趋复杂,加上“京广线”电气化的改造和住房市场化改革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城市空间的扩张和内部空间重新组织的双重作用下,赤壁面临着确定正确的空间发展方向及合理的空间增长方式的重要抉择。
城北新区建设:1992年,赤壁市委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作出了跳出老城区,举全市之力建设新城区的决定。为了有效指导新城区的建设,同时进一步理清城市发展思路,赤壁市于1993年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确定了赤壁建设重心的北移,城区北面的新区自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区开发采取当时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就是市委市政府先搬迁,建设了市四大家的办公楼和干部生活区。同时要求和鼓励其他科局单位从老城搬迁到新区建房,由于这些科局的搬迁普遍采取临街建办公楼,后面建职工住宅的模式,既改善了办公条件又改善了单位职工的居住条件,这一政策有效地激发了科局单位搬迁的主动性,大大加快了新区建设速度。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委市政府和众多政府部门的迁入,相应的学校、体育馆、广场、医院等城市公共设施也建成使用。城北新区初具规模,聚集了人气,大量新建房地产项目也开始落户于该区域,城市空间拓展彻底突破了陆水河的限制,城市空间向东、向北快速扩张,在河北大道和陆水湖大道交叉口周边,以人民广场和市四大家办公区为中心,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
图4-26 1986—1992年城市建设用地
图4-27 1986—1992年城市用地扩张
(图片来源:作者在1992年蒲圻市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工业园区的建设:赤壁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工业项目建设到2004年开始建设陆水工业园的30多年时间内,都是采取工业企业以各自需要分散布局,大型工业企业办社会的模式进行建设,陆水工业园是赤壁市第一个集中建设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但由于选址的先天不足,用地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加上建设过程中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失误,经过10多年的建设,虽然建成区面积达到约3平方公里,但建设效果和实际使用情况都不理想,没有较好地发挥工业园区集约高效的作用。从2007年开始,又在城东开工建设了赤马港工业园,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到2011年,经过近4年的建设,园区实际建成区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投产企业不到20家。[12]到2011年,随着生态新区开发的提出和确定,赤马港工业园规划用地性质整体调整为商业、居住、公共设施等,现有工业企业也要求逐步退二进三。
从2011年开始,赤壁市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兴农为基础,大办工业为重点,旅游业为主导,并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在这一系列的指导思想下,赤壁市进行了相应的工业产业调整(见图4-28)。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打造赤壁东部地区的“生态新城”,推动赤马港区块与东面的中伙铺镇工业园连接形成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体。目前,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中伙铺镇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完成了光谷横二路以南大部分用地的储备和部分用地的开发建设。城市形态、发展方向等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图4-28 赤壁市主要工业产业园区位置图
(图片来源:作者在2010年赤壁市城区现状图上分析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