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期间,蒲圻古城内几成废墟,古城的历史建筑已不复存在。对当时古城内建筑的分析主要依据清乾隆三年和同治丙寅年(1866年)版《蒲圻县志》中的城厢团图。建筑类型包括行政建筑、宗教建筑、文教建筑以及其他建筑,清乾隆和同治版《蒲圻县志》中的附图都是按照中国古代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制图六体”[5]原则绘制,通过在古城现状地形图上与县志中的附图进行对比和历史复原,可以大致分析出当时县署、城隍庙、文庙、书院、武庙、粮仓等主要建筑的位置,以及建筑的规模和建筑形式。
1.行政建筑:县署
地方衙署处于国家官僚机器的末端,向上要听从中央所下达的指示,向下则要直接面对普通百姓执行其政令,是国家基层社会不可忽视的结合点。在分等级的明代地方城市中,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建筑物往往是代表地方行政管理的中心、地位等级最高的衙署建筑。蒲圻古城的县衙也具有明清两代县衙建筑的基本特性,一是坐北朝南,即以一条南北向的主要通道为中轴线,主要建筑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依次排列在这条中轴线上;二是建筑布局以左为尊,遵循左尊右卑的原则;三是前衙后邸,大堂、二堂为行使权力的治事之堂,二堂之后则为长官办公起居及家人居住之所。明清两代县级地方官员人数很少,清代蒲圻县为武昌府辖的10个县之一,县衙分设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6房,这6房均在县衙中办公。
从同治版县署图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县署坐北朝南,居中对称,共有三进的院落。前堂和后室均布置于中轴线上,在前堂的治事之所与内宅间有宅门保证县官私宅的私密性,在县署的东侧还建有放置兵器的“戎厅”和负责缉捕的差役工作的“捕厅”。而从乾隆版县署图中可以看到,蒲圻古城的县衙在乾隆时期规模远大于同治年间,院落为四进,除供知县使用的前堂和私宅外,还包括多间县署内其他官员办公的房屋,形制规范,后毁于太平王国运动的战火。
乾隆版和同治版县志县署图分别见图4-8和图4-9。
图4-8 乾隆版县志县署图
(图片来源:清乾隆版《蒲圻县志》、清同治版《蒲圻县志》)
图4-9 同治版县志县署图
(图片来源:清乾隆版《蒲圻县志》、清同治版《蒲圻县志》)
县署作为一个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其建筑的选址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整体的建筑布局,在选址时都要请风水先生先来查看,一般选择地势高、区位居中且交通便利的位置。一方面,行政建筑基本上会位于城市的中央地带,象征着皇权居于高位、统一天下;另一方面,较高的地势能使负责站岗和放哨的兵士较容易掌控全城的形势,即“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大堂)为正穴”。[6]依据清同治版《蒲圻县志》城厢团图的描绘,蒲圻县署位于古城中心的偏东南的一块高地上,而在县署的正南方有一片开阔场地,一条主干道紧临县署的大门。这片开阔的场地是士兵平日里用来集合和操练的训练场,主干道紧临县署,保证了城内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兵士能够向多个方向机动。除县署外,古城的行政建筑还包括地方政府建设的府馆、驿站等,但规模都较小。
2.宗教建筑:城隍庙、文庙、武庙、颜公庙
在封建社会时期,庙宇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支柱。一般来说,封建社会时期礼制严格,宗教信仰也大致相同,一个礼仪完备的中国古代城市要求文庙、城隍庙、道观、佛寺四者设置齐备,这样也使得各个城池的庙宇类型会大致相同。蒲圻古城内主要公共建筑位置见图4-10。
在我国封建社会,因实行郡县制,要建立县城,用现代的话来讲,县城是基层组织,当城墙建设完成之时要及时建设五大建筑。这五大建筑,一曰城隍庙,二曰孔子庙(文庙),三曰关公庙(武庙),四曰火神庙,五曰财神庙。在个别的县城里,不建火神庙,而建设泰山庙。这些庙宇是县城里最尊贵、最崇奉的对象,是在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从战国一直到明清,长达2000多年。这五大建筑是王朝发布政令规定的,是按礼制的标准来建设的。这些是统治阶级的建筑,广大民众拜神、敬神时可以随便出入。[7]
城隍庙:各个县城都有城隍庙。从《易经》那个年代开始就有城隍庙,一直到唐朝,建有许多城隍神祠。当时名人张九龄、杜牧、许远、韩愈、李商隐等都写过城隍神祠祭文。当时祭城隍爷,主要目的是祈雨。到宋代,城隍庙普遍建立;明太祖朱元璋还封京师的城隍爷为帝。到清代,满人学汉族方式,同样在各县城建立城隍庙。
孔子庙:即文庙,是供儒学大师、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庙。孔夫子是山东曲阜阙里人,他周游列国13年,从68岁开始,删诗书、赞周易、订礼乐、作春秋,有弟子3 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有72人。到汉代,为他建设宣尼庙。北齐时代,在城内建立孔颜庙。到宋元时代,还发诏书,在各县城里建孔庙。特别是元大德年间,全国普遍建孔子庙,以后流传到明清时代。今天我们在各地所看到孔子庙,大部分是在元代孔子庙的基址上重建起来的。清乾隆版《蒲圻县志》中的文庙见图4-11。
关公庙:即武庙,是为了祭祀关羽而建的。关羽,字云长,其人好读书,主要读《春秋》,是三国时代的一位战将,善战,百战百胜,公认他是武将的代表。要学习武艺,首先是拜关羽为师。他生在解州,战在襄阳,死在荆州,在宋、元、明、清各代他都被封为武侯,因此各县大建关帝庙(关公庙)。
图4-10 古城内主要公共建筑位置
(图片来源:《赤壁市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www.daowen.com)
火神庙:即火之祖庙。据《汉书·五行志》曰:“帝喾则有祝融,尧时有阏伯,民赖有德,死则以为火祖,配祭火星。”尧为火德王,又曰火德真君,实际上就是火神爷。秦汉之间,关于火神之说尤其昌盛。以后传到明、清两代,都供奉火神爷于火神庙。
财神庙:在各县中非常普遍,因为普通大众都想要发财,所以要供奉财神爷,建立财神庙。
蒲圻古城的火神庙和财神庙在清代县志的城厢图中没有标注,规模应该很小。从清代县志的城厢图中可以看到城隍庙、武庙、文庙的位置标注,城隍庙和武庙规模都不大,为一进院落。城隍庙位于蒲圻古城中部偏西北的位置,在古城当初的规划和建造时,城隍庙的选址是遵从了相应的风水学说的。古城中的武庙位于东北角的拱极门附近,坐北朝南面向拱极街开门。古城中的文庙位于城南今赤壁市蒲圻第二小学附近,整体坐北朝南呈对称式布局,为三进的院落。
明代是形成蒲圻古城完整形态的时期。明代十分注重儒家礼制祭祀,将一些坛、祠庙列为“正祀”,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地方府、州县各级城池基本上都设有社稷坛、山川坛、厉坛等。从乾隆、同治版县志的城厢图中,这些坛、祠庙的位置、形制都很清晰。据民国十二年由当地宋衍绵先生编纂的《蒲圻乡土志》一书记载:“先农坛,在河北龙翔山,后改为马鞍山,每岁仲春亥日致祭;社稷坛,在丰乐门外,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城隍庙,在仙游坊,历代祷雨有应,每岁以五月望日致祭;文庙在城南,每岁以春秋仲月上丁日致祭;武庙,民国改延寿寺为关岳庙,每岁以上戊日致祭;名宦祠,祀历任官吏有政绩者;乡贤祠,祀本县官绩昭著者;忠孝祠,祀历代忠臣孝子。以上皆公祠,其祭有一定日期。”
图4-11 清乾隆版《蒲圻县志》文庙
(图片来源:清乾隆版《蒲圻县志》)
古城内的寺观也是古城重要的公共建筑。中国古代老百姓的宗教信仰杂乱,佛教、道教、儒家的祭奉祀宇分布在古城内外,数量多,但规模小。从信仰的人数、寺院和僧众规模上来说,古城的佛寺盛于道观,但佛寺主要在城外,位于城内的主要是城南金叠山的延寿寺,清咸丰二年为太平军兵毁掉,城郊的主要有凤凰山下的凤凰寺和陆水河边的观音寺等。古城内道观和祭奉各种民间神灵的杂祀建筑较多,有长寿观、金台观、水星殿、万寿宫、颜公庙等,城郊有五岳观、吴王庙、天妃祠等。
3.文教建筑:书院
我国古代各城池都相应地建有书院,建书院的目的是尊重孔孟,重视经学,发展教育,倡导文化,使年轻人逐步学习,明大义,明是非,重天伦,懂得诗书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一种组织形式。书院有两种:一种是由官府创办的;另一种是由地方士绅创办的。中国古代城市对书院的选址遵循儒家天人感应的思想,相信“地灵”与“人杰”是相辅相成的,而依照古时天象,主管学习考试以及文化艺术的文曲星位于天国中的东南方向,也就是常说的“文崇东南”。所以,根据古代城市规划中的象天法地思想,往往将书院置于城市的东南方。根据清乾隆版《蒲圻县志》的记载,蒲圻县境内有多座书院,其中位于古城内的就有龙门书院和凤山书院两处,这也说明当时蒲圻古城的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古城内的龙门书院与文庙相邻,位于蒲圻古城东南角,地势较高,环境幽静,适宜读书学习,为三进的院落式对称布局,建筑布局严谨,精巧。从县志的文字记载结合附图可以清晰地还原龙门书院的布局及具体建筑。清乾隆版《蒲圻县志》记载:“龙门书院在学宫之东,乾隆二年,知县王云翔因文昌阁旧址(鼎)建,第一层左为门楼,右为梯云亭;第二层为魁星阁,第三层为聚奎堂,第四层为紫府飞霞阁,祀文昌于其上,址傍龙门之侧,故题曰。”见图4-12。
图4-12 清乾隆版《蒲圻县志》龙门书院图
(图片来源:清乾隆版《蒲圻县志》)
关于凤山书院,清乾隆版《蒲圻县志》记载:“凤山书院在学宫之西,金叠山之阳,唐时旧庠基,地朱端平间为五岳观,正德九年,提学佥事蔡潮肇创为凤山书院,门题曰灵峰叠翠,中曰集云楼,左曰无逸所,前为颐贤堂,为六行齐为号房,右曰务敏轩,前为文会堂,为六德齐为号房,楼之后为六峰亭,为游息所。嘉靖十一年(公元1531年),知县吴本固后加修葺。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修城剧其半,以其半为(胡)令生嗣,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知县吴弘济改为蒪(pò)川书院。”
非常可惜的是,这两座书院都毁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战火。到同治年间,城内书院仅剩一处,位置搬迁到了城东北靠近北门的位置,规模也缩减为只有一进院落,这似乎也预示着国力的衰竭和延续了上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即将走到尽头。
4.其他建筑:牌坊、粮仓
牌坊:在一座城池里,有各式建筑,各式陪衬景物,各种陪衬建筑。其中,牌坊就是很重要的陪衬景观,它点缀城池里的街道,增加城池里的风采。一般把牌坊建在城池里比较重要的位置,用以标示和旌表。牌坊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按其作用可以分为5种类型:表彰坊、标表坊、陵寝坊、德行坊、第宅坊。而在城池里建设牌坊,主要是建在重要的街道、部位,以作为标志。蒲圻古城内牌坊众多,到清代末期,共有17座。东门有积庆坊、澄清坊、育才坊,西门有梅隐坊、登瀛坊、忠信坊、忠孝坊,南门有兴贤坊、毓贤坊,北门有阜俗坊、仙游坊、仁美坊、使星坊、甘露坊,县衙左面有沙阳保障坊,右有崖治承宣坊。这些牌坊极大地丰富了古城的街道景观,可惜历经战火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粮仓:对粮仓的守卫是中国古代守城的重中之重。《管子·权修》云:“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可见粮仓的选址也需要经过周密的筹划设计。清同治版《蒲圻县志》的城厢团图中,粮仓选址于古城中心偏南的位置,这里地势较高,同时远离陆水河。较高的地势有利于干燥通风,方便粮食的晾晒,更可以防潮以及避免雨季到来时的城市内涝灾害。另外,粮仓紧邻古城的丰乐门,位于该门出入的主要道路上,蒲圻古城作为区域的集散中心和供给中心,交通便利既能保证城中众多人口的粮食供应,又能方便粮食谷物的纳入和调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