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蒲圻古城的城墙与城门形制:研究成果

蒲圻古城的城墙与城门形制: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蒲圻古城的完整城墙始建于明万历三年。但这时的土城轮廓已经与清代的城墙基本一致了。蒲圻古代的城墙和城门系统基本按照中国古代县城城池体系的通常做法建设。应该说蒲圻古城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两湖地区一座普通的县城,类似城池在明清两代比较普遍。表4-1蒲圻古城城墙修筑的沿革2.蒲圻古城的城门形制古代城市的城门是连接城内外的交通出入口。

蒲圻古城的城墙与城门形制:研究成果

1.蒲圻古城的城墙轮廓形态

蒲圻古城城墙及主要街道复原图见图4-5。

图4-5 蒲圻古城城墙及主要街道复原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2008年赤壁市地形图分析绘制)

将清乾隆同治和1995年编纂的蒲圻县(市)志的记载进行对比后可以大致梳理出古城的城墙建设过程。蒲圻古城的完整城墙始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元明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中国城市史与建筑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相比于清代而言,虽然都是外族统治,但元代在对旧时中原文化与典章制度的继承与沿用的过程中,有许多废弃与变异的做法。例如,对宋代的城池,元朝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摧毁的态度,很多宋代古城毁于战火。到元末明初,随着新政权的建立,汉民族重新建立了稳固的封建皇权统治,明朝初年,面对一片战争疮痍,对城市的恢复与建设,就成为统治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出于防卫、筑城安民和文化回归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也得益于经济的恢复和财力的积累,明代成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建城时期。从都城到不同等级地方城市及边防或海防卫所的建造数量之多,是历代所不曾有的,既超越了前面历朝历代,也是其后的清代所不可比拟的。明代的城池建造主要是用砖甃砌的,采用砖石修城与这一时期战争中使用的兵器日益翻新及火炮开始广泛使用有关。蒲圻古城直到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才筑成土城,而万历时期是当时大量将土城甃砌为砖城的时期,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蒲圻城城市等级较低,人口和财力有限,在明代中期也不属于战略要地的缘故。但这时的土城轮廓已经与清代的城墙基本一致了。可以说,从明万历三年开始,古城的城墙轮廓形态就没有再发生变化。

随着明朝的经济发展,全国人口从明初不足5 000万人,到明末的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增加到20 000万人。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全国交通状况的改善,位于武昌府与岳州府之间的蒲圻县城,交通状况也逐步改善,成为两个府城之间一个重要的节点,连接两座府城的驿道逐步形成。经济的发展,使蒲圻县的地方财政能力得到加强。由于土城北面沿河地势低洼,很容易受河水侵蚀,从明崇祯三年(公元1575年)开始,地方官员知县林增志组织将北门一带城墙用条石加固以抵挡水患。在城墙加固工程完成后不久,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使蒲圻古城遭受了巨大的浩劫。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春,张献忠率部兵围蒲圻,占北门浮桥,攻陷蒲圻城,斩知县曾轼,歼杀乡勇三千余人,焚毁了县署和六座城门楼,并继续南下进攻岳州。但随后发生的清朝灭亡明朝的战争对城市的有组织破坏少于元朝对宋代城市的破坏,特别是没有发生对旧有城池采取完全的摧毁行为。清代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陆续对古城进行了修砌,从乾隆版县志的县治图可以看出,这时候古城城墙的大部分已经是砖城和石城墙,但仍有部分为土城墙。到乾隆时期,中国的国力已经走到封建社会的顶峰。乾隆晚期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时任蒲圻知县永保主持将所有城墙重修为石城,动用农夫数千人,历经4年,于嘉庆二年(1797年)竣工。

在封建社会,投资巨大的城墙修筑工程是一件大事,当时的地方开支除上级拨款外,主要依赖于各种附加税和赃罚银、充公的财产等为数不多的收入,修筑城墙这一类的公共工程,其新建和修缮的劳力、物料等都由地方政府自行筹措,大体上可分为上级派拨、罚赎、劝募、摊派、权宜等途径。[2]蒲圻石城的修筑因为有明朝的土城墙和本朝的历次修缮为依托,加上县城周边有品质优良、质地坚硬的石灰石山体,再加上水网丰富,运输方便,石城修筑的工程量减少了很多。经查阅县志和现场考察,石城修筑的石材来源于古城东南面的丰财山北坡,每块石材重约八百余斤,经赤马港、陆水河直接运到城墙建设工地,大大节省了人力。

蒲圻古代的城墙和城门系统基本按照中国古代县城城池体系的通常做法建设。由于古城面积不大,可能也出于建设资金上的限制,古城6个城门都没有瓮城,也没有建凸出城墙的马面,只是在古城最重要的南门旁依城墙建了一处凸出城墙的大士阁,从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加强南门城门防御的作用。古城城墙由墙体、雉堞、城门、城楼等部分构成,为了顺应周边山体地势条件以及陆水河的河道变化,城墙走向灵活自由的特点便应运而生,整体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外墙采用条石垒筑,部分内墙采用条石和青砖,城墙内填泥石,部分城墙表层铺石板。城墙周长约2 240米,墙高5.44米,砖堞高1.6米,城墙之上共有1 200个城垛,城台宽5.12米。

应该说蒲圻古城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两湖地区一座普通的县城,类似城池在明清两代比较普遍。但今天,绝大多数古城都已经毁掉,蒲圻古城城墙仍有近三分之一保存完整,六座城门有四座保存完整,古城街道的空间尺度及空间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集中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传统建城思想,现存的蒲圻石城就显得尤为珍贵,对其进行保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蒲圻古城城墙修筑的沿革见表4-1。

表4-1 蒲圻古城城墙修筑的沿革(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蒲圻城乡建设志》手稿)

2.蒲圻古城的城门形制

古代城市的城门是连接城内外的交通出入口。城门的数量和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与城市的性质等级和规模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受宗法礼制的影响,如受“位居中为尊”、“数列九称尊”的法则影响较大。《周礼·考工记》中对我国古代城市的等级制度有了一定划分,至清代都没有改变,大体上可以分为都城、府城与县城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城市城门都有不同的规制,如都城每侧城墙设三门,而典型的府城每侧城墙只开有二门,典型的县城每侧城墙只有一门,每侧开门之数不等就是等级差别的产物。

蒲圻古城共设有城门六座,东曰聚奎(习称东门)、南曰迎熏(习称南门)、西曰宝成(习称西门)、北曰拱极(习称北门)、西南曰丰乐、西北曰通汇(习称水西门)。城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城台,二是城楼,三是门洞口。门洞口采用石块纵联砌置,城楼为木构重檐。迎薰门位处古城东南面,按照中国古代城池建制“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的说法,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南门为龟之头,迎纳着东南方的和煦之风,蕴含着“紫气东来,熏风南至”之意。拱极门位处古城正北面,“拱极”二字出自《旧唐书·礼仪志二》:“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依此意,“拱极”与拱辰同意,乃拱卫北极星。《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可见,拱极的本意是,众星以北极星为中心,环而拱之,喻意则是,以德治国,便会得到臣民之拥戴,四方之归附。具体到一城之门,以拱极命名,似有天下众城为星,拱卫城池之意。

蒲圻古城作为明清时期的县城,聚奎、宝成、迎熏、拱极分别为中国古代城池传统形制下东西南北四门,较传统形制多建有北部的通汇门、西南的丰乐门两座城门。究其原因大致如下:古城的北部有陆水河绕城而过,通汇门所在之处应为渡口,随着此处船舶渡口商业贸易的集聚,在此处开一城门以利于古城商贸的发展。而在古城的西面和南面有较大的开阔地,而南门与西门之间距离却较长,为了方便古城的对外交通和商贸,西南部的丰乐门由此修建。

蒲圻古城城门复原对照详见表4-2。

表4-2 蒲圻古城城门复原对照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