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赤壁城记:蒲圻古城选址与形态研究

赤壁城记:蒲圻古城选址与形态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蒲圻古城选址于此,一方面是由于古城处于群山环抱的地带,有利于军事防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人们的休养生息、生产劳作。

1.蒲圻古城的选址

纵观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古人在建城选址时,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影响,会充分考虑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形胜”思想贯穿始终。所谓形胜即山川形势足以胜人。《荀子·疆国》中论述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这里强调了居住的安全、舒适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同时出于军事防御考虑,亦强调了城市周围要有天然险阻作屏障。《管子·乘马》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即建城于依山傍水的地方,这种城址兼具水陆交通便利的特点,而交通的便利正是城市中居民粮食和消费品供应的重要保证,是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重要条件,能为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中的政治、经济职能奠定基础。

蒲圻古城位于今天赤壁市中心城区的中心位置,从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开始,县治就设立在这里,在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城垣。根据清同治版《蒲圻县志》中合县总图(图4-1)和城厢团图(图4-2)对当时古城位置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古城四面环山,陆水环抱,十分符合古代“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的城市选址风水格局要求(图4-3、图4-4)。城外山丘起伏,林木茂盛,马鞍山、凤凰山、金紫山、丰财山、幽兰山、龙翔山、行将山和望山等将古城环抱,为古城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蒲圻古城选址于此,一方面是由于古城处于群山环抱的地带,有利于军事防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人们的休养生息、生产劳作。陆水河的河道在古城东面,从南向北尔后折向西,使古城的东、北两面靠河。陆水河流入古城的东面位置有海拔231.2米的丰财山,清代在山上建有一座石塔,与古城隔河相望;陆水河流出古城的位置有海拔65.1米的马鞍山,山上也有建于清代的石塔。城西北面的西门湖连通城墙内外,这些山体、湖面与陆水河共同构成景色宜人的古城景观。古城内外尽显山水特色,自然环境相当优美。

图4-1 合县总图

(图片来源:清同治版《蒲圻县志》)

图4-2 城厢团图

(图片来源:清同治版《蒲圻县志》)

2.蒲圻古城的雏形(www.daowen.com)

我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建造了大量的城池,而城池的轮廓形态基本都是根据《周礼·考工记》的王城制度,建造方形城池。《周礼·考工记》成为我国古代城池规划与建设的蓝本,虽非硬性规定,但建城谨依祖训,时间久了自然也就遵循着这个制度,我国的古城70%以上的城池平面都做成方形。[1]而另外也有些城池由于受到地理地貌条件的限制,或者是由于建城者的理念,遵循与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城池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这类不规则形态的城池在南方或边远县城较多。

图4-3 中国古代城池选址风水 

图4-4 蒲圻古城风水格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赤壁市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从最初的筑城屯粮,直至明清时期形成固定的城市轮廓,蒲圻古城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根据清同治年的城厢团图对照现状地形图进行古城复原,可以判定当时的古城范围东至今陆水河,南至今东洲大桥附近,西至今宝成路与莼川大道相交处,北至今蒲圻公路大桥,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其中,在古城北面、西北面、西面、西南面、南面、东南面各开一个城门。城内共有24条巷道,其中北部的路网较紧密,南部因有山体,路网相对稀疏。当地人的谚语描述古城的形态为“东西南北六门开,二十四条长短街”。城内的西北部有两个小湖;城内偏西位置有武庙、书院等错落有致;南部有县署、文庙、节孝祠等坐落其中;西南部有小山,育婴堂、长寿观、粮仓、考棚、延寿寺等位于小山周围;城中部有城隍庙、金台观及孝节等。古城地形南面平坦,北面有相对高度约20米的小山丘,城墙依地形起伏,南面城门高耸于金叠山上,雄伟大气。

古城内主要街巷没有十字交叉的。在赤壁民间一直有一个说法,说因为古城历史上从来没有出过状元,根据朝廷制度不能建十字街。其实这是一个谬误,根据我国古代城池建设特点,普遍采取丁字路和道路不直通的做法。也就是说从南门进入,不能直接通向北门;从西门进入,不能直接通向东门,必须拐弯。利用丁字路通行,这种做法在古代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是为了使敌人在攻入城内后不能顺利通行,不能很快占领全城,以尽可能地保卫城内安全。大家熟知的明清北京城,虽然采取方格路网,但仔细观察,其实大部分的大街都是丁字街,南边的城门和北边城门不相对,但东西城门虽然相对,但道路也不直通,这一点也是继承中国古代城门布局的原则。另外,古城街道的形成也是顺应陆水河河流的走向,呈典型的鱼骨状。可以说,古城的选址、形状和街道走向是当时的建城者依据自然地形,顺势而为的杰作,至今仍让人敬佩古人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