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镇性质定位
蒲圻城区是鄂南门户,是蒲圻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宜发展成以轻纺、建材工业为主,旅游业协调发展的中等城市。
2.城镇规模预测
近期城区人口为18万人,建设用地为16.22平方公里;远期城区人口为25万人,建设用地为23.37平方公里。
3.城区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
老城区集中了行政、文化、商贸等设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综合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城北区将逐步发展成为集行政、商贸、金融、文化、科技、信息、文化于一体的新市中心。在城北、城西北、城西南、城南及荆泉各设一个工业区。城区的居住区与新市区及工业区同步建设,居住新区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在城北、城西、城西南、老城区、荆泉共设五个。城区商业设施按市级、居住区级和小区级设置。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配套,在城北、城西、城南各建一座综合医院。
4.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市域交通网络依托城区对外的蒲洪公路,形成二点一线(蒲圻铁路货站、长江赤壁货运码头、京珠高速公路)的铁路、公路、水运综合交通。蒲圻城区铁路货运站规划南迁,结合西部工业区布置,完善铁路客运站,远景结合新市区将旧区铁路客站迁往城东新市区布置,建设铁路新客站。结合蒲圻市陆水节堤航运枢纽开发,规划在陆水二桥下游左岸新建货运码头。
(2)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的蒲圻城区道路网采用方格网环状。在城区的北片、西片和荆泉各布置一处客运站及公交站场。城区停车场按500米服务半径设计,在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附近配置相应的停车场。具体见图3-12。
5.市政设施规划
(1)给水排水规划
规划以陆水水库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城区供水以城市水厂供水为主,单位自备水为辅。在城北、城西管网末端设置高位调节水池,协调供水。老城区排水体制为截流式合流制,望山、城北、荆泉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渍水地区设排渍泵站抽排。
图3-12 1994版蒲圻市城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
(图片来源:1994版《蒲圻市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城北汪家余220kV变电站,以及徐家湾、城西二座35kV变电站,新建纸厂热电厂。城区内的电力线一律沿规划道路东、南侧架设,10kV及以上的电力线尽量采用同电压等级双回公杆架设。近期市话普及率为10部/百人,远期市话普及率达25部/百人。近期在金属大楼附近新建邮政处理中心大楼,在城北、城西等五处新建5处邮电支局。远期邮电服务网点的服务半径不超过一公里。积极发展有线电视,近期入户率达50%,远期入户率达80%。
(3)防灾规划
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白石港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成区堤顶高程为35.28米。东洲上垸用作滞洪区,蒲纺片区建设相应的截洪沟。城区排涝标准为一日降水一日排完。城区设置5处泵站。利用上游水库,采用非工程措施减少渍涝损失。老城区设立消防指挥中心,下辖城北、城南、荆泉、老城四个二级站。将城区内的危险品两站一库迁至城郊设置。城市消火栓按不大于120m的间距布设。造纸厂货运码头建成后,须设水上消防站。
(4)环保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陆水风景区执行一级标准,城西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其余区域均执行二级标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集中布置于城西三类工业区,配置除尘设备并集中供热。改善民用燃料结构,提高气化率。
水体环境规划——陆水水库、陆水河市造纸厂排污口以上段保持1、2类地面水标准不变,陆水河市造纸厂排污口以下不得低于3类地面水标准。水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相对集中布置于城西工业区。造纸厂自行完成三废治理工程。严格控制蒲纺总厂污水排放,达标后方可排入陆水水库。城区工业污水原则上经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噪声环境标准——按城区布局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区参照《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相应指标执行,以交通干线为噪音控制重点,采取限制车型、鸣笛等措施消减城区噪音污染。
(5)环卫规划
建立健全环卫机构,城区设一个环卫处,下辖城北、城西、老城区、荆泉四个环卫站。城区按服务面积0.7~1.2km2布置小型垃圾中转站及环卫职工休息站。城市生活垃圾按1.0kg/(人·日)考虑清运和处理。
(6)绿地规划
新建杨家湖公园、莼川公园、城北公园、城西公园、沿河公园。整治陆水河,新辟沿河绿带。保护自然山体植被,严禁开山采石及占地建房。近期规划公共绿地面积为136.98公顷,人均7.6m2;远期公共绿地面积为216.97公顷,人均8.8m2。城区近期绿化覆盖率为30%,远期为40%。城区绿地率近期达到30%,远期达到35%。园林绿地规划图见图3-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