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因素包含了很多内容,包括社会制度、社会风俗习惯、社会交往及人口等方面。
社会制度及政策对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经济发展政策、区域政策、城市规划及土地使用与住房分配制度、投资等政府政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策或积极或消极、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的各个方面。政府对于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通常采用政策引导的手段。
社会制度及政策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关联程度可以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以城市规划管理政策为代表,包括法定的规划和规划管理文件等;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其他职能部门及其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住房政策、交通政策及环境政策等。
社会风俗习惯体现在人们的日常活动和行为方式中,这些都对应了空间需求,不同地域及地区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对空间的需求及要求也不同,由此也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各具特色。
人口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也会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城市人口增长是造成城市加密及城市用地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的用地面积、空间密度等都与人口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因素的新变化也会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人口减速增长。随着家庭主义向消费主义的转变,女性就业率的不断提高,生育时间的不断推迟,生育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城市的空间形态会因人口压力的减小而发生改变。②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于社会的发展,家庭模式发生多样性变化,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非传统模式的家庭比例逐渐增加,这会对传统的居住模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城市的服务供给,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影响。③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会形成对城市空间新的需求及要求,在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方面,会间接地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www.daowen.com)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空间扩张方面都有表现。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随着经济发展的波动而变化,当经济加速发展时,带来实际收入水平和城市建设投资的增加,促进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当城市经济停滞时城市空间扩张停滞。经济的状况还影响了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速度,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几乎是任何城市都要发生的城市空间现象,只不过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城市表现出的特征不同而已。经济发展的前期阶段,由于投资项目的增加,加剧了对扩大生产规模和土地的需求。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经济扩张,以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城市建设活动开始展开。随后,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城市的集聚效应开始出现,各项功能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公共设施完善的地区,工业企业得到发展,刺激了经济的扩张,但由于新开发区域相对较低的土地价格及一定的政策鼓励,吸引了大量新的工厂及居民的集聚,再加上被城市中心区位优势所“排挤”的其他产业,新开发区的就业人口大幅度提升,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向外扩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工厂为了避免新开发土地带来的建设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工厂逐渐采用集约化生产经营,建设用地的规模没有扩大的趋势,主要以内部的填充与改造为主。
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直接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引导下,工业门类逐渐增加,随着城市经济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城市的功能由生产型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直接导致城市工业区外迁,相配套的居住区及公共服务设施接踵而至,带来了城市郊区化的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城市的经济增长是一个不稳定的涨落过程,经济增长的速度在不同时期会起伏变化,这些也会对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