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线网优化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通过轨道与公交空间关联性、公交轨道客流预测,分析未来客流分布特征,提前制订优化方案,以及时有效应对客运市场的变化,达到提高公交整体运营效率和最大化地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目的。
优化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措施:
1)线网分级及优化
将公交线路按照特定目的、功能定位、道路条件、客流分布、车辆配置、运营组织等内容,人为地归类划分,形成清晰的公交线网结构。线网分级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未来新增线路的功能定位划定标准和依据;二是对存量的公交线路的线网和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1)中心区域的公交接驳以线路优化调整为主
公交线路的布设应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乘客出行和对公交线网整体进行加密为目的,线路以优化和调整为主,而非简单的删减。根据时间、空间客流分布规律,采用营运调度(大站车、区间车、夜班车)、运力配置、线网优化(延伸、缩短、变更通道等)、线网取缔等方式逐一层面优化。
(2)外围区以配合轨道线路接驳客流和组建骨干公交网络为主
在轨道尚未成网和密度规模较低时,常规公交和轨道线路共同组建骨干线公共交通网络,共同起到引导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的作用。同时,通过设置公交接驳线,达到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互赢。
2)推进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www.daowen.com)
根据骨干道路网布局,打造公交高峰专用道,专用道可与轨道线路同走廊。其一可弥补轨道覆盖不足的问题;其二可加快公交内部运营组织,提高线网周转率,进一步保障公交骨干线网快速流通,解决公交核心区不畅通的问题;其三可为乘客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提高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轨道交通突发情况下乘客可借助专用道快速疏散。
3)放宽票价政策
政府致力于提倡常规公交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在票价体系上却并没有完全放开,所谓“最后一公里”,通常理解为“门—站”的距离,而门则存在家和单位两个门的距离,也就是说,“最后一公里”在一次出行当中其实有两次,现在的票价政策却规避这个问题,所以建议开放票价。
优化票价结构,发挥公交与轨道客流杠杆作用。建议根据新的客流特征,研究适合的票价体系,控制轨道与公交客流不平衡性,有意识地进行客流引导。
适度放开免费优惠换乘政策,促进线网优化。现存的票价体系并不利于未来公轨一体化的线网优化,通常线网优化将会带来换乘次数的增加,而适当放开免费优惠换乘政策将有利于公交发展。
4)开放公交车使用范围
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大幅新增,公交运力将出现大量剩余,如果不加以利用,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甚至还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员下岗,而随着城市进程放缓,人口红利有限,公交客流自然增长乏力,后续客流不足,主城区的客运市场将无法自然消化剩余运力。随着“互联网+”的概念延伸至公交行业,对于公交的冲击巨大,建议政府应进一步放开公交的经营模式,形成多种特色公交、定制公交、旅游公交等,同时进一步扩大公交客运范围,适当突破运营区域限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