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6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城市建设作出的全面规划,提出了“以交通、卫生及平民福利为目标,务使国计民生同时兼顾”的规划原则,对交通规划明确指出要完成交通系统、发展交通工具、建立港埠设备、建设4座两江大桥等。《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第一次提出了轨道交通的概念,当时规划名称为“高速电车”(见图7.1)。计划有“甲线”龙门浩—磁器口(与目前的轨道交通1号线基本一致),长14.75 km,设龙门浩、小什字、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李子坝、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9个车站;“乙线”龙门浩—南温泉,长19.49 km,设龙门浩、烟雨路、大坪溪、二塘、董家湾、刘家湾、南温泉7个车站;“丙线”龙门浩—大田坎,长6.9 km,设龙门浩、石坎、大田坎3个车站。计划理由有5点,包括满足当时主流交通方向的客运需求;紧急疏散人口至郊区;疏散半岛中心区人口,合理分布人口等。利用轨道交通诱导半岛地区人口向郊区进行合理转移,是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思想的首次直接体现。
2)1949—1998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重庆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均对轨道交通进行了规划。1960年总体规划首次提出“直通与环状”的“地下快速铁道线网布局”(见图7.2),以市中区为核心,将新牌坊、小龙坎、杨家坪、石桥铺、两路口等地区串联起来,总长约100 km。
图7.1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高速电车规划示意图
图7.2 1960年总体规划地下铁道规划示意图
图7.3 1991年综合交通规划轻轨线网规划示意图
1983年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一条“地下铁道”,由朝天门至杨家坪,沿途经过较场口、菜园坝、两路口、鹅岭、大坪、谢家湾,全长12.2 km。现状的轨道交通2号线走向与这条线路基本一致。该规划提出,菜园坝火车站改建后,由梨树湾经沙坪坝至菜园坝的铁路联络线开行城市列车,发挥轨道交通功能,这是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化的第一次出现。
1991年综合交通规划中规划了4条轨道线路(见图7.3)。朝沙线为朝天门—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大坪—石桥铺—沙坪坝(远期延伸至双碑);朝新线为朝天门—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大坪—杨家坪—马王场—新山村(远期延伸至九宫庙);新牌坊—南坪空客线(适时延伸至四公里);杨家坪—石桥铺连网线。线网总长约55 km。目前的轨道交通1、2、3号线走向与其基本一致。该规划基本确定了目前轨道线网的骨架雏形。
1998年总体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网在1991年综合交通规划基础上,保留了朝沙线,调整了朝新线半岛地区走向,将新牌坊—南坪线北向延伸至江北机场,将杨家坪—石桥铺连网线东向延伸至四公里,增加五号线由童家院子—冉家坝—高家花园大桥—杨公桥—上桥—中梁山。轨道线路总长119 km,线网密度0.36 km/km2。
3)2007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直辖之后的十年内,重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增长迅速。主城区作为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不断强化,2005年实际常住城镇人口约540万人,超过1998年版总体规划2010年的人口规模。城市建设也大大超越预期的发展速度,1994—2005年主城区的实际城市建设面积由175.8 km2拓展到363.6 km2,远超1998年版总规确定的2010年的建设规模。随着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单纯依靠道路网建设已无法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抑制个体交通的使用,必将导致城市交通的全面恶化,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轨道交通系统,构建以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2007年版总体规划继承了1998年版总体规划轨道线网结构,提出坚持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以轨道交通发展引导和带动城市发展、重视与其他公交方式有机衔接、坚持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期发展规划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对城市拓展方向、用地布局形态分析以及交通流量的预测,规划确定主城区轨道基本线网总长约364 km,呈“一环六线”布局形态(见图7.4);并结合城市远景用地拓展情况,在“一环六线”基本线网基础上新增轨道交通7、8、9共3条轨道线,形成“一环九线”的远景规划轨道线网布局形态(见图7.5),远景轨道线网总长513 km,共设44座换乘站,轨道交通线网密度0.65 km/km2。(www.daowen.com)
“一环六线”的基本线网由环线和6条放射线组成。环线:四公里—上桥—三角碑—冉家坝—重庆北站—五里店—弹子石—四公里,长约45 km。1号线:朝天门—大坪—三角碑—双碑—西永(远期可延至璧山),长约38 km。2号线:较场口—大坪—杨家坪—大堰村—新山村—渔洞,以及新山村—中梁山支线,长约37 km。3号线:鱼洞—李家沱—二塘—南坪—两路口—观音桥—新牌坊—重庆北站—福特汽车城—两路—机场,以及机场—空港开发区,长约63 km。4号线:复盛—鱼嘴—唐家沱—寸滩—重庆北站—海峡路,长约47 km。5号线:鸳鸯—冉家坝—松树桥—石桥铺—中梁山—西彭(远期可延至江津),长约62 km。6号线:长生—上新街—江北城—五里店—松树桥—冉家坝—蔡家—北碚,以及蔡家—渝北南山支线,长约71 km。
远期结合用地拓展情况,在西部片区规划贯穿南北的轨道交通7号线,线路走向为:陶家—石板—白市驿—含谷—金凤—曾家—大学城—青木关—凤凰—歇马—北碚,线路全长约56 km。在东部片区规划贯穿南北的轨道交通8号线,线路走向为:跳蹬—建胜—白居寺大桥—李家沱—鹿角—茶园—广阳—鱼嘴,线路全长约54 km。为了加强内环以内城市副中心之间的联系,切实增大北部片区线网密度,同时考虑到机场和两路组团远景发展的需求,规划增设9号线,由沙坪坝经嘉华大桥、观音桥、江北城,然后与环线共同使用朝天门大桥的轨道通道,经弹子石、黄桷沱大桥、唐家沱,远景至江北国际机场,线路全长约39 km。
4)2011版总规修编中的轨道线网规划
“314”战略部署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重庆市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作为国家门户、西部龙头和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主城区规划城市用地面积由835 km2扩大到1 188 km2,城市人口由900万人增加至1 200万人,新增龙兴组团、界石组团、木耳组团、水土组团,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特征需要轨道线网调整结构去适应和引导城市的发展。铁路新客站、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会议展览馆等一系列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两江新区的设立,均要求轨道交通重新调整功能定位及布局结构来适应。此外,为了解决长大线路带来的运营时间长、客流不均衡、环线线路较长但换乘点少等问题,需对原有轨道线网进行优化。
2011年总规修编基于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经济地位、自然地理条件,客运需求发展等多方面的特点、要求和限制,提出了轨道线网规模要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基本网络效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符合经济性的原则,通过构建双中心放射形线网结构形态、加密中心区线网密度、构建站间距大且速度快的轨道快线、优化整合支线、增加线路换乘点等方式,构建“八线一环”的基础轨道线网;远景在北碚、西永、西彭、界石、龙盛、水土、蔡家、礼嘉、茶园、大渡口等区域规划预留轨道线路走廊和站场设施,形成主城区“十七线一环”的交通线网格局。另提出规划至2020年,形成“八线一环”共计9条、总长约478 km的基本轨道线网,实现约850万人次/日的运送能力。
基本轨道线网线路包括1、2、3、4、5、6、9、10号线和环线共9条线路(见图7.6)。其中,1号线由朝天门经两路口、沙坪坝、西永至璧山;2号线由解放碑经大坪、杨家坪、大渡口至鱼洞;3号线由鱼洞经七公里、四公里、两路口、观音桥、重庆北站、两路、机场至木耳;4号线由新牌坊经重庆北站、唐家沱、鱼嘴至龙兴;5号线由西彭经陶家、跳蹬、上桥、歇台子、冉家坝至悦来及跳蹬至歇台子支线,预留延伸至江津;6号线由茶园经解放碑、红旗河沟、蔡家至北碚,以及礼嘉至水土段支线;9号线由沙坪坝经化龙桥、观音桥、江北城、回兴至两路;10号线由海峡路经人民广场、重庆北站、江北机场至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环线由重庆西站经沙坪坝、冉家坝、重庆北站、弹子石、海峡路、陈家坪至重庆西站。
图7.6 2011年总规修编基础轨道线网规划示意图
在基本轨道线网基础上,增加7、8、11、12、13、14、15、16、17号线,形成“十七线一环”、总长820 km的远景轨道线网,共设84个换乘站点(见图7.7)。其中,7号线是城市西部片区南北向轨道补充线,沟通北碚、西永、九龙工业园,支撑城市西部地区发展;8号线是城市东部片区南北向轨道线,沟通龙兴和茶园,支撑城市东部地区发展,承担南—东北客运走廊;11号线是中南部片区东侧轨道补充线,沟通弹子石、唐家沱和石坪,分解中心区交通压力;12号线沟通鹿角、李家沱、大渡口和白市驿,进一步加密内环以内轨道交通覆盖率;13号线是北部东西向轨道骨干线,沟通大学城、西永和会展中心,串联北部片区重要公共建筑设施;14号线是北部片区轨道补充线,沟通水土、空港新城和北部新区,加强新增组团与北部新中心的联系;15号线沟通双碑、西永、北部新区和龙兴,实现西永片区与北部新区之间的东西向快速联系;16号线是两江新区新增轨道线,加强蔡家及水土之间的快速联系;17号线是西部槽谷补充轨道线,加强西永副中心、台商工业园、江津卫星城之间的轨道联系。
图7.7 2011年版总规修编轨道线路情况图表
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建设“高速电车”到2005年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运营,重庆轨道交通从规划到建设历经了60年时间,期间历次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基本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07年总规开始,重庆主城区骨架轨道线网布局逐渐成形,提出构建“六线一环”的基本线网格局和“九线一环”的轨道交通远景线网。2011年总规修编在2007版总规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职能和城市规模的变化完善主城区轨道骨干线网布局,提出构建“八线一环”的基础轨道线网;规划预留远景轨道线路,形成主城区“十七线一环”的交通线网格局。从主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历程可以看出,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均为中心向外放射形线网结构形态,随着城市职能、城市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的调整,线网规模不断扩大,线路不断向外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