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雕塑性建筑: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及案例

雕塑性建筑: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及案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雕塑性建筑,即以建筑为主体,以雕塑的形式和样貌呈现出来,如悉尼歌剧院、古根海姆博物馆;也有以雕塑为主体,其内部具有建筑功能的,如美国自由女神像。位于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就是以雕塑为主体,又具有建筑功能的大型地标性景观雕塑。与橘子洲头毛泽东像类似的雕塑建筑,还有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碑馆结合形式,充分地体现了雕塑性建筑的独特之处。

雕塑建筑,即以建筑为主体,以雕塑的形式和样貌呈现出来,如悉尼歌剧院、古根海姆博物馆;也有以雕塑为主体,其内部具有建筑功能的,如美国自由女神像。把雕塑作为主体的建筑,其建筑的艺术表现会更倾向于用雕塑表达出来,通常借雕塑的高大尺度赋予它连带的建筑功能。雕塑与建筑这两种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

雕塑在某些方面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特征,在强调感性的认知、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形式感的交流这些方面上的相似程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除去与绘画艺术相似的特征以外,还有自己本身带有的特殊因素,像是空间、环境、体量、材料、制作技术等,而这些因素又同建筑相近。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多层面显现了规律的共性特征。把建筑也看成一种公共雕塑的表现,意在从空间造型角度去联系两者间的形式和审美关系,并从公共性的特征去理解公共雕塑同建筑的特征表现。

建筑外观及空间形态对公共艺术建筑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外观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渐渐成为建筑形式表现的一个主题。当建筑以一种公共艺术的姿态耸立在城市空间中时,它所带来的空间吸引力、凝聚力及对公众的社会影响力往往是巨大的、长久的、广泛的。建筑给公众带来的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及精神观念的影响,就是来自建筑外观构建下的内外空间形态。

对于城市来说,建筑的表达会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公共性。其因为自身外观呈现的不同特征会对人们产生出一种好奇感。这种好奇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让人们想对该建筑的具体功能一探究竟。所以,我们探求建筑艺术作为公共艺术形态存在的形式及意义,建筑外观及空间形态的语言表达都是必须要去深入研究探索的。当今建筑外观无论从形式、材料还是色彩方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当前建筑外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特征。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外观已从承重结构中解脱出来,不再提供构造或功能的必要表达,而是展示出一种特定的信息,或是使其成为当代媒介中的一支。现代建筑对建筑外观设计表达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上升到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需求。这种趋势更加扩大了公共艺术与建筑艺术的融合空间,拉近了两者的对话距离,增进了公共艺术建筑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空间。

位于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就是以雕塑为主体,又具有建筑功能的大型地标性景观雕塑。雕塑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高32米,基座至肩部高15米、长83米、宽41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外挂花岗岩石材制作。雕像宽大雄厚的基座设计成伟人的肩膀,显示出风华正茂、豪情壮志的恢宏气概,让人能深刻地感受到伟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面对此情此景写出旷世名作的内心感受。基座内部被设计成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毛泽东纪念展厅和陈列室。

与橘子洲头毛泽东像类似的雕塑建筑,还有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该馆建于1991年,位于沈阳大东区望花南街,场馆外观是一座日历造型的巨大石雕纪念碑,被翻开的日历上刻有事变之日的日期,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以表现东北受难的满目疮痍之感。当地的市民也因此设计特点,形象地把这座场馆称为“残历碑”。残历碑的内部空间被设计成展馆,向人们介绍、展示日军侵华之罪行和人民不屈反抗的历史事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碑馆结合形式,充分地体现了雕塑性建筑的独特之处。1997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原馆和地下展厅的基础上展开扩建,并于1999年成立了新馆。

全球大范围地掀起“城市文艺复兴”后,雕塑家们纷纷拿出自己对艺术的见解和坚守,加入这波潮流想大展拳脚,开始了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与创作。但雕塑家进入建筑、景观领域进行设计创作的案例很少,反倒是建筑家大胆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将新建筑的形态构造转化成一种类似雕塑作品的案例层出不穷。(www.daowen.com)

建筑艺术对公共艺术影响的要素包括现代材料介质、制作技术、现代艺术思维与形式,以及服务对象的泛社会化背景等诸多方面。所以,公共艺术也开始从建筑技术、材料、表皮、空间形态、区域文化等诸多方面全面介入城市建筑,于是两者融合成为浑然和谐的有机整体。换一个角度看去,这样的艺术化有机融合对于建筑层次来说起到了一个主导性的作用。出现了许多以建筑为本位,却又以雕塑样式出现的作品,它们和其他平常建筑一同坐落在城市里。和平常的建筑相比,这些雕塑式的新式建筑更像是一个被放置在城市各个坐标里的精美艺术品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来没有脱离过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融合的形式、理念及方法有所不同而已。以往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在建筑内外空间上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地结合和系统化地组合排列,从而让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

但这种公共艺术的表达形式毕竟属于建筑空间表达的装饰强化部分,虽然和建筑本体有着某些协调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没有体现出公共艺术与建筑艺术形态的直接对话和融合,因为它始终没有处于建筑层次的主导地位。

而如今,公共艺术建筑化也好,公共艺术化的建筑也罢,无论两者谁成为主体,融合的结果都是较好的。融合的结果就是艺术的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在融合中融入建筑本身的结构、内外有机的表皮及空间形态之中,最终整个建筑环境涵盖了建筑本身的结构与表皮,还有空间造型都会以艺术化的姿态展现出来,而艺术的表现性因素贯穿设计的始终。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这种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公共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互相融合和相互影响,还能体现在建筑外观与建筑空间上,而建筑外观和建筑空间形态存在有机的联系,这两者的形态和其他因素也有着诸多的关联。建筑外观的结构形态、材料质感和光影色彩等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和精神体验,而建筑外观的空间建构与语意表达又和时代科技、社会文化及建筑美学等诸多因素密切关联,这正是公共艺术和建筑艺术互相融合和相互影响的最好表现。

通过对建筑外观语言表达的研究,可以发现更多的艺术与建筑融合的契机,也可以为建筑创作和公共艺术的实践提供更多层次的素材。我们也正需要思考现代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与建筑艺术形态如何发生有机而系统的互动和融合,从而寻求更多的城市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对话的契机,发现更多的公共艺术融入城市生活的方式。这无论对公共艺术的多元化、城市化、大众化发展,还是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意识,都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