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共艺术设计师的关注点:空间环境构建

公共艺术设计师的关注点:空间环境构建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设计者会在环境构建设计时忽略了空间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师同样需要有关注空间环境的专业意识,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力是作为公共艺术设计师所要具备的一个既基础又重要的能力。垂直界面作为空间的第三维度——高度,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界定和表现是极为重要的。架起的空间界定手法是景观环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师的关注点:空间环境构建

公共艺术与私有艺术双方的最大区别在于场所的设置。正如未来派主将博乔尼在20世纪初的《未来派雕塑的技巧宣言》里所述的那样:“不通过环境的雕塑就不可能有革新,因为雕塑的可塑性只有通过环境才能有所发展且持续下去,才能塑造事物周围的气氛。”这说明公共艺术和所在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同一个空间里是设计师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和所在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空间,公共艺术不能以独立个体存在,意味着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些设计者会在环境构建设计时忽略了空间环境。空间是在构建环境设计中最为核心基础概念的存在,而越基础的东西就越容易被人们忽视掉,如果把最为基础的东西忽略掉,会导致在方案设计实践中时常陷入艰难和被动的状态。公共艺术设计师同样需要有关注空间环境的专业意识,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力是作为公共艺术设计师所要具备的一个既基础又重要的能力。这需要从空间的基本形态、辨析度、感受力等方面快速形成认知,再用敏锐、灵动的思维对空间环境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解析,才有可能完成和环境相契合的优秀公共艺术方案和作品。

(一)空间的定义

空间有两种最普遍的存在形式。第一个空间形态是客观万物存在的前提,是持有体积和占有空间,这是空间最简单、最原始的存在形态,即物体自身的空间;第二个空间形态是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空间体,而这种三维空间是最基本的空间体,也就是外部环境空间。在我们周围到处充满着空间,人自身占有空间;所在的广场、公园就是一个大的空间体;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产生空间。对空间的理解可以想象成我们自身和外部世界之间形成的隔断,并且建立的一种联系。空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且不同学科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

地方空间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有些作品更是与空间的联系很紧凑,现以平面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形式“图”与“底”为例进行补充说明。“图”与“底”的概念概括一下就是“形象和其存在的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当在配置一切符合的场景内,有些形象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图像退居到衬托地位,成为背景。在平面空间中,‘图’和‘底’是共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且总是互相陪衬的”。艾德加·鲁宾设计的《花瓶幻觉》体现的就是“图”与“底”的概念转化。对此画,有的人第一眼看到的是两个相对的人脸,有的人看到的是花瓶。为什么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画面上会看到不同的图案呢?

就此画而言,设计者想要传达给人的是“底”,也就是空的部分——花瓶,花瓶的呈现前提是必须依靠“图”,也就是人脸的映衬。设计者看似提供给我们两个人的对脸,但实际的意图是想展现给我们背景的花瓶。

如果我们把“图”与“底”的概念转化投向景观环境,便会发现,环境设计师的意图和思路与“图”“底”转化的理论如出一辙。在现实的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中,有关“图”“底”转化的设计手法有很多。

环境设计者在分析和观察一处景观环境时,眼前呈现出的环境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景象?这同样需要运用“图”“底”转化的眼光去分析。唐剑先生在《现代滨水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一书中,对如何去理解、领会空间的概念做出了形象的解释。

唐剑先生认为,不同人群眼中的空间呈现都是“空”的部分:在非专业人士眼中的空间呈现出的只是具象的环境景象;而专业人士眼中的空间也是物体间被充盈的部分。“空”的部分会变得空白,空旷无物,那空间的意义会被削弱。这样的发展可不行,所以就出现了“间”,通过景物的围合和设立来体现出对“空”的部分的间隔,也就是“间”的部分。倘若环境中到处都是景物的围合和间隔,空间中“间”的部分过多,就会给人拥挤的感觉,这样也不足以成为空间。可见,只有“空”和“间”的关系相互平衡和协调,合理的空间才足以形成,将“空间”一词分解开来分析,更易于我们理解空间的最本质的定义。“空”和“间”的关系等同于阴阳花瓶中“底”与“图”的关系。阴阳花瓶这张画充分诠释出了空间的概念,通过黑色人脸的围合,从而形成白色区域花瓶形态的空间。

(二)空间的界定

就像前面描述的一样,空间的形态必须通过实体的界定才会产生丰富的变化,而空间本身是不具有任何形态的。想要对环境设计的研究展开深入的了解,就要掌握空间的划分界定。同时,界定空间的方法可以从两个维度,即垂直界面和水平界面上来操作。

1.垂直界面的空间界定方法

垂直界面的空间界定方法有“围”和“设立”两种。“围”即围合,也就是围绕和组合;“设立”即设置和建立。垂直界面作为空间的第三维度——高度,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界定和表现是极为重要的。当下的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很难用一种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因此,“围”和“设立”这两种方法在运用上并非独立,而是相互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

2.水平界面的空间界定方法(www.daowen.com)

水平界面的空间界定方法又被分为四种,即覆盖、肌理变化、凹凸、架起。不同的界定方法的使用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特定的位置使用到适用的界定方法,会带来不一样的美学感受,效果也会不同。

(1)覆盖

覆盖的手法多用于表现凉亭、遮阳棚、藤架这类具有覆盖遮挡功能的环境设施物,一般尺度不是很大,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艺术性。造型的变化比较丰富,在覆盖的同时,其自身形态投射到地面上的光影效果,能够为水平地面增强视觉感受。

(2)肌理变化

肌理变化用比较直观一点的解释就是“皮肤的纹理”。在<朗文当代英语辞典(英文版)》中解释为:表面、实体或材料触摸起来的感觉,尤其是指光滑或是粗糙的感觉。所以,肌理变化属于触觉范畴,以视觉作为表现,是以人的感觉为出发点的。

肌理变化的手法多体现在地面铺砌的材质上,也可以和植物、水系这些软质要素相结合。水平界面上的肌理变化不仅仅局限于铺砌材质的变化,图案和色彩的变化也能体现出视觉上的肌理效果。

(3)凹凸

凹凸方法一般运用在小幅度的上升和下沉广场、水系景观,两种方法多在一起运用,形成互相的对比和依托,是丰富水平界面层次变化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

(4)架起

架起多表现水平界面逐步向上递进的层次感,一般多用于表现台阶和阶梯,也可与绿化护土墙、景观墙相结合运用。其表现手法丰富多变,所达到的视觉效果也是极其强烈的。架起的空间界定手法是景观环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把界定和表现空间的方法及对空间的认知延伸加入进公共艺术设计里,会发现这些空间的用法和概念在我们的设计创作中起到了一个添加色彩的作用,使设计者在设计上的表达更加多元化,对景观公共艺术大有益处。城市中的雕塑、壁画、装置,所到之处都与空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若要建立起它们与城市空间的关系,都会运用到空间界定和表现的方法来进行。美国雕塑家考尔德的作品巨大而抽象,整个造型结构就像搭建起的房屋梁架。人们本以为这种造型是艺术家信手得来的,但其实考尔德是通过不同体量和形态的造型来对空间进行经营的。当人们穿梭在作品其中或是从外部观望时,作品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强大空间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体悟。

除了掌握和了解空间的一个基本理论和表现方式外,在公共艺术的空间环境的表达方面,我们还需要对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关系作一个认知。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组织结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与城市相对应的子系统,在对它的形态把握和塑造上,绝不能仅局限于个体的公共空间,而应从城市整体运作的角度上看待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形成。这将有助于设计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艺术在空间环境里的表现力和价值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