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是人生最重要的角色转换之一。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大学生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应该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自我、对社会、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分析,找出自身的不足,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加强角色认知,做好上岗前的各项准备,以便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1.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三个阶段
(1)在校期间的实践是角色转换的基础
学习期间的专业劳动和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通过学习专业劳动技能学生充分认识专业特点,巩固专业思想,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对职业角色的认可。社会实践是学生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展示才能、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可以作为角色转换的准预备阶段,它可有力地推动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演习角色的转换,促进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
(2)毕业前的角色转换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每年的7月初离校,奔赴工作岗位,但是就业工作一般从大四上半年甚至大三下学期就开始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毕业生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毕业前夕是就业的黄金时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切身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并依据自身的感受调整职业期望值,实事求是地定位自己的职业。这是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第一步,这为大学生的职业角色确定了一个基调,对角色的转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见习期的角色转换
一般来说,大学生工作的第一年为见习期,之后转为正式人员。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磨合期”。初到工作岗位,生活和工作环境与大学相比,都有很大区别。高校大多位于大中城市,学习和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空闲的时间比较多,生活节奏比较缓和,压力较小。而职业岗位不一定在城市,有的环境相当艰苦,由于工作繁忙,经常要加班,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从大学学习环境向职业环境转变,往往加剧角色冲突,为此,大学生要加强见习期的角色学习,使角色转变顺利。
2.职业角色的基本要求
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同事的认同和领导的肯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和锻炼自己。(www.daowen.com)
(1)要善于展现自己的优良品格
大学生因为具有新知识而受到同事的青睐和尊敬,但也会因此容易在一些同事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因此,大学生在同事面前一定要表现得谦虚、随和,在尊重有经验的老同事的同时,适度地展现自己的知识,以谦虚诚恳的态度与同事探讨问题,真诚待人。也可以利用业余娱乐的机会,在交流中让大家了解你的为人和性格,表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缩短与同事间的距离,成为大家的朋友。千万不要以文凭居功自傲。
(2)要树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大学生对未来都有美好的愿望,都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但大多数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不会被委以重任,而是先从简单的辅助工作做起,这也符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但是,有不少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对一些工作不愿意干,甚至闹情绪,其实,这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足够的热情,要有丰富的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经验和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靠平时工作中的积累和训练。因此,不管工作大小,大学生都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对待,圆满完成任务。
(3)要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立意识,在工作上想独当一面,取得成就,但有时工作难免出错。工作上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面对错误,实事求是地承认错误。工作中一旦出现错误,就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失误点。要敢于向领导和同事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以获得领导和同事的同情和理解。同时,要虚心学习、请教,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4)要重视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它不仅仅是让新员工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熟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通过岗前培训来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新员工的人际协调能力和奉献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岗前培训可以直接反映出新员工素质的高低,因此单位都非常重视岗前培训,并依此择优录用,分配岗位。毕业生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把握好这样一次充实自己、表现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良机。事实证明,很多毕业生就是因为在岗前培训期间显露才华、表现出色而被委以重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