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态意识的真正觉醒是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实现的。18至19世纪,欧洲各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时代到来。18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化学和机械业的发展,法国手工制造业的提炼和制造工艺发生变革。蒸汽动力的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导致煤炭开采量加大;为支持炼钢工业的发展而伐木烧炭,大片森林被破坏;大规模工厂的兴建与扩张,改变着自然的原始面貌;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严重污染大气和河流水源,工人聚居区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状况。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类居住环境和自然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因而,一系列的政府和民间环境保护行动在法国勃然兴起。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巴黎地区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污染及危险行业的法令条规,用以限制这类产业的发展,并将其管理权下放至市级政府。1804年,当时的内务大臣沙普塔尔(Chaptal)起草了一份“关于排放异味和危害公共健康的制造业分级报告”,旨在鼓励城市地区发展创新型制造业。1810年10月15日颁发的皇家法令要求按照工厂作坊对周围地区造成的影响,对其进行分级,凡是新增工厂必须要通过政府的预先考查。因此,这一时期,在工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大城市地区,环境问题已开始引起政治层面的关注及切实行动。
19世纪下半叶,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环境问题蔓延,自然景观日益受到威胁,人们开始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英国诞生了首批兼顾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协会,法国等欧洲国家争相效仿。因绘画、文学和旅游的繁盛,优美风景备受呵护,大众出于美学立场而呼吁善待自然,从而推进了自然景观保护热潮的出现。在巴比松画派的倡议下,1861年8月13日法国出台一则皇家法令,其中规定:鉴于枫丹白露林区的审美价值,将巴黎近郊的1000多公顷林区列为禁伐区。[2]1901年,法国景观保护协会(la Société pour la Protection des Paysages de la France,简称SPPF)创办,该协会旨在保护法国的自然和城市遗址,并于1961年更名为“法国景观和美学保护协会”(la Société pour la Protection des Paysages et de l’ Esthétique de la France,简称SPPEF),其主要活动覆盖历史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宣传和推介、建议和干预、废止或动员,以及通过司法手段抵制遗产破坏行为。1912年8月28日,北海省(Côtes-du-Nord)出台一项地方法令禁止在海岸和岛屿上猎杀、迫害和销售海鹦,在此推动下,法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七岛(Sept-Îles)鸟类保护区创建。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人们不仅关注城市环境问题的防治,更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自然的审美价值日益凸显,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和生态保护中。
1970年,法国地球之友协会(Les Amis de la Terre)在巴黎成立,初衷在于提高公众的自然知识水平和促进环境保护,其活动还推动了环境保护在政治选举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发展为提倡“生态优先”的政党—成立于1984年的法国绿党,该党派为建立生态平衡社会和争取社会平等而不懈努力。社会活动与政治行动互相渗透,共同致力于生态和环境保护,增强了生态改善与环境治理的力量。(www.daowen.com)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为响应这一国际承诺,法国政府于2003年制定“2003年至2008年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并在2007年提出的《格勒内勒环保倡议》(Grenelle de l’ environnement)中延续这一策略。一系列国家层面的举措为解决环境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政策引导和政治支持,也影响了城市和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审美视角。
20世纪60年代,生态艺术(art écologique)在美国兴起,致力于将艺术实践应用于生态、社会、政治等领域,借以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从而使其关注环境并付诸积极行动。然而,这一艺术形式在法国的接受与推广行路坎坷,直到2008年,哲学博士洛伊克·费尔(Loïc Fel)与法国当代艺术、可持续发展和研究领域的多位专业人士组建了“艺术与可持续发展联盟”(Coalition pour l’ art et le développement durable,简称COAL),自此,法国生态艺术才逐步发展。该联盟旨在促进生态文化的发展,主要致力于组织和策划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当代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为艺术家实验可持续文化提供支持,推动实现艺术与生态结合的国家和国际倡议。一批法国当代造型艺术家以这一机构为阵地,创造了大量生态艺术作品,从而推动了生态角度艺术审美的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步入现代社会的法国,其政府和人民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一系列环保法令的出台和环保组织的成立为环保动员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组织依靠。尤其是进入20世纪之后,自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大力兴建、生态艺术运动的诞生、大众旅游和摄影的推广以及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行等众多因素推动了在审美视野中关注环境、关注生态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