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顿(1932—)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著名风景区—谢南多厄峡谷,他的祖父与父亲均为牧师。家乡的自然风光给童年的罗尔斯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8年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弗吉尼亚州的阿巴拉契亚山区做了10年牧师。在此期间他学习了植物学与动物学,而后又研习了地质学、矿物学和古生物学。这些早年的经历为他成为一名自然学家和苔藓研究家奠定了基础。[1]1968年,他在匹兹堡大学获得科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到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任教。1991年他首次访问中国,在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院校做学术演讲。1992年,他成为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第一位文科终身教授。他是《环境伦理学》杂志创刊编辑,任职于《宗教与科学》(Zygon)杂志编委会达20年之久,并且是科学与宗教国际社团的创始成员。罗尔斯顿于1992年受邀作为官方观察员,参加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及其预备会议。1993年他在威尔士加的夫举办的皇家哲学研究院年会上致开幕辞。1993年和1998年他分别在莫斯科和波士顿举办的哲学世界会议上发言。1998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在哈尔滨参加了全国首届环境哲学学术研讨会,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院校、机构做学术演讲。2003年罗尔斯顿因对内在价值的杰出辩护而获得田普敦奖(Templeton Prize)。2016年10月他被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聘任为环境伦理学首席教授。他被人们称为“环境伦理学之父”。
罗尔斯顿在大学期间主修物理学专业,但却被生物学课程深深迷住了。他认为,生物学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物理学尽管是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却无法真正研究自然的本质。因为自然是有生命的,而物理学研究的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后来,罗尔斯顿带着在力学世界中的迷失来到神学院进修,接触到了这样的观点:自然带着血淋淋的尖牙利爪,是堕落的。世间不存在创造物,也不存在造物者,唯一存在的就是冷酷无情而充满偶然的自然过程。[2]在做牧师时,罗尔斯顿常常游荡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南段,他惊讶地发现,森林大片地消失,野生动物数量锐减。曾经以为自然界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却在人类的发展浪潮中走向灭亡。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正是在他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中,以及广泛的学科知识积累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