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生态美学史:伯梅及其研究成果

西方生态美学史:伯梅及其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格诺特·伯梅[1],1937年1月3日出生于德国德绍,德国哲学家,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荣休哲学教授,目前是一家私立哲学实践研究所的所长。伯梅研究广博,以其影响力排序,依次是美学、自然哲学、身体哲学和技术哲学。伯梅的学术职业生涯是一种典型的德国模式。伯梅的著作多达数十种。

西方生态美学史:伯梅及其研究成果

格诺特·伯梅(Gernot Böhme)[1],1937年1月3日出生于德国德绍,德国哲学家,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荣休哲学教授,目前是一家私立哲学实践研究所(IPPh)的所长。伯梅研究广博,以其影响力排序,依次是美学自然哲学、身体哲学和技术哲学。他的基本主张是把哲学理解为一种应对生活的能力,他的著作所围绕的核心人物是柏拉图康德以及歌德。他致力于在技术泛滥的时代捍卫人性与自然,为此他高扬身体的重要性。

值得关注的是,伯梅是学习自然科学出身,年轻时在哥廷根大学和汉堡大学学习过数学、物理学和哲学,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关于时间的模式》(1966)。他从自然科学向哲学的过渡,契机在于他的导师卡尔·弗里德里希·魏茨泽克(Carl Friedrich von Weizsäcker),他跟随后者先在汉堡后来在施坦恩贝格学习和共事。他们交流了对柏拉图和康德的兴趣,对二手文献的怀疑,以及一个观点:了解一个哲学家,关键在于了解其哲学立场。伯梅的学术职业生涯是一种典型的德国模式。他从学术助理开始做起,最初是在1965—1969年间担任魏茨泽克的学术助理;然后在海德堡大学担任格奥尔格·皮希特(Georg Picht)的学术助理;紧接着的1970—1977年间,他在施坦恩贝格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所属的科学技术世界生活条件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3年,伯梅以其关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和康德的时间理论的论文在慕尼黑大学哲学系通过教授资格答辩,并于1977年正式被聘为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哲学教授。

从伯梅的学术生涯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美学家,他所从事的训练几乎与美和艺术(至少表面上)毫无关系。他的学术训练融合在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之中,可以推测,这一点使得他后来的美学思想别开生面。他在艺术哲学泛滥的时代犀利而坚定地将自然美学推陈出新,这绝非偶然。非美学的训练,使得他不被陈旧老套的美学话语束缚住思维;自然科学的积淀,使得他突破范式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使得他对科学技术时代的弊病感触颇深,保持批判视野,但同时不陷入极端,能看到技术、商品时代的合理性。(www.daowen.com)

伯梅的著作多达数十种。代表其原创性及影响力的是1989年出版的《朝向一种生态自然美学》(Für eine Ökologische Naturästhetik)。在该书中,他后来数十年的思想均展露苗头:包括其批判意识;呼唤回到鲍姆加滕,建立一种感知学;用生态和环境来重新理解自然;通过身体将自然理解为我们所是的自然;从赫尔曼·施密茨那里拿来气氛这一核心概念,作为新美学思考的出发点;提出了出窍和通感问题;重点提出了风景园林,尤其将英国花园作为其美学的范例,等等。这些思想,在1995年出版的《气氛—新美学文集》(Atmosphäre:Essays zur Neuen Ästhetik)中得到更为精致和详细的扩充;在2001年更为旗帜鲜明地凝结为他最初所号召的《感知学》(Aisthetik);2003年又专门针对身体问题出版了《作为任务的身体存在》(Leibsein als Aufgabe);2008年出版了《身体生存的伦理学》(Ethik Leiblicher Existenz);其批判意识在2016年集结为《审美资本主义》(Ästhetischer Kapitalismus)一书。如果说伯梅后来的著作都是《朝向一种生态自然美学》的注脚,固然有些草率;但无疑,我们可以看出:伯梅毕生的学术都在《朝向一种生态自然美学》所草拟的蓝图中耕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