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生态美学史:以景观为核心的综合语言

西方生态美学史:以景观为核心的综合语言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他希望在建构一种适应东西方语境的生态美学之外,重新设计符合东亚文化语境的生态美学语言。[24]高主锡提出的带有东方生态哲学思想的生态美学语言,所体现的不仅是东方本土的设计理念,还反映了全球普遍适用的生态立场。景观因时、因地制宜:土地被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场所,人多感官地参与设计、建造、体验景观的全部过程,人与土地彼此互动,相互适应,完美地阐释了整体的、演化的生态哲学思想。

西方生态美学史:以景观为核心的综合语言

20世纪晚期,全球化导致了建筑和城市的西方化,这使人们忽视了对地方景观的认同,也忽视了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高主锡基于全球化的语境和建筑、城市西方化的问题,提出了全球本土化的景观立场。高主锡认为,景观不是建造的,而是培育的,这种培育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要产生对土地的情感,需要将景观语言转化为美学语言,为日常的景观体验提供一种包容的、持久的吸引力。一旦人们理解了景观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就有动机去关心和保护土地。高主锡在1988年依据三个创造性原则界定了生态美学之后,又深入到生态语言学层面,探讨生态设计获得自己的美学语言的可能性。高主锡在2004年发表的《生态推理与建筑想象》中,依据三个创造性原则,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生态美学语言,其中大部分是从东亚的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含有东方生态哲学的语言。生态美学语言较西方的环境设计语言而言相对零散、模糊,缺乏系统化与本土化的综合。到了2009年,高主锡在《寻求整合的美学》中,把先前提出的生态设计方法转化为一种全球本土化的景观立场,并正式把景观作为综合的生态美学语言的来源。高主锡认为,西方传统的环境美学指导下的环境设计语言既不符合东方的文化语境,对其自身而言也不是生态友好的。所以,他希望在建构一种适应东西方语境的生态美学之外,重新设计符合东亚文化语境的生态美学语言。

高主锡立足于东西方的设计实践,把东方的生态哲学理念引入对景观的阐释当中,用景观语言取代建筑语言,使其生态设计朝着生态演化的伦理方向发展。为了超越形式美学的视觉霸权和柏拉图式的理想的、静态的世界观,他试图把景观界定为土地和人,从整体的和人性化的角度理解和欣赏景观。以下是他提出的生态美学语言和设计策略:

第一,关注时间、时刻和时序、此时此地的方法。第二,规模的跳跃和变化:放大或缩小,解除框架并跨越边界,嵌套的层次结构和分形几何。第三,把景观作为身体概念的针灸设计;设计用以治愈和激励,推动延迟疼痛或问题的战略要点,从上游解决下游问题。第四,通过规划和培育进行设计;开放式创造和保护过程,因此需要审美和创造性的参与。寻找开放的设计,并将景观作为社区体验和提升的工具。第五,垂直互联(重写本、记忆和时间的积淀)和水平互联。第六,秩序、变化和过程的表达和体验,时间(旧与新、短与长、短暂与持久)体验的秩序。第七,作为创造力模型的光合作用、人类生殖和个体发育;作为感知的和感性的身体景观,浸入式的体验而不是透视图。第八,关注过程而不是产品和最终的结果:有序化过程允许演进而不是面向目标。第九,正如让生态学家成为该领域的科学家一样,在该领域中设计和体验,消除自我与世界、景观与花园之间的隔阂。第十,同时进行组合和分解,关闭生产和浪费的循环,将老化和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不把错误、问题、污染传递给他人。接受过程逻辑和演替序列。第十一,设计是过程的有序化和体验的有序化,不是制造形式。形式是过程和结果。数字思维和模拟思维的结合。形式是模拟思维,逻辑/概念思维与审美/感官接受相结合。第十二,将水理解为另一种景观,基于水的美学是转化的美学而不是形式美学。第十三,接受和表达无序的创造性作用,(如果不一定是创造性的破坏)意外的、不可控的、偶然发生的、不可预测性、非理性、规律性、瞬间之美、不完美和不完整之美(为什么在建的建筑比完工的更漂亮、更有内涵、更吸引人?为什么海湾总是可爱的?),揭示无序,构建混乱。第十四,接受矛盾,并置有序和无序,阴和阳。第十五,接受不完美和不充分。首先,自然和创意产品几乎总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其次,一个人不能吃得太饱;再次,不完整性和开放性引起美学和设计的参与,促进集体的创造力并提升(用户)创作感,并表现普通的生活状态。第十六,分形几何和自相似性,相对于欧几里得的几何形式,与景观的地理性质、复杂度的比例不变性、嵌套的生态层次更相关。第十七,像在中国山水画中一样,理解和想象景观相结合,左右脑参与相结合。第十八,多感官方法:浸入式美学和参与式设计。第十九,基于土地的方法和对景观的精神性和物质性认识。土地不是形式和空间,而是场所,充满了看不见又不可量化的能量、生命的气息、气。地方精神,尊重景观的逻辑,变化和自然的秩序,理解场地的重要性,土地作为生活、情感、智力和创造性的身体和共同居住的场所。认识我们感受和体验的无意识的和无形的土地与景观联系。[24](www.daowen.com)

高主锡提出的带有东方生态哲学思想的生态美学语言,所体现的不仅是东方本土的设计理念,还反映了全球普遍适用的生态立场。作为对实证主义的西方环境设计语言的补充,高主锡的生态美学语言消除了传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二元对立,它遵循过程逻辑和演替序列,接受矛盾和不完美的存在,以动态变化的形式向人和环境开放。景观因时、因地制宜:土地被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场所,人多感官地参与设计、建造、体验景观的全部过程,人与土地彼此互动,相互适应,完美地阐释了整体的、演化的生态哲学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