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生态美学史:后现代整体与演化的哲学范式

西方生态美学史:后现代整体与演化的哲学范式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设计方法变革了还原论的哲学和文化传统,阐释了一种整体的、演化的生态哲学新范式。下面从现代环境设计与后现代生态设计的对比中,界定整体的、演化的后现代生态哲学范式的基本内涵。高主锡在反思了西方传统哲学范式的弊端之后,立足于整体的、演化的生态哲学范式,提出生态设计的概念。

西方生态美学史:后现代整体与演化的哲学范式

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考的是高主锡于1982年发表的《生态设计:整体哲学与演化伦理的后现代设计范式》,他将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定义为不同于一般环境设计的环境保护论者的设计、环境主义的设计或环境哲学。生态设计方法变革了还原论的哲学和文化传统,阐释了一种整体的、演化的生态哲学新范式。大致来讲,整体(holism)指一种知识与道德的整体论。它主张从语境主义的角度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强调建筑结构不仅要与人联系起来,还要与物质的和象征的语境相关联。“演化”指在人-环境系统中,把设计和建造行为视为持续的交互过程,总是留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环境设计向生态设计术语的转变,本质上就是从还原论的现代设计方法向整体的后现代设计方法的转变。下面从现代环境设计与后现代生态设计的对比中,界定整体的、演化的后现代生态哲学范式的基本内涵。

高主锡从十八个方面对还原论的环境设计和整体的生态设计作了具体的区分,下面结合这十八个方面的内容,从两者哲学立场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整体的、演化的后现代生态哲学范式的基本内涵:第一,哲学基础:环境设计基于还原论/决定论,生态设计基于现实主义和整体论。第二,伦理/价值取向:环境设计追求价值中立的理性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绝对美;生态设计追求价值完备的生态的/演化的伦理学,主张利他主义/适应性。第三,主要的设计变量:环境设计是形式/功能/结构/空间/物质,生态设计是人/地方。第四,主要设计标准:环境设计是内在的职业价值体系,生态设计则与紧迫的社会问题相关。第五,设计的意义:环境设计把设计作为目的,建筑物由设计决定;生态设计中设计只是作为建筑物的手段,建筑物与设计互动。第六,群体努力:环境设计是多类专业组成的,而生态设计则是跨学科的。第七,学科关系:环境设计是分层级的,是线性关系;生态设计是平等的,是循环关系。第八,对其他学科的贡献:环境设计是有限的,生态设计是无限的。第九,角色分化:环境设计师是通才的设计师,生态设计师是专门的设计建造者。第十,设计的概念:环境设计将设计视为封闭的系统,而生态设计将设计视为开放的系统。第十一,空间对建造者的创造性投入:对环境设计来说发挥了最小限度,对生态设计来说发挥了最大限度。第十二,设计问题的概念:环境设计将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过程,生态设计将设计作为演化的过程。第十三,教学的重点:环境设计是知道怎么做,设计就是对不同建筑类型的练习,遵循形式秩序;生态设计是知道为什么,设计就是对不同建筑方法的实验,遵循过程秩序。第十四,工作室教学:环境设计的指导者充当工作室的主人和批评家,生态设计的指导者充当同事和协调者。第十五,理论在设计中的作用:在环境设计中,理论是武断的教条;在生态设计中,理论是工作假设。第十六,奖/专业的认可:环境设计基于设计,由设计行业来判断;生态设计基于设计-建造被证明是成功的,根据使用者、公众以及设计专业人士三方来判断。第十七,设计者的态度:环境设计者是个人主义的/精英主义的态度,生态设计者则是平等主义的/大众化的态度。第十八,设计者/客户之间的关系:在环境设计中,设计者为客户做决定;在生态设计中,设计师帮助客户做决定。[22]

综合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设计站在了实证主义和决定论两个相互关联的哲学立场上。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环境是一个能够并且应该被客观描述和科学评价的实体,环境设计方案由设计师理性地提出,不受个人、社会、文化以及物理和象征环境的影响。对使用者来说,人的行为可以通过物理环境的改变而得到直接修正和完善。这种实证主义方法往往导致人与环境的二元分立,以及人与环境的研究相互独立。除了科学上的实证主义之外,基督教文化中的神学决定论还发展出了一种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影响人公正地评价和改造世界。人与环境二元分立的观点随着现代科学和工业时代文化的发展,已然演化成了过度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造成诸如环境问题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内在原因。回到具体的环境设计问题上,现代环境设计师同样受到了还原主义的哲学范式的制约。在设计实践方面表现为:第一,人员参与:环境设计师通常在一名总设计师的协调下,在多个专业团队的合作中解决设计问题,很少需要用户群体的参与或考虑语境的变化。第二,设计目标:设计师标榜自我的英雄主义的风格,追求普遍的美与理想的形式,导致疏远设计的服务对象不关心建筑物的进一步改进。第三,设计过程:现代设计师只专注于设计阶段,不考虑建筑物的实施,设计过程严格、保守、封闭,设计和建造过程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反馈。由于设计很少与语境相关,所以建筑结构无法回应和尊重周围的结构。第四,施工过程:施工遵循设计图纸和模型,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几乎没有激发创造性实验的空间。设计师由于失去了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思考的时间,对环境越来越不敏感,无法根据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创新。第五,设计评价:评估专家只根据专业本身的优点来评价,与社会生活保持距离,对生态系统不敏感。高主锡从对现代环境设计现状的分析中指出,正是还原主义的哲学范式使现代环境设计向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立场偏移,导致从设计师到建筑结构乃至一般使用者普遍对资源环境不敏感。(www.daowen.com)

高主锡在反思了西方传统哲学范式的弊端之后,立足于整体的、演化的生态哲学范式,提出生态设计的概念。他把生态设计看作一种包容性的艺术,前缀“生态的”指的是生态学、生态的人类学、生态心理学与环境主义设计者一致采取的整体的演化的方法。整体主义认为,在不考虑人类生态语境和演化目的的情况下,一个人不能正确地感知、解释和评价任何建筑和设计;在不参考物理、生物、文化和心理环境的情况下,人的设计建造行为也不能被恰当地解释、设计和批评。高主锡吸收了整体主义的观点,在麦克哈格生态规划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了物质与心灵、思想与情感功能主义表现主义相结合的知识整体论。环境由单一的概念,演变为融物理的、生物的、文化的、心理的含义为一体的综合概念。从整体主义来看,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新范式,比具有能源意识的设计更具包容性。另外,生态设计除了坚持人-环境系统的整体观,还强调设计、建筑的动态演化观。建筑结构越与其自然和文化环境相适应,环境结构的能源利用率就越高。生态设计师关心的不是环境的设计,而是与人相关的环境系统的设计。这需要设计师在关注设计产品的同时,关注人-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生态设计师认为,设计产品和建筑环境不仅与人类的目的、需要和欲望相关,还与物理的和象征的语境相关。在这种生态观中,生态设计师既强调形式遵循功能,又重视形式遵循环境。人被认为是与环境共同演化的,生态设计师的头脑中没有永恒的设计,只有永恒的过程秩序和演化原则。生态设计师重视环境结构随时间变化增长的适应性,以及对特定时间的适应性。在语境主义的信仰下,生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提倡地域认同、文化和个体多样性,追求人类生态地域主义。生态设计的整体的、演化的哲学取向,反映了后工业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和伦理取向的重新定位,即向人与环境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信仰转变。这种哲学范式改变了原先固化的知识基础,以更灵活的观念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地理、文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