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毕生思想的结晶,集中展示了他对伦理学和美学问题的思考,并以一种生态思维贯串始终。在书中,他试图通过这些文章将生态学、伦理学、美学“这三种概念联结起来”[2]。
《沙乡年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以及第三部分“结论”。其中,第一部分是一组文笔优美的自然散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利奥波德一家在沙乡农场生活时的见闻,记录了“远离过多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的和所做的事情”[3]。在利奥波德笔下,沙乡农场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那些衰败的、往往为人所忽视的事物也显现出了生命的光辉。第二部分的随笔跨越了四十年的时间,记录了利奥波德在北美各地工作和生活时关于森林的经历与思考,探讨了保护主义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同样通过诗性的语言描绘了美丽迷人的大自然,但同时还记录了人类对自然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利奥波德对此不仅有惋惜与批评,并且还能够正视自己的过错,虔诚地忏悔自己以往认识上的错误。第三部分则是利奥波德对自己生态观念的集中理论阐述,他从美学、文化传统和伦理等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www.daowen.com)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对自己一生的哲学思考作出了总结性的阐述:提出了一种生态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像山一样思考;强调感知作为一种无害于自然的审美方式,提倡提高人的感知能力(receptivity);提出了一种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地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新型伦理关系—大地伦理(the land ethic);将完整、稳定与美作为衡量人类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可见,在利奥波德的理论中,伦理学与美学始终是密切相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