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森林帝国:明朝两面政策成功

森林帝国:明朝两面政策成功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面政策的主要表现是:只称臣,不称雄;明称臣,暗称雄;边称臣,边称雄;只称雄,不称臣。女真首领向明朝皇帝朝贡,并受到敕封、赏赐,表明为皇朝的属民。努尔哈赤对明朝的两面政策,取得完全的成功。

森林帝国:明朝两面政策成功

努尔哈赤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到万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夺取抚顺,长达三十六年的时间,基本统一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还兼并黑龙江女真地域,竟然没有受到明朝辽军的打击和围剿,这是为什么?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努尔哈赤对明廷采取了两面政策,即一面多次朝贡、不启边衅,“忠顺称臣”“为明看边”;一面扩充军队、扩大地盘,发展势力,准备条件,暗争天下

两面政策的主要表现是:(1)只称臣,不称雄;(2)明称臣,暗称雄;(3)边称臣,边称雄;(4)只称雄,不称臣。

努尔哈赤对明“忠顺称臣”的一面,主要表现是:

其一,向明效忠表现。努尔哈赤向明表示:“忠于大明,心若金石。”[46]他又向明表示:“为大明忠顺看边。”

其二,向明立功事迹。《明神宗实录》记载:

惟建州奴酋声势最盛,能制东夷。其在建州,则今之王台也。既屡送回被掳汉人,且及牲畜,又斩犯顺夷酋克五十献其级,而慕都督之号益切,则内向诚矣!及查其祖、父,又以征逆酋阿台为我兵向导,并死于兵火。是奴儿哈赤者,盖世有其劳,又非小夷特起而名不正者也。查得《大明会典》内一款,建州、毛怜(等)三大卫夷人,如有送回抢掳男妇者,止许给赏,不愿赏(者),量升千百户、指挥,存留都督名邑(义),以待能杀犯顺夷酋,及执缚为恶夷人与报事、引路、杀贼有功者。此盟府之典,用以信外夷而安封疆者也。若录奴酋父、祖死之功,即当与之都督亦不为过,而献斩逆酋之级,则又与明例合矣。奏入,上从其请,准与都督佥事。此奴贼受我殊恩之始也。[47]

其三,向明朝贡称臣。女真首领向明朝皇帝朝贡,并受到敕封、赏赐,表明为皇朝的属民。努尔哈赤先后至少八次到北京朝贡[48]。努尔哈赤从抚顺赫图阿拉到北京朝贡,一次往返路程约四千里。他“往来窥探,夷险熟知”[49]。他亲见明廷政治虚实,知道明代礼法制度,了解中原经济文化,察知辽东明军戍守,增长了见识,学得了智慧。

由于努尔哈赤的“忠顺”“立功”,还得到万历皇帝加升龙虎将军的重要勋赏。为此,《明神宗实录》记载:

努尔哈赤忠顺学好,看边效力,于二十三年加升龙虎将军。[50]

有明一代,在女真诸部的众多首领中,只有哈达部王台和建州部努尔哈赤两个人,获得龙虎将军的崇勋与殊荣。

其四,向明盟誓立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建州与明朝盟好,刑白马祭天,共盟誓立碑,誓词曰:

“两国各守边境,敢有窃逾者,无论满洲、汉人,见之,杀无赦,若见而不杀,殃及不杀之人。明若渝盟,其广宁巡抚、总兵、辽东道、副将、开原道、参将等官,均受其殃;满洲渝盟,殃亦及之。”誓毕,遂建碑于沿边诸地。[51]

努尔哈赤对明“叛逆不轨”一面,主要表现是:

其一,建立八旗军队。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十四年之间,努尔哈赤不断地扩充军队,居然建立起满洲八旗。如以每旗满员六千五百人计,可能有五万二千人。这是一支数量很大的八旗军队。辽人尝言:“女直兵若满万,则不可敌。至是始满万云。”[52]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满万之兵,进攻辽军,相继取得宁江大捷和出河店大捷,然后乘胜挺进,十年之间,灭亡辽朝。明朝有关官员,可能没读《金史》,不知或忘却历史教训,轻蔑金军,不屑一顾,最后败亡。

其二,扩大土地范围。以建州一隅弹丸之地,与大明江山比,相差悬殊,无足轻重。但是,努尔哈赤在起兵后的三十三年间,占据并拥有今辽宁(兴城以南除外)、吉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到东海、黑龙江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以北到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西到今内蒙古东部,约有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这块土地上、海岛上的诸族部民,全在努尔哈赤的掌控之下。这几乎包括了东北森林文化的全部地区。

其三,创建后金政权。明万历四十四年,即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努尔哈赤已经登极称汗,这显然是竖起“杏黄旗”,公然叛明。但是,明廷居然毫无所知。努尔哈赤对明朝的两面政策,取得完全的成功。后金政权建立表明,森林帝国开始出现在东北的土地上,其地理范围,远超渤海;其内在势力,不可低估。在大明一统皇权天下,居然瞒住皇帝、内阁、朝臣和边官,并威胁着皇权、社稷、土地和人民。简言之,一场森林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巨大冲撞,已经拉开历史帷幕。

其四,夺取明军前哨。以上三条,或许还算“反叛准备”,并构不成“反叛行动”。但是,明万历四十六年,即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后金汗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大军,突袭并包围明军防御建州的前沿堡垒—抚顺所城。明守将李永芳力不能敌,投降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犯顺的叛明军事行动,才引起明朝庙堂上下的震惊!

综上,努尔哈赤对明廷的两面政策,蒙住了明朝昏主庸臣的眼睛,不仅使明军三十余年没有对建州军队进行过一次“围剿”,而且连蓟辽督抚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即努尔哈赤黄衣称朕的前一年,还奏称他“惟命是从”[53]

【注释】

[1]《清史稿》卷一《太祖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第2页。

[2]瞿九思:《万历武功录·阿台阿海阿革来力红列传》卷一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第10叶。

[3]谷应泰编:《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一》第4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第1403页。

[4]《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台湾广文书局影印,1970年,第9叶。

[5]《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0叶。

[6]《满洲实录》卷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56叶。

[7]《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台湾广文书局影印,1970年,第6叶。

[8]《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台湾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22叶。

[9]《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4叶。

[10]《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2叶。

[11]《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0叶。

[12]《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22叶。

[13]《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台湾广文书局影印,1970年,第6叶。

[14]《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8叶。

[15]《清史列传》卷四《费英东》,中华书局标点本,1987年,第1页。

[16]《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叶。

[17]《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三排上,辽宁大学历史系铅印本,1981年。

[18]《满文老档·太祖》卷一,己酉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二月,中华书局译注本,1990年。(www.daowen.com)

[19]《明太宗实录》卷七七永乐六年(1408年)三月丁卯,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年,第4—5叶。

[20]《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台湾广文书局影印,1970年,第12叶。

[21]《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台湾广文书局影印,1970年,第7叶。

[22]《满文老档·太祖》卷四,乙卯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月二十日,中华书局译注本,1990年。

[23]《满文老档·太祖》,第1册,乙卯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二月,东洋文库译注本,昭和三十年(1955年),第50页。

[24]《满文老档·太祖》卷五,天命二年(1617年)正月十八日,东洋文库译注本,昭和三十年(1955年)。

[25]《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台湾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30叶。

[26]《满文老档·太祖》卷五,天命二年(1617年)三月,东洋文库译注本,昭和三十年(1955年)。

[27][日]稻叶君山著,但焘译:《清朝全史》上(一),中华书局,民国三年(1914年),第88页。

[28]朝鲜《光海君日记》卷二三,元年(1608年)十二月丙寅,日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59年,第五叶。

[29]《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4叶。

[30]时哈达得到明朝敕书共三百六十三道,其中原康古六一百八十一道,孟格布禄一百八十二道,哈达亡后皆归于建州。

[31]《满洲实录》卷三,满汉蒙三体合璧本,辽宁民族出版社,2016年,第166页。

[32]《满文老档·太祖》,第2册,中华书局译注本,1990年,第17页。

[33]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首,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藏本,第15叶。

[34]徐乾学修:《叶赫国贝勒家乘》,清钞本,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第14叶。

[35]《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25叶。

[36]《开原关氏宗谱序》,载《盛京开原关氏宗谱》,不分卷。

[37]徐乾学修:《叶赫国贝勒家乘》,清钞本,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第19叶。

[38]《明神宗实录》卷五八六,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甲申:“据辽东总兵李如桢塘报,奴酋于前月二十一日寅时,攻陷金台失、白羊骨二寨,各到部为照,北关已破。”北关灭亡之日,应以《满文老档》记载二十二日为准。

[39]《满文老档》太祖朝。

[40]《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31叶。

[41]魏源:《圣武记》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11页。

[42]魏源:《圣武记》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12页。

[43]魏源:《圣武记》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9页。

[44]《满洲实录》卷二,满汉蒙三体合璧本,辽宁民族出版社,2016年,第176—177页。

[45]《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1970年,第7叶。

[46]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上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210页。

[47]《明神宗实录》卷一七,内阁文库本,万历十七年(1589年)九月辛亥。

[48]阎崇年:《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51—155页。

[49]《明神宗实录》卷三七三,万历三十年(1602年)六月戊申,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年,第10叶。

[50]《明神宗实录》卷三六,内阁文库本,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月癸未。

[51]《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5叶。

[52]《金史》卷二《太祖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5页。

[53]阎崇年:《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第1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