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经过长久复杂的积淀、裂分、统合,并与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而逐步兴起,产生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大规模区域性政权—渤海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渤海国的建立代表了森林帝国进行文化统合的先声和准备。其历史机遇,是“营州之乱”。
在此期间,“营州之乱”既是渤海历史的一个关节点,也是辽东历史的一个关节点,还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关节点。《旧唐书·渤海靺鞨传》记载,意引如下: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杀营州都督赵文翙,起兵造反。渤海靺鞨舍利乞乞仲象与靺鞨酋长乞四比羽等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而后,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后诏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击斩之。是时乞乞仲象已死,其子大祚荣引残夷遁去,楷固穷蹑,度天门岭,大祚荣引高丽、靺鞨兵拒楷固,楷固败还。于是,契丹附突厥,王师道绝,不克讨。大祚荣即并乞四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22]。
《新唐书·渤海传》亦记载,征引如下:
祚荣即并比羽[23]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遣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中宗时,使侍御史张行岌招慰,祚荣遣子入侍。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24]
唐睿宗,名李旦。“先天中”即713年[25]。唐朝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从此,去靺鞨,称渤海。中国渤海学专家认为,这是渤海国的起始。
渤海国居民的主体为靺鞨人,包括粟末靺鞨、白山靺鞨、黑水靺鞨等,其首领大祚荣就是粟末靺鞨人。虽有如高句丽人、契丹人、奚人、霫人、汉人等,但其主体是靺鞨部落。《隋书·东夷·靺鞨传》记载靺鞨共有七个部:一为粟末部,与高句丽相接;二为伯咄部,在粟末之北;三为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四为拂涅部,在伯咄之东;五为号室部,在拂涅之东;六为黑水部,在安车骨之西北;七为白山部,在粟末之东南;其中黑水部,位置最北,实力最强[26]。
靺鞨族群的历史、生活、民风、民俗、文化等有十个特点,据《隋书·靺鞨传》等记载,略加归纳,概述如下:
(1)历史:其远世族系为古之肃慎。而后,族系、文脉延续挹娄、勿吉,发展至靺鞨。
(2)民风:人皆射猎为业,角弓长三尺,箭长尺有二寸。矢皆石镞,常以七八月造毒药,傅矢以射禽兽,中者立死[27]。
(3)经济:射猎是其生产和生活的主题。隋文帝时靺鞨人来朝,宴饮于廷,“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28]。其临江滨海地区,渔业为主,也兼采集、蓄养。其平原田地有农作,相与耦耕,地多产粟、麦、穄。也兼畜养、采集等。
(4)居住:夏则巢居,冬则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过着定居生活。(www.daowen.com)
(5)敬畏:与动物和谐,其俗甚敬畏,山林中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
(6)农业:平原田地有农作,相与耦耕,地多产粟、麦、穄;也兼畜养、采集等。嚼米为酒,饮之亦醉。
(7)养猪:无牛羊,畜多猪,富家养猪多到数百头。
(8)衣服:妇人服布,男子衣猪皮、鹿皮、鱼皮等。
(9)习俗:男性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其俗淫而妒,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29]。
显然,渤海延续肃慎、挹娄、勿吉等森林文化传统;而渤海国的建立,则意味着靺鞨人沿着森林文化的主线,迈出了通向森林帝国的初始一步。
上述四个条件是重要的。然而,凡是社会大事件、局面大震荡、人物大作为、历史大变动,都需要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营州之变”。
至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时任营州都督赵翙(又作文翙)骄横腐败,引起怨恨,又值饥荒,触发骚乱。契丹人“举兵杀翙,据营州作乱”[30]。女皇武则天闻报震怒,发兵攻剿,全军败殁;又发兵出击,未能取胜;再发兵征讨,才算获胜。此期,靺鞨首领乞乞仲象率领军民“东奔”。唐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乞乞仲象死,子大祚荣继其位。唐大将军李楷固受命统军穷蹑,度天门岭,紧逼不舍。后大祚荣与李楷固多次交锋,楷固败退,大祚荣逸出。大祚荣军队,携带眷属,艰难困苦,四处转战。靺鞨军力在事变后,多方归附,得到壮大。
上述说明,隋唐时靺鞨首领先受到中原皇朝君主的信赖。在大唐、突厥、契丹的三角关系中,渤海靺鞨被夹在突厥和契丹之间,受到唐朝的打击,而唐朝也在转衰。靺鞨首领大祚荣了解中原农耕文化,并采取三方周旋策略,藉营州之变的时机,积少得多,化险为吉,在历史缝隙中求统合、谋发展。而渤海处于一个历史难得的转变机遇,既没有受到外在势力的强力干预,也没有受到唐朝重大的军事打击,随之在森林文化统合,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交融中,不断发展壮大,渤海政权应运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