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渊博,脾气好,人随和,学生有问题问他,他都笑嘻嘻,有问必答。”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吉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带哽咽。他是1979年考入的杭州大学历史系。
“先生温州口音很重,乡土气息很浓。”徐吉军说,那时候的学生没有像现在这样活跃地提问题,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也大多是灌输式的。“先生把他肚子里所有的知识都教给我们。”
“先生是个老实人,很忠厚,上课风趣他做不到,开个玩笑也是没有的。”何忠礼谈起倪士毅的教学风格,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倪士毅讲课很慢,为了让学生方便记笔记,他一句一句反复讲。“我们当时上课没有教科书,上课全靠记笔记,记了以后才能去记忆上课的内容。在先生的课上,我们记的笔记都能当成一本书了。”
每次一堂课结束,倪士毅还会特意在教室逗留一段时间,看看学生们对上课内容是否还存在疑问。如果有同学上去问问题,他都给解答,方便学生们消化当堂课的知识。
课后,倪士毅也和学生的关系处得不错。(www.daowen.com)
当时,倪士毅的家在现在浙大西溪校区附近。徐吉军会和几个同学带上问题去倪士毅家中请教。“我们经常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当时我们好奇南宋浙江的科举为什么会这样发达,温州的进士人数为什么会远远高于浙江其他地区,我们会一起探讨原因,先生和师母还会留我们下来吃饭,边吃边谈。”
谈研究、谈写作,倪士毅为他们指出到哪里找到相关资料,怎样严谨治学,还把自己在大学里的故事告诉学生,告诉学生浙大的老师是如何教他做学问的。徐吉军回忆,“我们刚开始做学问时,先生就教我们治学的方法和学风”。
研究资料中有错误时,倪士毅总要反复核对和检查,文章写作时也要反复推敲,“而不是简单地一篇文章抛出去,或者夸大文章观点。先生也用亲身体会教我们要耐得住清贫,淡泊名利”。凡此种种,都让徐吉军觉得,自己在“治学方面和成长,和先生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
(原载《钱江晚报》2018年1月29日第10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