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时松木场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沧桑

古时松木场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沧桑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说,古时松木场边上有条河,旁边还有西溪流淌而过。当时,这一带香客云集,带来了茶馆、店铺、旅馆林立,生意兴隆,故称作“松木场市”。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松木场周围已是高楼林立,但仍能找到当年的那份感觉。倪士毅先生就居住在松木场西溪路老杭大的宿舍小区里。

古时松木场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沧桑

杭州松木场附近,有一堵高3.6米、宽6米的波浪形浮雕墙,墙上刻着昔日“松木场市”香客上岸的景象:码头上,一名壮汉挑着两担食盒,亦步亦趋地上了岸;后面的妇女牵着一个小孩的手,小孩捧着一尊佛像,三人一脸虔诚……

据说,古时松木场边上有条河,旁边还有西溪流淌而过。由于附近寺庙比较多,每年二、三月间,嘉兴、湖州、苏州、镇江一带的香客都在此地弃舟登岸。当时,这一带香客云集,带来了茶馆、店铺、旅馆林立,生意兴隆,故称作“松木场市”。

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松木场周围已是高楼林立,但仍能找到当年的那份感觉。

倪士毅先生就居住在松木场西溪路老杭大的宿舍小区里。与新建的小区相比,这里看起来有点破旧,然而,进去之后看到的却是一片绿海的感觉,仿佛置身在万绿之中。在门口,我向一位年轻人打听倪先生的住处,他向我指了个方向,一眼望去只见长长小路绿荫遮蔽,路边不见房舍。虽然眼下的杭城正值盛夏,赤日炎炎,可是走在这条小路倒有缕缕清凉。这里的住宅只有两层,每家门前围着篱笆,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树木点缀其间,片片绿叶,绿莹莹地在篱笆沿上牵来扯去,随风翻掀,颔首微笑。在这青葱掩映下的意境里我想起了明朝张岱说的:“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的确,在青簇簇碧团团的窗下,开卷阅读,岂不舒心快哉!倪先生居住于此,不仅阅读宋史,更可悟人生。(www.daowen.com)

倪士毅,1919年10月出生在乐清白象镇万南村的一个书香门第,温州中学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后又攻读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他先后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今浙江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担任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主任、中国古都学会理事、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地名学会副会长。现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倪士毅教授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达四十多年,先后讲授过“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中国目录学史”“浙江地方史”“史学原理”等课程。他专长于宋史、浙江地方史和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浙江古代史》《中国目录学史》《古代杭州》等,并参与《中国历史辞典·宋史卷》词目、《中国都城辞典》词目、《浙江省外事志》《杭州市地名志》《普陀县志》《长江文化史》《杭州历史丛编》《杭州通史》《西湖通史》《南宋史研究丛书》等的编写,在全国大型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我在浓荫丛中找到了倪家。倪先生告诉说,这里的房子是20世纪50年代造的,附近几幢住过陈建功、夏承焘、姜亮夫等著名教授,成了名人故居,现在杭州市要保护这些房子,不能拆迁,所以房子显得陈旧。我对倪先生说,这里的房子都将成为“国宝”啊。他哈哈笑了起来。我是第一次见到倪先生,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位87岁高龄的老人,好像只有70来岁。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他不高的个子,也不是他清癯的体型,不是他敏捷的思维,也不是他谦谦君子的风度,而是他满口“乐清普通话”。真是离土不离腔啊,与倪先生交谈,仿佛就在乐清白象乡间的路亭里,与一位从不离家的老人在聊天,很亲切很有乡情。所以,我们也就从老家说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