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与志的关系及其互相依存性-《史地论稿》摘要

史与志的关系及其互相依存性-《史地论稿》摘要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与志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大概在唐朝以前,我国尚未出现志体,史与志是无区别的。史与志在体例和编纂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所以志有志体,史有史体,但史与志既有区别,又互相依存,不能截然分开。有人认为志是史料,是地域性的资料书,也是有道理的。大概宋朝以后,方志学成为历史科学的一支,但仍属于历史的范畴。史与志是同源异体,相互联系,两者有共性,也有个性,把两者截然分开,这也是不可能的。

史与志的关系及其互相依存性-《史地论稿》摘要

史与志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迄今似乎还未得到完全的解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史志合一,史志不分,志就是史,地方志就是地方史,是“一方之全史”。有人说,志有志体,史有史体,史与志迥然有别,不可混为一谈。也有人说,志乃史的一体,史、志是同种异体,相辅相成。以上三种说法,虽各有道理,但都是片面的,没有全面地看问题,现在谈谈我的看法。

我国地方志起源很早,旧中国时孟子所说的“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和孔子周游列国时所看到一百二十国的宝书,都是史书,也是地方志。大概在唐朝以前,我国尚未出现志体,史与志是无区别的。到了宋朝以后,由于地方志日趋兴盛,志书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例,并且逐渐形成了方志学,于是,史与志逐渐有所区别,这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造纸技术的改进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书籍的大量出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宣扬封建王朝的“业绩”,大力编纂地方志,数量大大超过了唐代以前的“地记”或“图经”。方志从史中独立出来,成为史的一种体裁。

史与志在体例和编纂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所以志有志体,史有史体,但史与志既有区别,又互相依存,不能截然分开。任何一个专志也都有历史发展的过程,所谓“无史难成志”,而志又能“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读史之无”(章学诚:《修〈湖北通志〉驳陈熷文》)。“志为国史取材”(章学诚:《文史通义·答甄秀才论修志书》),地方志就是为国史提供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有人认为志是史料,是地域性的资料书,也是有道理的。(www.daowen.com)

总之,“志”是历史的一种体裁,有它独特的风格和体例,与史有所不同。史与志的关系,有它历史发展的过程。大概宋朝以后,方志学成为历史科学的一支,但仍属于历史的范畴。史与志是同源异体,相互联系,两者有共性,也有个性,把两者截然分开,这也是不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