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代浙江,对外贸易重镇,杭州成起义军进军目标

宋代浙江,对外贸易重镇,杭州成起义军进军目标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浙路共辖14州,在浙江的有11个州,65县。北宋时,浙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杭州、明州、温州都设有市舶司。仁宗曾称杭州为“东南第一州”。起义一开始,他们就把矛头指向宋徽宗,并提出“杀朱勔”的口号,进军目标直指杭州。到十二月底,起义军兵临杭州城下,宋将陈建等出战败死,方腊率农民军进驻杭州城。

宋代浙江,对外贸易重镇,杭州成起义军进军目标

宋自赵匡胤代周到赵昺投海而亡国,共历18个皇帝,约320年。其中自公元960年到1127年四月,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称为北宋。1127年,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以后据有半壁江山,建都于临安(今杭州),称为南宋

浙江在北宋初属两浙道;至道三年(997)属两浙路。两浙路共辖14州,在浙江的有11个州,65县。高宗(赵构)南渡后,浙江分为两浙西路和两浙东路。临安、嘉兴2府,安吉、严州2州为西路(另辖平江、镇江2府及常州、江阴军在今江苏省);绍兴庆元瑞安3府,婺、台、衢、处4州为东路。共5府、6州、66个县。

北宋时,浙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杭州、明州、温州都设有市舶司。仁宗曾称杭州为“东南第一州”。欧阳修在《有美堂记》中说:“若乃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当时,“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由于商业发达,明州、温州、秀州、婺州等城市也发展得很快。

浙江是物产丰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遭受的剥削也最为惨重。仁宗时富弼曾说过:“朝廷用度,如军食、币帛、茶盐、泉货、金铜铝银以至羽毛胶漆,尽出(东南)九道。”东南地区更以号称“膏腴千里”的两浙为主。北宋末年,蔡京、童贯、朱勔等在苏杭设应奉、造作局,对广大农民进行奴役、搜刮。朱勔亲至平江(苏州),勒索江南的奇花异石,“豪夺渔取,毛发不偿”。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起来造反,在浙江爆发了方腊大起义。

方腊原系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后来在睦州青溪万年乡帮佣。花石纲搜罗竹木奇石,使这深山中的居民也蒙受深重的灾难。方腊和贫苦农民在帮源洞聚会,约时起义。他说:“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年花石的骚扰尤其不堪。”他号召:“一鼓攻下江南各郡,划江而守,轻徭薄税,十年之间,就能统一。”农民闻风响应,旬日之间就发展到数万人。宣和二年(1120)十一月初,方腊组织起义军,建立政权,自称“圣公”,立年号永乐,并建置将帅等。同月下旬,起义军在青溪县息坑一举歼灭宋军五千。十二月,又攻下睦州,占领了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接着又攻下歙州,进达富阳、新城。起义一开始,他们就把矛头指向宋徽宗,并提出“杀朱勔”的口号,进军目标直指杭州。到十二月底,起义军兵临杭州城下,宋将陈建等出战败死,方腊率农民军进驻杭州城。

方腊起义军势如裂帛,很快就占领了睦、歙、杭、婺、衢、处6州,52个县。秀州、台州、越州、明州等地亦岌岌可危。当时,婺州兰溪县的朱言、吴邦,永康县的陈十四,湖州归安县的陆行儿,处州缙云县的霍成富、陈箍桶,苏州的石生等领导的农民军,也相继拥戴方腊为领袖,参加了方腊的起义军。方腊军在攻下杭州时,已形成了近百万人的宏大队伍。

方腊义军声威远震,宋朝统治者吓坏了,一面下令撤销苏杭造作局,停运花石纲,并罢黜了朱勔的官职,一面派童贯以“江淮荆浙宣抚使”的名义出兵“围剿”。宣和三年(1121)正月,童贯率领京师的禁军并“秦晋蕃汉兵”15万,前来浙江镇压起义。他们来到浙江,疯狂地屠杀起义者。据《青溪寇轨》记载说:宋军杀起义军百余万,屠杀无辜平民不下200万。

但是,统治者的血腥屠杀丝毫吓不倒革命人民,反而激起了更剧烈的反抗。方腊起义失败后,仙居、义乌、兰溪等县农民仍陆续与宋军展开战斗,起义不断。

北宋王朝镇压方腊起义后不久,于靖康二年(1127)就被北方新兴的女真族贵族政权——金所灭亡了。

宋高宗初立,还标榜“中兴”,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令副元帅宗泽知开封府,领兵进驻东京(即汴京)。但当李纲请他驾幸关中,宗泽(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请他还东京以维系中原人心时,他的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这时,朝中的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也纷纷向高宗建议:“汴都蹂践之余,不可复处”,“东南财力富盛,足以待敌”。高宗采纳了黄、汪的意见,竟南幸扬州。金人闻高宗出走,忙分兵追袭。高宗从扬州逃到杭州、越州、定海,又下海乘船逃往温州。金人在海上追三百余里不及,退兵还。金人所到之处,掳掠、纵火,庐舍为墟。与高宗赵构的贪生逃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钱塘、余杭、余姚奉化、明州、慈溪等地的人民却奋起反击金兵。浙江的人民是不可侮的。

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军在杭州大肆掳掠后北还。绍兴二年(1132)正月,高宗返回杭州。早在建炎三年(1129),他就把杭州升为临安府,已有在此建都的打算。现在,金兵既已退走,他就在临安建明堂,修太庙,建立起他的统治机构,“恢复中原”“中兴”也就不再提了。

建炎四年,曾被俘去北方,而后即成为金太宗弟挞懒亲信的秦桧从金朝回到临安。绍兴元年(1131),他受命作右相兼枢密院事。但为相一年,因朝臣反对,又被罢相。

绍兴八年(1138),南宋朝廷正式宣布以临安为行在所,即京都所在地。这表明,宋高宗并无规复中原的大计,屈辱求和、苟安一隅乃是他的一贯方针。在上一年底,王伦曾向高宗奏报“和议可成”,高宗竟说:“若金人能从朕所求(许和),其余一切非所较也。”随即任命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做向金投降的准备。

绍兴八年七月,高宗、秦桧遣王伦再使金。金以张通古、萧哲为江南诏谕使,与伦同来,宋金第一次和谈。抗战派将领张浚、岳飞韩世忠先后上书反对和议。吏部员外郎许忻上疏说,金人讲和不可信,高宗不置答复。枢密副使王庶论虏不可和,秦桧把他免职,出知潭州。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疏,乞斩秦桧、孙近、王伦三人之首,以谢天下。高宗大怒,罢胡铨官,押送昭州编管(官吏除去名籍,编入地方户籍,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但人民坚决站在抗战派一边,反对高宗、秦桧的投降路线,胡铨虽然被黜,临安(杭州)人民却把他的疏文传抄、刻印,到处散发。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秦桧和金签订了和约,把淮河以北的半壁江山全部割让给金,并把坚持抗金、卓有战功的岳飞杀害。临安人民悲愤至极。绍兴二十年(1150),军校施全刺秦桧未果,惨遭磔杀,人民对秦桧一片怒斥声。秦桧非常害怕,派逻卒数百名,整天在街头巷尾巡视。(www.daowen.com)

南宋时期,北方劳动人民大批南迁,和南方农民一起,进一步开发了江南的农田。浙西路围田相望;浙东路越州鉴湖和明州广德湖周围上百里都修造圩田,淀山湖四周被围垦几十万亩。宁宗时,台州宁海县有涂田(在海涂筑堤所造之田称“涂田”)六百多亩,黄岩县一万一千多亩,临海县二万四千多亩。苏、湖、常、秀一带粮食产量之多,为天下首,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蚕、桑、茶、柑橘等也发展得很快。还从南洋引进了棉花,广为栽植。

浙江的手工业向称发达。这时已是全国丝织中心,有不少丝织作坊。还出现了棉纺织业。南宋以前,纺织仅限于丝和麻,至此,又有了棉布。宋是青瓷生产的黄金时代,浙江龙泉的哥窑和弟窑的产品颇负盛名,远销国外,如日本、南洋以及中亚诸国。

浙江的造纸业也很发达,当时产量仅亚于四川,而质量则过之。印刷业更遥遥领先。民间书铺如临安陈宅经籍铺和陈解元书籍铺所刻之书,刻工精良,为世所重。当时不仅在临安有不少刻书铺,绍兴、明州、婺州、湖州各地的印刷业也十分发达。

南宋首都临安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临安府的户口,到南宋末年已达三十九万户,一百二十四万口(包括府属各县)。居民需要的很多物品,多从外地运来。临安有米市、柴市、果团、菜市,各种商店“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临安又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城外澉浦镇,桅樯林立,客商往来,不绝于途。自临安可南抵闽广,北通两淮,西连四川。

浙江的温州、明州,当时是对日本、朝鲜、印度以及东南亚诸国贸易的重要港口。南宋输出到各国的商品,主要是瓷器和各类丝织品。印本书籍也大量销行到海外。

南宋经济发达,朝中也多能征惯战之将,但是宋高宗却始终不肯放弃屈辱求和的国策。他们把杭州当成尽情享乐的安乐窝,什么“恢复中原”“迎还二圣”,早被置诸脑后了。宋金议和以后,统治者就广征民伕,大兴土木。仅以当时所建苑圃来说,即有聚景园、玉津园、富景园、翠芳园、真珠园、集芳园、延祥园、玉壶园、庆乐园、水月园、五柳园、择胜园、隐秀园等,大小园林不下百处。在凤凰山东麓建皇城,周围九里,殿宇亭阁,星罗棋布。当时有人赋诗讥刺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些苑园是以劳动人民的脂膏修筑起来的。南宋孝宗时,赋税收入比北宋末年还要高出一倍,连朱熹也说“历代刻剥之法,本朝皆备”。不仅如此,土地兼并之风也很盛行。杀害岳飞的罪魁之一张俊,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兼并土地之多就可想而知了。张俊不过是其中之一人,其实,南宋很多文武大臣都广占田产。广大农民被逼得活不下去,纷纷起来反抗。据不完全统计,从高宗到度宗、恭帝,浙江各地人民起义达42次之多。

公元1163年,宋孝宗即位。他慑于舆论,追复岳飞的官爵,并将岳飞遗骨改葬于杭州栖岭下,即今岳坟。婺州永康人陈亮对这个“官家”萌生了幻想,向孝宗数次上书。他在《中兴五论》中,提出了“中兴”“复仇”的方案。他要求南宋王朝在政治上“任贤使能”“惩奸吏以明赏罚”;经济上“节浮费”“斥虚文”“滋户口”,使财源充足;军事上先经营好荆襄作为抗金的基地。做好这些准备,再兴师北伐,“中兴之功,可跷足而须”。陈亮每次上书,都激昂慷慨,痛斥“君臣上下,苟一朝之安,而息心于一隅,凡其志虑之经营,一切置中国于外”。认为,“堂堂中国”,一定有豪杰起来带头推翻金国统治者。陈亮这些议论,在朝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并不合孝宗的口味,终未见用。淳熙十五年(1188),他到金陵、京口两地考察回来后,再次上书孝宗,指出江南“不必忧”,和议“不可守”,敌人“不足畏”,投降派的理论“不足凭”,要孝宗“发其雄心英略,以与四海才臣智士”,共同实现抗金这个“宗庙社稷之大计”,但仍无结果。光宗绍熙四年(1193),他怀着“复仇自是平生志”,赍恨而殁了。

比陈亮小几岁的永嘉人叶适,在政治上与陈亮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也坚持主张抗金,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计划。宋开禧二年(1206),他在出知建康府时,击退了金兵的侵犯。但这反而犯了投降派的大忌,很快就被罢官了。

陈亮与叶适是“浙东学派”中两个主要人物,在哲学上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程朱理学。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金人大举南侵,宋朝徽、钦二帝被掳北去的前一年,陆游出生。他是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在他的一生中,不论是往各地做官,还是在家乡,都不忘自己国家所处的屈辱地位,到处为恢复中原而呼号、呐喊。终其一生,作诗近万首,很大一部分是“数篇零落从军作,一寸凄凉报国心”。

统治者不思恢复中原,在一隅之地尽情搜刮,供自己享乐,还相互倾轧,钩心斗角。庆元年间(1195—1200)韩侂胄当政,朱熹等道学家上疏劾其“假托声势,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韩侂胄则斥道学为“伪学”,加以禁止,并把赵汝愚、朱熹等人贬逐。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没有充足的准备,仓促请求下诏北伐,结果失利而归。以后又经史弥远、贾似道等专权误国,南宋小朝廷每况愈下,最后为元所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