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吴越国之恩怨与发展

古代吴越国之恩怨与发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古代,吴、越这两个同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小国并不出名。吴越两国为了争夺经济利益,是势不两立的。这是吴国为了报复9年前越国的偷袭,对越国发起的第二次惩罚性的军事行动。三年以后,句践从吴国回到越国,他没有屈服在国破军残、沦为属国的艰难处境下,决心发愤图强,报会稽之仇,雪国家之耻。吴国与此相反,自击败越国以后,又连年用兵,与齐、晋诸国争霸中原,因此国力受到很大损伤。

古代吴越国之恩怨与发展

浙江的历史见于文字记载,约在两千五百年以前。《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阍弑吴子余祭。”据《左传》注解,吴国征伐越国,俘获了大批战虏。吴君余祭把有的战俘当作奴隶——阍(守门人),命他们看守大船。有一天余祭去检阅大船,看守大船的阍就用刀把他杀死了——表现不甘心被奴役的越国战俘的反抗。这是有关越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时间是在周景王元年,即公元前544年。

相传越建国很早,夏禹的第五代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今绍兴),国号“於越”,奉守大禹祭祀——这仅是传说,可靠性很难说。但说明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在周以前就已经建立了类似国家的政权形式。越国的面积不大,春秋末年它的四界是:“南至于句无(今诸暨附近),北至于御儿(今嘉兴附近),东至于鄞(今宁波附近),西至于姑蔑(今衢州附近)。”相当于现在的浙北和浙东的大部分地方。国都设在会稽。

越国的人民——越族,很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这表现在:一、风俗上,别具一格,“文(纹绣)身断发”“赢(裸)以为饰”。二、语言上,自成语系。《说苑》上记录着一首二千多年前的古代越歌,歌词是:“滥兮抃草滥予昌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句读已佚)当时别族人谁也听不懂,经过翻译以后,才知道歌词大意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三、社会制度尚比较落后。周朝人曾经评论说,“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活人殉葬),中国(中原之国)闻而非之”。这就是说,它与当时生活黄河流域汉族有不少不同之处。

越国北边紧邻吴国。吴国的始祖相传是周太王的两个儿子。据说周太王欲传位于幼子季历,其长子太伯与弟仲雍就同时逃来吴地,成为吴地的君长。吴与越其实是同一民族,太伯、仲雍奔吴,也“文身断发”,吴王夫差自己就说:“我文身,不足责礼!”吴国的国土比越国大,国都建在吴(今苏州)。

在古代,吴、越这两个同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小国并不出名。可是到了春秋末年,两国之间却演出了一场轰动当时、传闻后世的威武悲壮的历史剧

春秋末期,“天下宗主”周王室已经衰微,徒具虚名。诸侯竞相争霸称雄,都想凭恃武力夺取别国的领土、人民和财产,各国之间盛行兼并战争,吴国和越国也不例外。吴、越两国同处在太湖流域,又有世仇,火并就势所难免。越国大夫范蠡说得很明白:“孰使我(越)早朝而晏罢者,非吴乎?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乎?”吴国的伍子胥也说:“吴之与越也,仇讐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吴越两国为了争夺经济利益,是势不两立的。

当时吴国比越国强大。远在吴王夫差、越王句践之前,越曾经是吴的属国。《国语·吴语》上就说:“越国,固贡献之邑也”,“春秋贡献,不懈于王府”。

到了公元前510年,吴派兵攻打越国,据《左传》:“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这次战争的起因,是越国不肯随从吴国征伐楚国。按照当时的规定,属国有出兵助战的义务,越不肯出兵,未尽属国的义务,所以吴就遣兵讨伐。就是说,这是一次吴对越的惩罚性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505年,越国乘吴国攻打楚国,国内军备空虚之机,对吴进行了一次偷袭,并取得了胜利。从此以后,越国就暂时摆脱了与吴国的从属关系。

到公元前496年,吴又派兵伐越。这是吴国为了报复9年前越国的偷袭,对越国发起的第二次惩罚性的军事行动。当时吴国刚击溃楚国不久,兵强将广,吴王阖闾以为胜利唾手可得。谁知新即位的越王句践,却以出人意料的战术战败吴国。当时两军阵于槜李(今嘉兴附近),句践派出了三队军中的犯人,整齐地排列在吴军阵前,高叫:“我们是犯了军令的人,不敢逃刑,却敢于死!”说罢就全体刎颈自杀。这一惊人的举动,把吴军骇呆了。就在这一瞬间,句践挥师猛攻,吴军大败,阖闾也于此役中负重伤而死。阖闾对这次失败是极不甘心的,他临死前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掉句践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答道:“不敢!”从此吴、越的“世仇”结得更深了。

公元前494年,句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从事军事训练,要报杀父之仇、雪槜李之耻,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吴国。谋士范蠡等人竭力劝阻,句践只是不听,冒冒失失地向吴国进兵。夫差闻讯大怒,立即率领全国精兵迎战于夫椒(太湖附近),结果把越军打得大败。句践带着残存的五千士兵匆忙退保会稽,吴军一路追击,把句践团团围困在会稽山头。在这种国破军残的局势下,句践没有办法,只好接受范蠡、文种等人的谋略,卑辞厚礼,“委管龠,属国家”,忍辱求和。吴王总算答允了。于是越国又一次沦为吴的属国,句践和他的夫人也作为吴国的臣仆,到吴国去服役。这就是《春秋左氏传》上记载的“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的故事。(www.daowen.com)

句践到吴国去当臣仆,越国臣人把这看成是国家的奇耻大辱。三年以后,句践从吴国回到越国,他没有屈服在国破军残、沦为属国的艰难处境下,决心发愤图强,报会稽之仇,雪国家之耻。于是,他在范蠡、文种等人的竭诚辅佐下,卧薪尝胆,实行了一系列强国富民、报仇复国的政策:在政治上,广收民心,宽刑施惠,招贤礼士,优待臣属;在经济上,安富救贫,节用富民,奖励生育;在军事上,严行赏罚,激励士气;在外交上,广结四邻,争取楚、晋、齐等国的支持。这些措施,也就是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主要内容。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实行,越国更加团结了,生产发展了,人口增多了,外援具备了,不仅治愈了因战败而造成的创伤,而且国力也越来越强盛。

吴国与此相反,自击败越国以后,又连年用兵,与齐、晋诸国争霸中原,因此国力受到很大损伤。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先与强大的齐国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附近),同年夏天,又与晋国争霸主于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正当夫差与晋定公两军对垒、相持不下的时候,越国君臣认为报仇雪耻的时机已经成熟,就抱着“得时无怠,时不再来”的迫切心情,迅速对吴国发动了一次袭击。他们率领“习流(水兵)二千,教士(教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君子(近卫军)六千人,诸御(大小士官)千人”,乘虚攻入吴国。这一战役句践取得了全胜,俘虏了吴王的太子和王孙多人,焚毁了吴王的宴乐之所姑苏台,缴获了吴王心爱的大王舟。夫差在黄池得知这个消息时,仍不肯放弃争霸,他生怕消息泄露,不利于他的争霸和南归,就亲自把七个送谍报的使者怒斩于军幕之下。他匆匆地与晋国结盟以后,急急忙忙赶回吴国。可是由于当时的吴国“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夫差虽然南归,却不敢与越国争锋,只得向越厚礼求和。越国君臣当时也估量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灭吴,亦就暂时与吴妥协,同意媾和。

到公元前478年,吴国遭遇到空前的大天灾,全国缺粮。越国君臣认为这是灭吴的“天赐”良机,就对吴国发起了第二次攻击。句践亲自统军,他动员全国的力量,全力以赴攻打吴国。吴国当时“土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战斗力早已不强,又被越国用诱兵之计分散了兵力,结果三战三败,主力悉被歼灭,国都吴城被围,吴国从此一蹶不振。

越军围困吴国都城三年,吴军军心日益涣散。公元前473年,越军发起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攻击,一举破城而入,围夫差于姑苏山头。此时夫差已经日暮途穷,他仿效过去句践的办法,卑辞厚礼,乞存吴国。越国君臣不愿自蹈覆辙,拒绝说:“昔天以越赐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赐越,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句践答应给夫差以优待,要夫差迁居到舟山小岛上去生活,给三百户人家供应他的衣食,让他养老。夫差知事已不可为,叹息道:“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伍子胥)也!”遂自杀而死。称雄一时的吴国,就这样被原先战败的越国灭亡了。

弱小的越国被吴国战败后,在国破军残的艰难形势下,举国上下,发愤图强,仅仅花了近20年时间,就转弱为强,并彻底击败和灭亡了称雄一时的吴国。这一惊人的事例,不仅震惊了当时的诸侯各国,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王句践在灭亡吴国后,乘胜北上,渡长江进入淮河、泗水地区,同北方强大的齐国、晋国等诸侯会盟于徐州,并向周元王奉献贡物致敬,表示尊重周王室为天下宗主。周元王派使者赐句践以“胙”(天子祭祖的祭肉),封句践为“伯”。句践把原先吴国侵占楚国的淮上土地归还给楚,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又送鲁国泗水以东上百里土地。“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句践既已称霸,以会稽地僻城小,无法横行江淮,遂于公元前468年,北迁琅琊(今山东胶南附近),建立新都,而以会稽为故都。当时句践“被阳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率领“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临海凭山建起了周围七里的观台,以东观沧海——他俨然以霸王的身份行事,睥睨天下。时人墨翟曾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公元前465年,越王句践去世。从第二代越王鼫与到第四代越王翁(公元前465—前412年),五十多年间越国还是相当强盛的,“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到了第五代越王翳,由于内乱,国势日渐削弱,无法再与中原诸国争雄。翳只得放弃了新都琅琊,而把国都南迁到吴国原先的国都——吴。

到第七代越王无疆时,他又雄心勃勃地想北伐齐国,西征楚国。结果被楚打得大败,他自己也被杀死(公元前333年)。楚尽取被越所占的吴国故地。越国于是又只得退回原先古越国的旧地,仍以会稽为国都。此后越国诸子争夺王位,内乱纷纷,有的自称“王”,有的自称“君”,国势一落千丈,日渐衰微。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前两年,秦将王翦统帅六十万大军南下,击破楚军,攻占了楚国。而后,又乘胜前进,“南征百越之君”。越国的君王见大军压境,无力抗衡,就拱手投降了。秦始皇二十五年,即公元前222年,秦始皇把古越国的领土设置为会稽郡,从此以后,浙江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