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地论稿》揭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珍贵考古发现

《史地论稿》揭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珍贵考古发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现已发掘到的考古资料来看,早在五万年前——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浙江这块土地上已经有古人类生活着。在这一地层内,同时还发现有一颗人类的犬齿化石。据研究,这颗犬齿化石是30岁左右的人的上右犬齿。但是在六百多平方米的探方中,竟出土了十多万片陶片,可见当时陶器产量的巨大和河姆渡人的惊人劳动了。这些原始艺术,具体地表明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点和对艺术的爱好。

浙江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现已发掘到的考古资料来看,早在五万年前——远古旧石器时代,浙江这块土地上已经有古人类生活着。

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在建德李家公社上新桥大队“乌龟洞”内,发掘出不少古生物化石。堆积物分上下两层。在上部地层中,出土了猕猴、鬣狗、大熊猫、中国犀、水牛、鹿、剑齿象等11种哺乳动物化石。在这一地层内,同时还发现有一颗人类的犬齿化石。

这颗人类的犬齿化石,虽稍有损残,但基本完整。据研究,这颗犬齿化石是30岁左右的人的上右犬齿。它的形状和大小,同我国现已发现的各种古人类的犬齿比较,与早期智人类型的“柳江人”相似;而它出土的地层和共生的动物,也恰好相当于那个时期。因此考古工作者把这颗犬齿断定为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定名为“建德人”,其时代属地质年代中的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后一阶段,距今约有五万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迹,在背山面海的广袤的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上,已发现了上百处。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早期)、嘉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中期)和杭州的良渚文化遗址(晚期)。这里着重谈谈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的情况。

1973年夏,宁绍平原上的余姚罗江公社河姆渡,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于1973年冬和1977年冬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第一次发掘出的除陶片十多万片外,尚有石、骨、木、陶器一千六百多件;第二次发掘出石、骨、木、陶四千七百多件。这些由原始社会的人们制作的大量文化遗物,分布在上下相叠的四个文化层中。其中最下层的第四文化层,据科学部门用14 C测定,距今约有七千年左右,是长江下游、东南沿海迄今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地层,也是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地层之一。这第四文化层出土的文化遗物所反映出来的原始社会,即当时河姆渡人的劳动和生活等情况,大体如下:

(一)第四文化层出土了大批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骨耜,以及大量的籼稻和谷壳、稻秆、稻叶,还有骨制的“齿形器”(可能是骨镰)等,说明当时河姆渡人的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稻米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已从原始的“火耕”阶段,进入比较进步的“耜耕”阶段。古文献记载,上古时代“耜耕”阶段,“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不同的是河姆渡人不以木而以骨作为制耜材料。在出土遗物中,还有很多菱角、麻栎果的壳和葫芦、酸枣的核,以及猪、鹿、虎、四不像、犀、雁、鸦、鹰、鱼、龟、鳄等47种动物的残骸,可见河姆渡人同时又以采集和狩猎作为“副业”,作为他们取得食物的辅助手段。(www.daowen.com)

(二)第四文化层尚保留了大面积的木结构建筑遗迹,以及大量用石斧、石锛加工的具有各种榫卯的建筑构件。这是当时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遗存下来的东西。这说明他们已不再流徙,而成为定居一地的居民了——同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相适应。他们的住屋的结构是:先以多根桩木为基础,上架大小木梁(“龙骨”),承托地板,构成离地数尺的架空屋基;再在这架空的屋基上面立柱架梁,构成房屋。这种结构的房屋,建筑上称之为“干栏式”房屋,至今华南的低湿地区尚有类似的建筑。从我国住屋的演变过程来看,北方与南方是不相同的。北方黄河流域的人民,“上古穴居而野处”,住屋的发展过程是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西安半坡遗址就是很好的例证。河姆渡的建筑遗迹,可能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的住屋的发展过程:巢居—半巢居—地面建筑。这种建筑古文献也有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不过河姆渡人的“干栏式”住屋,已不架在树上(巢居),而是架在桩木上的比较进步的半巢居了。

(三)河姆渡人的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从复原的二百多件陶器来看,他们的陶器比较简单,主要品种只有釜(炊具)、罐、盆、盘、钵五种,另有少量的盂、豆等。这些陶器全是质松色黑的夹炭黑陶,用手塑成,器形不一,厚薄不一,火候较低,显然是比较原始的。但是在六百多平方米的探方中,竟出土了十多万片陶片,可见当时陶器产量的巨大和河姆渡人的惊人劳动了。

(四)第四文化层中还出土了一些艺术品。有石、玉制成的璜、玦、管、珠,竹制的笄、管、珠、坠及牙饰,陶制的猪、羊、玩具等,还有一种石制的和骨制的“蝶形器”。同时在有的骨器、陶器、木器上,还刻画着不少既粗犷又精美的动物图像和植物图案,有些则印着绳纹、编织纹等。这些原始艺术,具体地表明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点和对艺术的爱好

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大量生产、居住、生活和艺术等方面的遗物、遗迹,足以说明七千年前劳动、生息在浙江这块土地上的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这些河姆渡文化的遗物、遗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出土的大量骨耜,极为罕见;栽培的籼稻,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干栏式”住屋,也是这类建筑的最早的遗物,而建筑构件上所具有的多种榫、卯和楔口等,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因此考古界认为,浙江的河姆渡文化证明:在远古时代,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不仅在黄河流域,而且在长江流域以及其他地区,同时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各具地区特色的原始文化。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