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前蜀、后蜀的文化成就-《史地论稿》

前蜀、后蜀的文化成就-《史地论稿》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敻,前蜀时任刺史,后事孟知祥,官至太尉。此外,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后主孟昶也都善作词。盂昶特用前蜀主王建爱妃徐氏花蕊夫人的名号封她,也称花蕊夫人。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女子。蜀亡后,又得到宋太祖的宠幸。父子事前、后蜀共40余年,蜀宫墙壁屏障、装饰花竹鸟雀,多出其手。(四)雕塑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区的雕塑艺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前蜀高祖王建的永陵来看,前蜀四川地区的雕塑家已表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

前蜀、后蜀的文化成就-《史地论稿》

五代时期,四川地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加上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以文为事”,以及中原地区知识分子的大量入蜀避乱,使其文化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一)词

蜀地,唐玄宗避乱入蜀;其后黄巢起义,僖宗又逃入蜀。当时长安文艺之士多随之而来,其中词人特多,著名的如韦庄(约836—910),字端己,原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进士,天复元年(901)入蜀,在前蜀词人中成就最大,与温庭筠齐名,时称“温韦”。其词多反映上层社会的享乐生活。善于创作情感缠绵、风格清丽之词,而不同于温词的秾艳细腻,绵密隐约,堪称花间词中的别调。因曾居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旧地,名其词曰《浣花集》。

李珣(约855—930),字德润,也是花间派的重要词人之一。先世是波斯(今伊朗)人,人们称他“李波斯”。以秀才而贡于京师,为蜀主王衍所赏识。他的词雕饰较少,感情深沉,风格清婉,语言隽秀,著有《琼瑶集》(已佚)。

尹鹗,也是花间派词人之一,王衍时任翰林校书。与李珣友善。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今甘肃陇西)人,唐乾符五年(878)进士,为花间派词人,博学工词,风格接近温庭筠。

鹿虔扆,成都人,后蜀花间派重要作者。他的词或写国家残破的悲凉感情,或写水乡蓬舍的素淡生活,在花间派中具有较开阔的内容。艺术上也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有独到之处。

欧阳炯,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也是花间派的主要作者。他的词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和较强的感染力,曾为《花间集》作序。

顾敻,前蜀时任刺史,后事孟知祥,官至太尉。为花间派词人,作品多写艳情,但艺术上技巧较高。

巴蜀文学中以词为最发达,蜀人赵崇祚编的《花间集》收录了18家词,原有500首,分为10卷,今逸其二。18家词中除温庭筠等少数人外,其余都是蜀人。他们的词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花间派,影响深远。

此外,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后主孟昶也都善作词。

(二)诗

前蜀诗人,有韦庄,他的诗不及词数量之多,内容多怀恋承平时的繁华生活,而最著名的《秦妇吟》,则揭露唐军的暴行,有史料价值。

卢延让,字子善,光化三年(900)进士,前蜀诗人,以诗才得王建赏识。以苦吟著称,自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其诗多用浅近俗语,不竞纤巧,自成一家。

张,前蜀诗人,字象文,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唐懿宗咸通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士,后避乱入蜀,为蜀主赏识。早年曾游塞外,写过不少边塞诗,晚年居蜀,诗风趋于纤巧。

黄崇嘏,临邛(今成都市邛崃县)人,是前蜀一位富有才华的女诗人。《全唐诗》辑录有她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狱贡诗》),流传后世。(www.daowen.com)

花蕊夫人,青城(今四川灌县)人,后蜀主孟昶赐其为慧妃。因为她诗词清逸,姿色雅丽,深为孟昶所宠爱。盂昶特用前蜀主王建爱妃徐氏花蕊夫人的名号封她,也称花蕊夫人。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女子。蜀亡后,又得到宋太祖的宠幸。

西蜀诗僧较多,他们与文士常有往来,互相唱酬。同时蜀主对他们优礼有加,所以诗风甚盛。著名前蜀诗僧如昙域,贯休的弟子,工诗,号慧光大师,有《龙华集》(已佚)。后蜀诗僧可朋,自号醉髡,丹棱(今四川丹棱)人,与方干、齐己、欧阳炯友善,著有《玉垒集》(已佚)。

(三)绘画

西蜀是五代十国中绘画艺术最发达的地区。后蜀孟昶明德二年(935)设立了翰林图画院,成为宫廷绘画的专门机构,集中了各地著名画家。唐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时,也有许多画家避难到四川,著名的有孙位、张南本、常粲、滕昌祜、刁光胤等,所以当时“蜀虽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

画院中黄筌(约903—965),在西蜀画家中有突出的地位。他擅长画花鸟,画风精工富丽,神采逼真。他曾替孟昶画六鹤于偏殿,其姿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甚至引生鹤立于画侧,孟昶很喜欢,便把偏殿称为六鹤殿,可见黄筌绘画水平之高。他在画法上创造了一种“勾勒法”,人称“黄体”。他的画从题材到风格都具有宫廷色彩,又称“黄家富贵”。其子居宝、居寀绘画也很有名。父子事前、后蜀共40余年,蜀宫墙壁屏障、装饰花竹鸟雀,多出其手。西蜀的宫廷绘画盛行,这是与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的风气分不开的。宫廷画师除黄筌父子外,他如阮知诲,“多写皇姑帝戚”;阮惟德所作仕女,“皆画当时宫苑、亭台花木、皇妃帝后富贵之事”。其他著名画家还有高道兴、高从遇、高文进、宋艺、蒲师训、蒲延昌、赵德齐、房从真、赵忠义、杜龟、李文才、张玫、杜敬安、夏侯延祐等,他们擅长宗教画、肖像画和罗汉画,都有很高的技艺。

在画家中,许多是父子相传,或世代画家,这与家学渊源有密切的关系。如高道兴,四世都是画家。父子画家的更多,有黄筌、黄居寀;阮知诲、阮惟德;杜子瓖、杜敬安;蒲师训、蒲延昌;常粲、常重胤;赵德玄、赵忠义等。也有祖孙三代画家的,如赵公佑、赵温其、赵德齐。

此外,民间也有不少优秀画家,如张玄,善画罗汉,人称“张罗汉”,属吴道子画派。道士张素卿,专画道教神像。石恪善画风俗及道教神像。周行道善画人物、鬼神等。

(四)雕塑

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区的雕塑艺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前蜀高祖王建的永陵来看,前蜀四川地区的雕塑家已表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据考古发掘报告所述,王建石棺床的东、西、南三面雕有24幅石刻画,内容是24名乐伎弹跳吹击演奏伴舞的形象。其中,南面刻有舞蹈者2幅,弹琵琶、拍板各1幅;东面刻击正鼓、齐鼓、和鼓、羯鼓、跳牢、鸡娄鼓、答腊鼓、毛员鼓、吹笛、吹觱篥10幅;西面刻吹篪、吹排箫、弹筝、吹小觱、弹箜篌、吹叶、吹笙、吹贝、击铜钹、击羯鼓10幅。2个舞伎长袖飘拂,相向翩翩起舞,举足踏节,婀娜多姿。22个乐伎姿态表情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特别是弦乐队中弹筝伎的神态尤为生动,风姿绰约,面孔丰腴圆润,两目凝神,侧耳静思,纤指微屈,轻按弦线,其表情动作十分优美协调。后室中所雕的王建石坐像,也非常生动。此像高86厘米,全身比例匀称,衣纹线条十分流畅自然。另,王建棺椁两端所雕的12个身穿盔甲的武士神,同样表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武士神情勇猛,象征着驱除凶邪、护卫帝陵的天将。

除王建墓的石雕艺术外,1976年3月考古工作者又在王建墓前约200米处挖出石刻翁仲一具,高3米多,造型生动,线条古朴粗犷,系雕刻艺术之佳作。1971年在成都清理的后蜀孟知祥墓,棺座上有精美的浮雕。1978年在成都发现的后蜀张虔钊墓,其石棺床和石棺的浮雕也很精致。1984年清理的后蜀孙汉韶墓,在中室棺床上刻有力士、狮、马、羊、麒麟、貘、獬豸、虎等动物雕像,也是五代的雕刻精品。

(五)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是雕版印刷。唐末,蜀中已有人印书出售,大多是佛经、历书、字书以及占梦、相宅一类的书籍。五代时蜀中的印书事业继续发展。前蜀任知玄,自出俸钱,雇赁良工,开雕杜光庭的《道德经广圣义》30卷,5年内雕成460余版,藏在龙兴观。前蜀乾德四年(922)昙域和尚收集贯休诗稿,刻印《禅月集》。后蜀宰相毋昭裔,出私财百万,镂版印九经,“由是蜀中文学复盛”。又叫他的学生句中正、孙逢吉写《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雇工刻版印之。当时蜀本雕刻精美,开宋版之先河。

西蜀石经也闻名于世,是雕印九经之所本。据文献记载,后蜀广政七年(944),后蜀宰相毋昭裔按《唐石经》命张德钊、张韶文、孙逢吉等人书写,历经8年,先后刻成《孝经》《论语》《尔雅》《毛诗》《礼记》《仪礼》《尚书》《周易》《周礼》九经,立于益州州学,亦即文翁石室旧址,后世称为《孟蜀石经》或《后蜀石经》。西蜀石经在书写和刊刻方面,均优于唐代开成石经,受到了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重。

此外,五代四川还出现了一些知名的科技人物和科技著作。如在化学方面,有后蜀永康(治今四川崇庆县境)人彭晓。他曾任后蜀祠部员外郎,“善修炼养生之道”,对我国古代炼丹术很有研究,曾对有“丹经”之称的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重新进行了注释,撰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义》3卷、《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1卷。其论点在社会上颇为流行,《四库全书总目》将他与陈显微、朱熹、俞琰四家注本同列为注释《周易参同契》的权威著作。另外,后蜀人马鉴所著的《续事始》也是一部重要的科技史著作。该书的内容,比《事始》更加广泛,更加丰富;前者载有358项内容,而后者只有335项,要少23项。它除介绍生产、生活、科学仪器外,还大量记载了军事武器的创造发明及其在战争中的运用。生产上涉及农田、水利、手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内容。生活上则记载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关吃、穿、用、玩等的内容,如油布雨衣、有色纸、骰子、茶托子等。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医学方面,五代后蜀官吏韩保升等人所著的《蜀本草》20卷,在唐代《新修本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医药学。此书对每味药品的名称、产地、形状、特征、功能等,都详加考察,作了比较准确的解释和叙述,并“别为图经”,成为北宋《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和《重修政和证类本草》的主要蓝本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