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字渔仲,南宋福建路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生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是宋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目录学家。他的父亲名国器,是太学生,病死在苏州。郑樵少年时代和他的堂兄郑厚(字景韦)住在越王山下(今白沙宝洋附近),后来迁居夹漈山。郑厚住在溪的东面,人称他为溪东先生。郑樵住在溪西瑞云潭,人称他为溪西先生。他自己也称“溪西遗民”(《四库提要》作溪西逸民,误),溪西有夹漈草堂,就是他读书和著述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寂寥。他说:“斯堂本幽泉、怪石、长松、修竹、榛橡所丛会,与时风、夜月、轻烟、浮云、飞禽、走兽、樵薪所往来之地。”①他在这里住了30多年,白天专心研读,晚上观察星象(今夹漈山有观星台遗址)。他还遍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到藏书家,就借书阅读,并抄录而去。当时宋朝名臣如李纲、赵鼎、张浚等都很器重他。绍兴十九年(1149),他带了已经写成的著作18部140卷,步行两千里,来到京都临安,上书说:“臣本山林之人,入山之初,结茅之日,其心苦矣,其志远矣。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忽忽三十年,不与人间流通事。……念臣困穷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积日积月,一篑不亏。”②高宗看了大悦,下诏把他所著的书藏入秘府。郑樵回莆田以后,更潜心学术研究,四方慕名来求学的,多达200余人。到了绍兴二十七年(1157),郑樵由侍讲王纶、贺允中推荐,召对说:“臣处山林三十余年,修书五十种皆就,尚欲取历代之籍,始三皇,终五季,汇辑为一,名曰《通志》,体参马班,法则稍异,谨上要览十二篇,名修史大例,并言历代史家之非。”③高宗闻奏说:“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授予他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的官职。后因被御史大夫叶义问所忌,借口事故来弹劾他,改监潭州南岳庙,给他笔札回去抄写所著的《通志》。绍兴三十一年(1161)成书后,授他枢密院编修的官职。不久,兼检详诸房文字。绍兴三十二年(1162)病卒,年59岁,学者称夹漈先生。郑樵著作很多,计84种,至今能见到的除《通志》外,还有《夹漈遗稿》《六经奥论》《尔雅注》④《诗辨妄》等,其他都失传了。
郑樵一生刻苦治学,不应科举,不慕荣利,不媚权贵,性恬淡,好著书。他的治学有创新精神,反对空谈,认为“诗书可信,然不必字字可信”⑤。天下没有天经地义的经书注疏,他恨空言著书,虚言作笺注。他对义理、辞章批评道:“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耽义理者,则以辞章之士为不达渊源;玩辞章者,则以义理之士为无文采。要之,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焜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末,而非为实学也。”⑥认为都是没有意义的。他主张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他在夹漈山中,日日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情性”⑦。所以他的《昆虫草木略》不是从旧史中抄袭来的,而是亲自实地考察,访问劳动人民得来的。他不仅是历史学家,也是科学家。他主张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结合,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他说:“大抵儒生家多不识田野之物,农圃人又不识诗书之旨,二者无由参合,逐使鸟兽草木之学不传。”⑧又说:“自司马迁天官书以来,诸史各有其志,奈何历官能识星而不能为志,史官能为志而不识星,不过采诸家之说而合集之耳,实无所质正也。”⑨所以他的学问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他说:“臣之二十略,皆臣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⑩这种科学的治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www.daowen.com)
但是,郑樵死后遭到许多人的非议,有人说他武断,有人说他迂僻,有人说他博而寡要,有人说他切切于仕进。《宋史·儒林传》虽有郑樵传,但只寥寥300余字,直到清代章学诚做了《申郑》《答客问》,才把他的真才实学充分地说了出来,给攻击郑樵的人以严厉的批评。于是他的学术地位,才为人们所注目。梁启超说:“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竟天之一彗星焉。”[11]对他推崇备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