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地论稿》目录学重要研究成果

《史地论稿》目录学重要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目录学必须要懂得书籍的分类法,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就要懂得中国古籍的分类法。所以目录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图书分类。有书目而不分类不算是目录学,当然目录学不仅仅是讲图书分类。这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至于对古籍分类问题,目前学术界意见也不一致。如何科学地搞好图书分类,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研究目录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史地论稿》目录学重要研究成果

学习目录学必须要懂得书籍的分类法,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就要懂得中国古籍的分类法。世界上的学术,千门万户,要研究某门学科,就要懂得某一门学科的目录学,将繁富杂乱的书籍分类编成目录,使读者“即类求书,因书究学”[11]。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郑樵曾说:“类例既分,学术自明。”[12]类例是目录学的核心,是治目录学者最本质的东西,是所谓“纲纪群籍,簿属甲乙”之学[13]。所以目录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图书分类。有书目而不分类不算是目录学,当然目录学不仅仅是讲图书分类。凡事物都有分类,图书也是如此。图书的分类,很早就有,汉初“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14],可见当时已分图籍为律令、军法、章程、礼仪四类;到了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典校中秘书时,写了一部目录书叫作《别录》,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书,可惜早已失传了。从辑佚本(清马国翰和严可均分别在《玉函山房辑佚书》和《全汉文》中有辑本,清姚振宗在《快阁师石山房丛书》中也有《七略别录佚文》一卷和《七略佚文》一卷)中可知,《别录》对每书有叙录而未加分类。刘向死后,他的儿子刘歆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综合了群书的叙录,写成了一部总的图书目录,叫作《七略》,才把中国古代的图书分成7大类,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实际上只有6大类。六大类之下,又有细目,一共38小类。这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后来班固就根据它写成《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七略》也已失传,但从《汉志》中可见其缩影。《汉志》提供了图书分类的初步方法,虽然这种分类法,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并不完全适用,比如那时历史书籍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类,像《国语》《世本》《战国策》《太史公百三十篇》(即《史记》)等都列入《六艺略》的春秋类内。这反映了当时历史书籍还不是很多,所以附在六经之内,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后来的分类法,仍然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西晋太康三年(282),有说晋武帝咸宁年间(275—280),荀勗根据魏郑默的《中经》作《新簿》,改图书的七分法为四分法,以六艺、小学为甲部,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为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于是历史书籍才独立成为一大类。东晋元帝时李充作《四部书目》,又把五经定为甲部,史记定为乙部,诸子定为丙部,诗赋定为丁部。自唐以后,又用经、史、子、集四部之名代替甲、乙、丙、丁的称号,从此直到清代,其间虽出现各种不同的分类法[15],但四分法成为图书分类的主流。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完成,这是清代官修的图书目录,也是我们研究目录学的一部重要书籍。张之洞说:“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16]这部书把所有的书都归纳在经、史、子、集四部之中,再在其中分为更细的门类。如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共44类;类下有的再分属,共65属,可以说是集过去图书分类法的大成。现在许多图书馆的古书,仍采用这种分类法。但也有缺点:四部之中,集部最简单,子部最复杂,因为各种专门知识,凡其他三部所不能容纳的,都归于子部,按今天的要求来说就不适合了。本来有些讲专门技术知识的书应该多收,而为了平衡关系,所收的就嫌不够了。

由于时代的不同,随着书籍的发展和新体裁的出现,尤其到了近代,外国的译著逐渐增多,学术日新月异,四部分类法已不适应于现代。于是采用了外国的图书分类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卡特(Cutter)的展开分类法,用字母做类号(就是图书部类的号码,如Bh为名学,Bi为心理学[17];二是杜威(Dewey)的十进分类法,用数字做类号;三是勃朗(Brown)的标题分类法,兼用字母和数字做类号[18]。三者之中,十进分类法在中国最为流行。(www.daowen.com)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的《图书分类法》,根据毛主席对知识的科学分类,分为4大部分:首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次为社会科学,再次为自然科学,最后为综合图书。4大部分之下,又分17大类[19]。新华书店于1955年首先采用它编印了1949—1954年的《全国总书目》,各地图书馆也多采用了这种分类法。1980年修订再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则分为5大部类,在部类下又分22个大类[20]

至于对古籍分类问题,目前学术界意见也不一致。有主张仍用四分法,也有主张用新书、古书统一分类,即用新分类法来类分古籍。而《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则是采用“四库法”而加以修订,分经、史、子、集、丛书5种50类。如何科学地搞好图书分类,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研究目录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