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古代史,必须掌握、熟悉中国古籍的情况。我国古籍数量的巨大、内容的丰富和历史的悠久,都是世界上少见的,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①。这么多的古籍,就是尽毕生之力,也是读不完、看不尽的。我们研究中国历史的人,想要做到对这些古代文献心中有数,以便进行科研工作,那就必须懂得一点目录学的知识。
目录学是一门学习历史的基础课、工具课(其实目录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书),也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方面。学会目录学对我们掌握、熟悉、积累、记录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帮助;如不学点目录学,就不懂得怎样利用书目、索引、文摘、书评等,不了解古籍的分类、内容、性质和价值等。总之,就不能科学地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
目录学知识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唐代智昇《开元释教录》序中说:“夫目录之兴也,盖以别真伪,明是非。”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尤重目录学。他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②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③把目录学推崇到很高的地位。他写的《蛾术编》开头就是“说录”,可见他治学次第,是先从目录学入手的。清代张之洞也很重视目录学。他认为读书要懂得门径,“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④。他的《书目答问》是一本很重要的目录学书,也是一本初学入门的书。他在该书的《略例》中说:“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偏举既嫌挂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⑤又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⑥他还在该书谱录类书目下作注:“此类各书,为读一切经史子集之途径。”⑦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谈他的读书经验时,也认为学习历史要从目录学入手。他说:“懂得目录学,则对中国历史书籍,大体上能心中有数。目录学就是历史书籍的介绍,它使我们大概知道有什么书,也就是使我们知道究竟有些什么文化遗产,看看祖遗的历史著述仓库里有什么存货,要调查研究一下,如果连遗产有些什么全不知道,怎能批判?怎能继承呢?萧何入关,先收秦图籍,为的是可以了解其关梁厄塞、户口钱粮等。我们做学问也应如此,也要先知道这学问的概况,目录学就好像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古人有些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到深入钻研时才能有门径,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也就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了。经常翻翻目录书,一来在历史书籍的领域中,可以扩大视野。二来因为书目熟,用起来得心应手,非常方便,并可以较充分地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对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会有帮助。”⑧陈垣先生的这段话,对研究历史的人要学点目录学的重要意义,不是说得十分具体和透彻了吗?他平时很注意目录索引工作,每当研究某个专题之前,一定要编一些有关的目录索引。如他研究元史以前,就把《四库全书》中六十种元人文集编了一本《文津阁本元六十家文集目录》。此外,他还编写了许多有关目录学的书,如《中国佛教史籍概况》《明末清初教士译著现存书目》《四库全书书目考异》《四库全书撰人目录》(稿本)等。由此可见他对目录学的重视。(www.daowen.com)
鲁迅先生也编写了许多目录书,几乎涉及目录种别的各个方面。如收藏书目、著译书目、专科书目、导读书目、地方文献书目、参考书目、采辑书目、著录书目、知见书目、编辑书目、采访书目、资料书目等。这些目录,有的是为了文化工作上的需要;有的是为了专题研究时便于掌握资料;有的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目录学遗产;有的是为了搜集研究地方文献。例如《旧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目录》⑨,就是研究浙江地方史的重要资料,共著录书目80种,按经史子集排列,每一种书分录书名、卷数、朝代、著者、所属籍贯等。鲁迅先生从1913年到1924年花了11年的时间辑校了《嵇康集》。当时编了《嵇康集著录考》附在集后,辑录史志、公私书目中有关著录条目28则,从此可窥《嵇康集》传本的渊源。他曾给许世瑛开了一张包括12种应读古籍的书单,其中有一部就是《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并在书名下面写着:“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⑩他自己收藏的图书,都有目录。自1912年5月至逝世前的1936年10月,他把收购的图书,编录在每年的日记后面,题名为《书帐》,前后达24年(中间缺失1922年的书帐)。这些《书帐》可以提供给我们研究他一生怎样读书的重要资料。他还编集了多种有关金石与艺术的目录,如:《各省金石目录》《唐宋元明画目录》《六朝造像目录》(编成未付印)、《六朝墓志目录》(未完成)等。鲁迅先生给我们提供了编制目录的典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常常会感到古籍太多,无从下手。如能充分利用书目一类的工具书,确能获得入门的钥匙、引路的指针。所以目录学是治学的门径。这是因为书目之中有许多不仅开书单子,而且论列学术的源流得失和读书的先后缓急,对科研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