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宋故宫:九里金碧辉煌的宫殿,遗世凋零、无人问津

南宋故宫:九里金碧辉煌的宫殿,遗世凋零、无人问津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绍兴元年十一月命守臣徐康国营建宫殿,由于当时建国伊始,又限于人力、财力,所以宫室制度,力求简省。⑥到孝宗以后,国内形势渐趋安定,大内宫殿又陆续兴建,直至南宋末年,一百多年间,凤凰山周围九里之内,布满了金碧辉煌、巍峨壮丽的宫殿。南宋故宫在南宋灭亡之后就寥落不堪,又遭几次火灾,昔日的帝居变成了荒烟蔓草,无人问津。[11]诗人对故宫的废毁,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嘘唏凭吊,感慨万千。

南宋故宫:九里金碧辉煌的宫殿,遗世凋零、无人问津

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高宗自扬州逃到杭州,以州治为行宫,就有驻跸杭州之意。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高宗初来时,本来选在西湖北山之阴的西溪建立行宫,西溪至今还有“留下”之名。后来,因为凤凰山东麓原为隋唐北宋时的州治,又是五代吴越国的国治,便扩建当作行宫。据当时执政叶梦得说:“州治屋宇不多,六宫居必隘窄,且东南春夏之交多雨,蒸润非京师比。”简陋的情况,可想而知。绍兴元年(1131)十一月命守臣徐康国营建宫殿,由于当时建国伊始,又限于人力、财力,所以宫室制度,力求简省。高宗有旨:“止令草创,仅蔽风雨足矣,椽楹未暇丹雘亦无害。”内侍杨公弼建议建造三百间,高宗以为不可,诏减二百间,甚至御殿也只有三间。南门以内,过廊也没有,“百官趋朝,冒雨泥行”,很是不便。到绍兴三年(1133)才派梁汝嘉在南门内建造廊庑,以庇风雨

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都临安以后,宫殿官署才逐步增加。据《舆地纪胜》记载:“(绍兴)十一年和议成,乃作太社太稷、皇后庙、都亭驿、太学,十三年筑圜丘、景灵宫、高祷坛、秘书省,十五年作内中神御殿,十六年广太庙,建武学,十七年作玉津园、太一宫、万寿观,十八年筑九宫贵神坛,十九年建太庙斋殿,二十年作玉牒所,二十二年作左藏库、南省仓,二十五年建执政府,二十六年筑两相第、太医局,二十七年建尚书六部。大凡定都二十年,而郊庙、宫省始备焉。”到孝宗以后,国内形势渐趋安定,大内宫殿又陆续兴建,直至南宋末年,一百多年间,凤凰山周围九里之内,布满了金碧辉煌、巍峨壮丽的宫殿。据万历《钱塘县志》记载有殿三十、堂三十三、斋四、楼七、阁二十、台六、轩一、观一、亭九十等。“一时制画规模,悉与东京相埒。”它的规模之大,几乎与北宋的汴京城相仿佛了。

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占了临安城,大内宫殿遭到了空前浩劫。元至元十四年(1277)大内宫殿被火延烧。至元二十一年(1284)江淮总摄西僧杨琏真伽奏请改建为五座寺院,这就是报国寺(即垂拱殿)、兴元寺(即芙蓉阁)、般若寺(即和宁门)、仙林寺(即延和殿,《湖山便览》卷十作小仙林寺)和尊胜寺(即福宁殿)。尊胜寺中有尊胜塔,其形如瓶,俗称一瓶塔;高二十余丈,用白色涂饰,又名白塔,也叫镇南塔,内藏佛经数十万卷、佛像万尊和宋陵诸帝后遗骨。延祐六年(1319)诸寺也被大火烧毁了,只剩下一个报国寺,明洪武时曾加以重建,现也已不存。(www.daowen.com)

南宋故宫在南宋灭亡之后就寥落不堪,又遭几次火灾,昔日的帝居变成了荒烟蔓草,无人问津。元诗人黄溍有《凤凰山》诗云:“沧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遗老色凄凉。为言故国游麋鹿,漫指空山号凤凰。春尽绿莎迷辇道,雨多苍荠上宫墙。遥知汴水东流畔,更有平芜与夕阳。”[11]诗人对故宫的废毁,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嘘唏凭吊,感慨万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