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都城教育和文化娱乐:《史地论稿》揭秘

都城教育和文化娱乐:《史地论稿》揭秘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宋临安也是全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太学分三部分,中部为办公处,有崇化堂、首善阁和讲堂等。[39]宗子年10岁以上入小学,20岁以上入大学,如到了入学年龄无故不入学的,除处分本人外,家长也要被罚俸。[40]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皇族子弟的文化水平。大量民间艺人不断流入城内,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时市民的娱乐场所,叫作“瓦子”,也叫“瓦舍”或“瓦肆”。[45]“瓦子”除城内的外,郊区也有。

都城教育和文化娱乐:《史地论稿》揭秘

南宋临安也是全国文化教育的中心。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成立太学,以岳飞故宅为校址,在纪家桥东(今风波桥)前洋街北(今法院路与性存路),“规模宏阔,舍宇壮丽”[37],是南宋的最高学府。太学分三部分,中部为办公处,有崇化堂、首善阁和讲堂等。西部为大成殿(即孔子庙),殿后有石经阁,藏高宗御书石经(此石经一部分为高宗吴皇后所书,现尚存86块,藏于杭州碑林)。东部为学生宿舍,分20斋,斋名是服膺、禔身、习是、守约、存心、允蹈、养正、持志、节性、率履、明善、经德、循理、时中、笃信、果行、务本、贯道、观化、立礼。各斋有楼,常择前辈同学卓有成就者题名壁间,如杨简曾住循理斋,王十朋曾住果行斋等。斋前有射圃(即运动场)。太学校长叫祭酒,下设司业和丞、教授10人,此外有学录、学正各5人,学谕20人。每斋设斋长、月谕各1人,管理学生工作。

太学生的名额,南宋绍兴年间为300人,宁宗时增至1716人,其中上舍生30人,内舍生206人,外舍生1400人,国子生80人。学生是由县学生经考试选入州学。州学每三年考试一次,选合格者入太学。太学考试分春、秋二季,太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学制最短5年,外舍1年,内舍2年,上舍2年。但事实上因考试严格,有的往往在学9年,甚至有15年的。太学生待遇优厚,“朝家所给学廪,动以万计,日供饮膳,为礼甚丰”[38]。太学里考试分季考和岁试,岁试分三场,六经、论语孟子为一场,诗赋为一场,史论、时务策为一场。上舍卒业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由皇帝召见后任命官职,成绩最优者被称为“释褐状元”。中等免礼部试,其地位与进士等。下等免解,即可不经乡试手续,直接参加进士考试。

南宋太学生对政治也很关心。高宗时,秦桧党羽汤思退执政,太学生张观等72人上书反对,结果,汤思退被免职。这种太学生运动,在南宋时经常有发生。

宗学是培养宗室子弟的教育机关,地址在睦亲坊(今弼教坊)。“宗子以三载一试,补入为生员,如太学法。置教授、博士、宗谕。立讲课,隶宗正寺掌之。”[39]宗子年10岁以上入小学,20岁以上入大学,如到了入学年龄无故不入学的,除处分本人外,家长也要被罚俸。[40]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皇族子弟的文化水平。基本课程是《论语》《孟子》,这是修身行己的必读书。临安宗学初建时,生员共100人,其中大学生50人,小学生40人,大小学职事各5人,学生的膳宿费由朝廷供给。[41]

医学设在通江桥北,又名太医局,分方脉科、针科、疡科[42],“以御诊长听充判局职”,“以医官充教授四员,领斋生二百五十人”[43],学生待遇丰厚。武学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

还有临安府学,在凌家桥西。仁和、钱塘都设有县学,县学有学官、学职,生员膳食由朝廷供给,月修课考,同州学一样。

临安城内外还有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44]可见当时教育事业的发达。

南宋临安是戏艺集中的地方。大量民间艺人不断流入城内,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时市民的娱乐场所,叫作“瓦子”,也叫“瓦舍”或“瓦肆”。凡表演技艺的场地,称为“勾栏”,一个“瓦子”中,有的只有一两个“勾栏”,有的十多个。“瓦舍”的意义,据《梦粱录》说:“‘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城内著名的“瓦子”有清泠桥西熙春楼下的南瓦子,市南坊北三元楼前的中瓦子,市西坊内三桥巷的大瓦子(又叫上瓦子或西瓦子),众安桥南羊棚楼前的下瓦子(又叫北瓦子),盐桥下蒲桥东的蒲桥瓦子(又叫东瓦子)等,其中以北瓦子的规模最大,有“勾栏”13座,演出各种技艺戏曲项目50多种。[45]“瓦子”除城内的外,郊区也有。如东青门外的菜市瓦子,崇新门外章家桥南的荐桥门瓦子,新开门外南的新门瓦子(又叫四通馆),保安门外的小堰门瓦子,候潮门外北首的候潮门瓦子,便门外北的便门瓦子,钱湖门外南首省马院前的钱湖门瓦子,后军寨前的赤山瓦子,灵隐天竺路行春桥侧的行春瓦子,北郭税务的北郭瓦子(又叫大通店),米市桥下的米市桥瓦子,石碑头北麻线巷内的旧瓦子等。[46]此外,还有一些“路岐人”,他们只能在街巷宽广的地方作流动表演,没有固定的演艺场所。

当时演出的技艺,项目繁多,真是百戏伎艺,争奇斗巧。主要有杂技,杭州人称之为“百戏踢弄家”。南宋时,每当明堂郊祀年份,丽正门宣赦时,“用此等人,立金鸡竿,承应上竿抢金鸡,兼之百戏,能打筋斗、踢拳、踏跷、上索、打交辊、脱索、索上担水、索上走装神鬼、舞判官、斫刀蛮牌、过刀门、过圈子等”[47]。还有村落百戏的人,拖儿带女,在街坊桥巷表演杂手艺,如踢瓶、弄碗、踢磬、踢缸、踢钟、弄花钱、花鼓槌、踢笔墨、壁上睡、虚空挂香炉、弄花球儿、拶筑球、弄斗、打硬、教虫蚁、弄熊、藏人、烧火、藏剑、吃针、射弩端、亲背、攒壶瓶、绵包儿、撮米酒、撮放生等艺。到了理宗淳祐以后,杂技艺术更是高超精湛,著名艺人有包喜、陆寿、施半仙、金宝、金时好、宋德等十几人,“此艺施呈,委是奇特,藏去之术,则手法疾而已”[48]。(www.daowen.com)

傀儡戏,在南宋临安城十分流行。大致可分五种:悬线傀儡、杖头傀儡、法傀儡、水傀儡和肉傀儡。“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大抵多虚少实,如巨灵神、朱姬、大仙之类是也。”[49]元宵节之夜,仅官巷口、苏家巷就有24家演出傀儡戏,更是盛况空前。当时皇族、官僚们也很喜欢看傀儡戏。

影戏,开始时是用纸做的,后来改用羊皮,所以也叫皮影戏,是南宋时瓦子勾栏中的常见戏艺。据记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50]当时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艺人,“熟于摆布,立讲无差”[51],技艺非常高明。影戏内容以演史为主,有的饰以彩色,发展为乔影戏和大影戏,颇受群众喜爱。

杂剧,是在唐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演出。艳段类似话本的入话,“先做寻常熟事一段”。正杂剧共有两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杂扮又叫“杂班”“纽元子”“拔和”,即杂剧之后散段,多为调笑性质的段子。演员也由参军戏的两个角色扩充到四人或五人一场。“大抵全以故事,务在滑稽。唱念应对通遍。此本是鉴戒,又隐于谏诤,故从便跣露,谓之‘无过虫’耳。”[52]这种杂剧,不仅为市民所欢迎,而且常在宫廷的宴会中演出,据《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统计,达281种之多。

角抵,也就是“相扑”,又叫“争交”,与现代的“摔跤”相似。在朝廷大朝会、圣节等重大节日时,当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这些人叫“内等子”,都是选军队中膂力过人者。“内等子”设额一百二十名,内有管押人员十,将各二名,上中等各五对,下等八对,剑棒手五对,余皆额里额外,准备祗应。角抵得胜者除赏赐银绢外,还充管营军头。这种宫廷角抵后来在社会上也很流行。“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摽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53]当时杭城有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赛关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郑伯大、铁稍工、韩通住、杨长脚等男角抵名手,而女占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是女角抵英雄

说话,也叫“舌辩”,就是“说书”。属于“说书”范围的有四家:一是小说,原名“银字儿”,讲烟粉(爱情故事)、灵怪(神话故事)、传奇等故事。二是说公案,讲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或说铁骑儿和士马金鼓的故事。三是说经,讲佛书和参禅悟道的故事。四是讲史书,讲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的故事。其中以小说、讲史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南宋杭州讲史有乔万卷、许贡士等23人。说经有长啸和尚、彭道士等17人。小说有蔡和、李公佐、张小四郎等52人。说“小说”的比讲史、说经的艺人多出一倍以上,说明它是最受群众欢迎的。

此外,还有禽虫戏、水上百戏等技艺,充分反映了南宋临安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

南宋临安城每遇神圣诞日,“诸行市户,俱有社会,迎献不一”[54]。如绯绿社(杂剧)、齐云社(蹴球)、遏云社(唱赚)、同文社(耍词)、角抵社(相扑)、清音社(清乐)、锦标社(射弩)、锦体社(花绣)、英略社(使棒)、雄辩社(小说)、翠锦社(行院)、绘革社(影戏)、净发社(梳剃)、律华社(吟叫)、云机社(撮弄)等[55],演出各色技艺,形式多样,真是百花齐放,异常热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