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代宰相名称的演变及其影响

宋代宰相名称的演变及其影响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宋代文官中,宰相是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①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宰相的名称,屡经变更。东汉中晚期,为了限制宰相权力,尚书省逐渐取代三公职掌,三公成为虚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宰相、三公制的过渡阶段。这是沿袭唐、五代的制度。徽宗政和以后,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宰相名称又有变更。从此,太祖任命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余庆二人兼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这是参知政事名称的开始。

宋代宰相名称的演变及其影响

在宋代文官中,宰相是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宋史·职官志》中说:“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宰相的名称,屡经变更。秦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西汉末,废丞相,置三公(即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分掌丞相事。东汉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掌兵,司徒掌民,司空掌工,都是宰相。东汉中晚期,为了限制宰相权力,尚书省逐渐取代三公职掌,三公成为虚职。不兼任尚书就不是真宰相。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宰相、三公制的过渡阶段。唐初,以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为宰相。唐太宗以后不设尚书令,以仆射行其职权,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之衔,以行宰相之事,三省首长渐为虚职。宋承唐制,在元丰改官制以前,也以同平章事为真宰相。《宋会要辑稿·职官》载:“同平章事是为宰相之职,掌邦国之政令,弼庶务,和万邦,佐天子,执大政,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至于三省长官,以官高不除人,虽除也不执政,仅为空官,只是寓禄秩、叙品位而已。

在元丰改官制以前,凡宰相都兼馆职。这是沿袭唐、五代的制度。如置两相,首相为昭文馆大学士兼监修国史,次相为集贤殿大学士。如置三相,则首相为昭文馆大学士,其次为监修国史,再次为集贤殿大学士。太祖建隆时,宰相范质兼昭文馆大学士,王溥兼监修国史,魏仁浦兼集贤殿大学士,就是一例。

至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以后,废同平章事,宰相始不带职。于三省置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以官高不除人,而以“尚书令之贰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行中书令之职”。

徽宗政和以后,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宰相名称又有变更。左仆射改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改为少宰,兼中书侍郎。

靖康中,何(文缜)为宰相,复改太宰、少宰为左、右仆射。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吕颐浩请参酌三省之制,以左、右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改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于是三省之政合乎一。孝宗乾道八年(1172)依照汉制,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删去三省长官的虚称。《宋史·职官志》云:“近承诏旨,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令删去侍中、中书、尚书令,以左、右丞相充。缘旧左、右仆射非三省长官,故为从一品。今左、右丞相系充侍中、中书、尚书令之位,即合为正一品。”(www.daowen.com)

孝宗以后,宋代以丞相行宰相之职,迄南宋灭亡,相沿未改。

参知政事掌副宰相之职,《宋会要辑稿·职官》记“参知政事贰宰相,批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尚书为之”,为中书部门的执政官,与宰相通称“宰执”。它的名称由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太祖乾德二年(964)四月,赵普为相,太祖欲置副相,而名称难定。于是问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下丞相一等者何官?”陶谷回答说:“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从此,太祖任命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余庆二人兼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这是参知政事名称的开始。

开始时,参知政事的地位低于宰相,“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别设砖位,敕尾著衔降宰相,月奉杂给半之”。到了开宝六年(973)六月,才诏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太宗至道元年(995)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并马。”二年(996),复如旧制,至真宗景德中寇准为相以后,不再变更。

元丰新官制,废参知政事,置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代其任,直到南宋建炎三年(1129)又改门下、中书两省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去尚书左、右丞。

参知政事一般任命二人或一人,但有时也有三人。宰相与参知政事,最多不过五人,两相则三参,三相则两参。如真宗咸平四年(1001)时有吕蒙正、李沆、向敏中三相,参知政事有王旦和王钦若二人。仁宗景祐二年(1035)有吕夷简、王曾二相,参知政事有宋绶、蔡齐、盛度三人。这是一般情况。但也有“一相三参”或“一相四参”。如太祖开宝五年(972)赵普独相,而参知政事有薛居正、吕余庆、刘熙古等三人。至道三年(997)吕端为相,参知政事有温仲舒、王化基、李至、李沆等四人。[11]这种现象,对防止宰相专政虽有一定作用,但副职太多,互相推诿,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至六年(981)时,薛居正、沈义伦、卢多逊三人为相。六年间,三相而无一参。[12]至和二年(1055)有文彦博、刘沆、富弼三相而只有程戡一参,[13]这些都是特殊的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