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晋成帝司马衍很尊重王导,每次见到王导都要行礼,他给王导写的信中,常常出现“惶恐言”等谦恭的言辞;皇家祭礼的祭肉也赐给王导,并授予见皇帝不下跪的特权。司马衍对王导的敬重由此可见一斑。
王导生活简朴,几乎没有什么嗜好,家中的粮仓从不储存粮食,衣服也很简单。司马衍知道后,便赐给王导一万匹布。王导生病的时候不能上朝,司马衍便亲自登门,在王导家中饮酒宴乐。
王导名重朝野,是人们效仿的对象。
有一年,国家银库空虚,眼见快没有钱可花了。有关部门十分着急,向王导报告。王导指示他们查看一下仓库,看看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卖,用来换取钱币。
过了一会儿,管库的官员来对王导说:仓库里也早就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许多粗布,数量倒很可观,达几千端(古代长度单位)之多;但是这些粗布没人要,卖不出去,已经在仓库里积压好几年了。
王导经过一夜的思索后,第二天找了个裁缝,用库里的粗布做了套合体的衣服。以后就穿着这套粗布衣服上朝,并会见朝廷的其他大臣。大臣们都感到很新奇。接着,他又下令为所有的大臣都用库里的那种粗布做一套衣服,大臣们都穿新做的粗布衣服上朝和参加各种活动。一时间,在京城引起轰动。
上行下效,各个大臣的下属看见上司穿粗布衣服,便竞相模仿,也去市场上买同类布料的粗布做成新衣,穿戴起来。于是穿这种布料的衣服,成了时髦。平民百姓们也都到处找卖这种布料的地方,大人小孩、男男女女,都以穿这种粗布衣为体面。这就使得布料价格很快上涨,还成为抢手货,很难买到。(www.daowen.com)
这时,王导让有关部门赶快把仓库里常年积压的粗布投放市场,虽然一端布的价格高达一金,超过以往价格的好几倍,但没几天,数千端的粗布居然被抢购一空。
咸康五年(339)王导去世,终年六十四岁。皇帝在朝堂举办了三天哀悼,委派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其隆重情景是东晋中兴名臣无人可比的。
读史学成语
休戚是同:彼此的忧喜祸福紧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例句:各民族团结在一起,休戚是同,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而奋斗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