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乡、村科技机构健全,自然、社会各类科技人才众多,工程师、农艺师、研究员等遍及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1958年,宜昌县就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后经过多次变化,区里科学技术委员会改为科学技术局,仍然保留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部门和行业有农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茶叶科学研究所、柑橘研究所、测土配肥站等。进入21世纪,区里又新增农技推广中心、植保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区委、区政府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校企研发中心等不同层次、全链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1985年11月,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科技工作会议,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制。到1988年底,170个事业单位17个专业系列评聘科技人员10987人。同年,县委、县政府在乡镇建立科技领导小组,配齐科技副乡镇长。1990年,547个村有531个村配备科技副村长。
1987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从一线选拔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政策,拔尖人才实行届期制,每五年评定一次。至2000年,全县有县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0名,农村有农业科技骨干5000多人、科技明白人12.8万名。(www.daowen.com)
宜昌县一批科技人员,长期扎根基层进行科技研究和制造,涌现一批科技成果。20世纪90年代,茶叶专家林作炎呕心沥血,创制名茶“峡州碧峰”,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获国家首届星火科技奖;创办“西陵茶叶科技服务公司”,被国家科委作为“西陵模式”向全国推广。为宜昌县茶叶生产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柑橘专家应荣枢,主持研究成功“柑橘低接增果”新技术,获国家星火奖,推广到9个省(市)、自治区,被收录进大专院校教材和《中国柑橘技术大全》。主持开发的“晓溪红”柑橘,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学术论文《果园资产评估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牵头组建了国内第一个柑橘植保站,办成了湖北省最大的橘园喷灌样板,为柑橘品种结构调整和橘园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进入21世纪以后,夷陵区委、区政府着力弥补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短板,每年都要举办企业科技人员培训班,还组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对口支援夷陵区的上海、青岛、黑龙江等地培训,让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开阔眼界,更新知识。
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创造性地建立院士工作站。2013年,区政府支持萧氏集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茶叶专家陈宗懋教授,牵头在萧氏集团建立茶叶院士工作站。从此后,湖北致清和农牧有限公司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印遇龙院士,建立畜牧院士工作站;湖北三宁矿业公司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采矿专家古德生,建立矿业院士工作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