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县原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宜昌城区培元路。1970年春,社会舆论说,国家要在宜昌县修建葛洲坝工程,为保密和备战,对外称三三〇工程(毛泽东主席1958年3月30日视察葛洲坝,故名三三〇)宜昌县机关可能要搬迁。
1970年6月4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致函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请你们将宜昌县武装部和原县委、人委的全部房屋作价交给鄂西水电工程指挥部。”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接到这个通知后,当即指示宜昌县:要求在7月份将市内的行政及企、事业单位2000余名干部职工,尽快搬迁到离市10公里外的小溪塔。
当时,县城搬迁没有交通工具,全县就一辆两吨半的南京嘎斯汽车。搬家时,这辆车主要是搬县委和县革委会的东西,其他部门单位搬迁就靠驴骡和人工用板车拖。那时也不好请民工,又正是七八月酷暑,县直单位搬迁全靠自己的干部职工用板车拖,用肩膀扛,来回四十几里路,汗流浃背,肩膀都磨破了。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大搬迁,硬是用板车把县委、县革委会机关及县直部分单位拉到了小溪塔,于7月20日在小溪塔正式办公。
才搬到小溪塔时,水没有、电没有、通讯也没有。县直机关几百号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吃水的问题,年轻人挑水、中老年人提水、小娃们抬水,男女老少都在为吃水用水忙,这样搞了好几年。后来,县领导委派分管城镇建设的李先佩在梅子垭修水库、在渔业村岗上修蓄水池,才解决搬迁来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几千人吃水难的问题。(www.daowen.com)
县委会、县革委会机关搬迁后,除了财政、民政等几个部门外,县直属机关大多数还在宜昌市内,怎么联系呢?县革委会决定首先搬邮电局,在小溪塔城中十字路口,搭芦席棚把电信的总机安装起来。为解决没有电的问题,县里筹资19.6万元,建成小溪塔变电站,装两台3600千伏安的主变压器,保障了县城关供电。
1970年12月30日,在万众欢腾、万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中,拉开了兴建葛洲坝工程的序幕,湖北省委书记张体学亲临葛洲坝,为工程开工剪彩。为修建葛洲坝工程,宜昌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占用耕地、淹没耕地1400余公顷,移民8686人,让出房屋13万多平方米,同时,因县机关搬迁到小溪塔,从市内迁出居民2310人。现在宜昌城区的葛洲坝片区,当时所有的占地和移民都是宜昌县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