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宜昌夷陵区开发资源促进磷化工业创办

宜昌夷陵区开发资源促进磷化工业创办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夷陵区磷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11.3亿吨,有7亿吨属于可开采矿。从80年代开始,大力开发磷矿资源,兴办磷化工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磷化工业已成为夷陵经济的重要支柱。关闭磷矿开采坑口400多个,砍掉不符合标准的磷矿企业191家。设立磷矿石出境验票站,严厉打击运销“黑矿”行为。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是全区第一家从开采到加工形成产业链的企业。

宜昌夷陵区开发资源促进磷化工业创办

夷陵区磷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11.3亿吨,有7亿吨属于可开采矿。从80年代开始,大力开发磷矿资源,兴办磷化工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磷化工业已成为夷陵经济的重要支柱。

1983年,宜昌县磷矿开发进入了大干快上的状态。此后,随着“有水快流”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发,县、乡、村、组、户各自为阵,形成了见矿就挖、无序开采的混乱局面。

1986年,国家颁布了《矿产资源法》,矿山开采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1988年,县政府向国家化工部申报了规范治理磷矿矿山的“116”(即每年限量开采116万吨)工程,对磷矿实行依法办矿、正规设计、安全生产、限量开采。同时,在矿区全面实行矿山生产、经营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关闭磷矿开采坑口400多个,砍掉不符合标准的磷矿企业191家。通过清理整顿,磷矿开采逐步走上正轨。

从2000年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力度,湖北省对磷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限制出口。国家宏观政策所带来的,是磷矿发展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磷矿价格一路攀升,吨矿价格从几十元猛涨到一百多元。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当地部分农民和一些矿贩子开始非法开采倒卖“黑矿”,宜昌磷矿的开采秩序再次面临被动局面。

2006年,夷陵区委、区政府加大对区境内磷矿石的监管力度,成立了夷陵区磷矿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组建磷矿联合执法专班,建立群众性护矿网络。设立磷矿石出境验票站,严厉打击运销“黑矿”行为。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专项整治,夷陵区磷矿开采秩序得到了根本好转。为巩固整治成果,建立科学的长效监管机制,区磷矿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等科技手段,创建了磷矿矿山监管、运销监管、税费监管三套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夷陵磷矿的开发利用工作,全面进入了科学正规的发展轨道。2006年8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考察夷陵磷矿后高兴地说:“夷陵区这样管理矿山,我就放心了。”同年11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一次全国矿产资源管理会上,向全国矿产行业介绍了夷陵区矿山管理的先进经验。(www.daowen.com)

樟村坪磷矿井口(胡传才 2019年摄)

随着矿山秩序的根本性好转,磷矿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就成了当务之急。2005年5月,位于樟村坪镇境内的宜化集团花果树磷矿投资1200万元,兴建了全区第一家重介质选矿厂。重介质选矿技术,将磷矿品位无氧化二磷由20%提高到29%以上,提高了磷矿的利用率,彻底革除了开采过程中“采富弃贫”的现象,为保护磷矿资源找到了一条技术可行、科学经济的选矿工艺路线。据计算,夷陵区每年磷矿开采总量为300多万吨,被废弃的贫矿总量为2000多万吨。采用重介质选矿技术,能使56%的贫矿资源和薄富层矿体得到利用,全区每年能够节约资源1100万吨。到2007年,全区相继建成重介质选矿厂5家,年选矿量达到100万吨以上。

发展磷化工业是实现磷矿资源持续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最终选择。从2005年开始,夷陵区部分磷矿企业在“矿化结合”上做出尝试。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是全区第一家从开采到加工形成产业链的企业。公司在磷矿开采技术上推行全层开采,实行采选结合,在年产45万吨磷矿的基础上,建设了重介质加工正反浮选各50万吨处理加工规模的选矿厂。2010年,公司在做强资源型主业的基础上,建成了年产5万吨磷酸、10万吨铵(MAP)、30万吨磷复肥磷化工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4亿元,实现利税4910万元。

夷陵磷矿的开发,为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的活力。2010年以后,全区磷矿年创税收5亿元左右,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矿区所在地樟村坪镇,其财政收入成为湖北省第一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