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宜昌市夷陵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发展历程

宜昌市夷陵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发展历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改良猪种。1982年,省里确定宜昌县为生猪“四化”建设试点县。2005年,全村生猪出栏突破万头大关。2009年1月,夷陵区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称号。2012年,生猪价格下滑,市场行情低迷,区政府拿出520多万元资金,开展生猪科技入户工程以及奖励生猪出栏大乡大镇,有力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全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当年出栏生猪达到103万头,创历史新高,保持和提高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地位。

夷陵先民自古就有养猪传统。民间流行“穷不离书,富不离猪”的说法。解放初期,受客观条件限制,人们养猪只是为了过年。后来条件好些了,养猪上升到为了吃肉。农村改革后,养猪事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一种产业。

推广良种猪。20世纪50年代,全县生猪以鄂西黑猪为主,由于长期自交,种性退化,加上农民养猪习惯一盆草、一把糠、一瓢水,致使黑猪个体小,增重慢。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改良猪种。

1954年,县里在土门区天上天建立牲畜配种站,从外地引进“巴克夏”“约克夏”种猪,开始杂交改良。

20世纪70年代,全县先后在土门、鄢家河、桥边等地建立起畜牧良种场,对外提供长白、巴克、大约克等良种猪仔,并向社队提供良种公猪,扩大杂交生产,以大约克公猪作父本,与本地母猪杂交,取得良好效果。

1976年,县委书记胡开梓在陈埫坪大队蹲点,通过调研,提出很有必要建设一个较大规模、规范化管理的生猪良种场。1976年10月,县财政投资81万元,征地214亩,在陈埫坪建猪舍12间,当年饲养生猪266头,其中公猪23头,母猪97头,投产母猪21头,为全县畜种改良提高生猪产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6年,县委提出要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实现一人一猪的目标。要求各地大办集体养猪场,当年全县办养猪场3000多个,饲养生猪近6万头,加上农户养猪,全县生猪存栏由1965年的14.36万头上升到28.19万头,增长96.31%。1979年,土门公社土门大队在全县第一个实现一人一猪的目标,消息还上了宜昌报。(www.daowen.com)

早在1975年10月,宜昌县将全县320名兽医转为商品粮户口,并以公社为单位建立畜牧兽医站,负责畜牧检疫、防疫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县畜牧兽医局组织技术骨干人员,成立畜牧科技服务团队,推广人工授精繁殖技术,每年组织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到2012年,全区12个乡镇(街道)健全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有3名以上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人员,负责管理辖区内畜牧生产、防疫、数据统计、项目申报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稳定,全区共配备236名村级防疫员,为养殖户从事诊疗、防疫和技术服务。

1982年,省里确定宜昌县为生猪“四化”建设试点县。四化即: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定向地方良种化、母猪配种人工授精化、育肥猪一代杂交化。为此,县里建立了畜禽品种管理站,工作重点是建立良种核心群,区(镇)建立良种繁殖群,村组建立良种生产群,同生猪人工授精站形成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1985年3月,经省、地鉴定验收,达到生猪“四化”县标准。

1992年,省里将宜昌县纳入第一批“优化生猪杂交组合、优化饲料配方、优化饲养方式养猪”的“三优”项目建设县,杂交父本为长白和大约,母本为清平和大清。实施“三优”项目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养猪事业的发展。1995年,全县出栏肥猪45.19万头,比项目前的1991年增长31.2%。1996年3月,项目通过省畜牧局验收。

20世纪80年代,宜昌县涌现一批养猪专业大户。小溪塔镇官庄村农民习长学,从1984年到1988年,出栏肥猪800多头,《湖北日报》宣传报道。进入21世纪以后,黄花镇军田坝村利用闲置场地兴办千头养猪场,20多个农户建起标准猪舍,常年户平出栏育肥猪50头以上。2005年,全村生猪出栏突破万头大关。

夷陵区因为有一批像军田坝村这样的典型带动,生猪出栏逐年增长,2008年生猪出栏85万头,同比增长6.3%。2009年1月,夷陵区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称号。2010年以后,全区建生猪规模小区8个,省级万头标准化猪场3个,全区生猪出栏稳定在80万头以上。2012年,生猪价格下滑,市场行情低迷,区政府拿出520多万元资金,开展生猪科技入户工程以及奖励生猪出栏大乡大镇,有力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全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当年出栏生猪达到103万头,创历史新高,保持和提高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