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宜昌市夷陵区卫生事业迎来发展成果

宜昌市夷陵区卫生事业迎来发展成果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县里办医院,乡镇办卫生院,村里建卫生室,个人办诊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推行合作医疗,加强卫生防疫,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基本做法是社员每人每年缴纳0.5元至2元合作医疗基金,生产队支付0.5元到1元补助,病人就诊挂号费自理,医药费在合作医疗基金中报销。卫生防疫最出色的工作是对血吸虫病的防治。

宜昌市夷陵区卫生事业迎来发展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县里办医院,乡镇办卫生院,村里建卫生室,个人办诊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推行合作医疗,加强卫生防疫,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

1951年建立县卫生所,1952年扩建为县医院。2001年撤县设区,改为夷陵医院。1965年,宜昌县医院在雾渡河建立宜昌县第二人民医院,1974年撤销,改为雾渡河区卫生院。1975年设宜昌县妇幼保健站。

1952年到1957年,全县在区一级建卫生所13个,建联合诊所113个,1958年区卫生所与联合诊所合并,建公社卫生院13个。1975年撤区并社,在19个社镇相应建立19个卫生院。

区(乡镇)以下公社(办事处、管理区)建有卫生所。1979年,全县有卫生所65个,每所配医务人员5至7人,以中医为主。后随着体制变化,加上医生退休,卫生所逐步退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农村在大队(后改称村)一级建立卫生室,有医生1到3人。均以中医为主,辅以西药治病。村级以下还有部分个体医生开诊所。

1958年11月,宜昌行署卫生局在小溪塔公社沙河管理区办合作医疗试点。1959年,小溪塔、鸦鹊岭、桥边3个公社6个大队近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因经费短缺和管理不当,4个月后停办。(www.daowen.com)

1968年12月,县革委会推广长阳县乐园公社合作医疗经验,土城区先行试点,然后全县推开。到1971年,全县555个大队有98.3%的社员参加合作医疗。基本做法是社员每人每年缴纳0.5元至2元合作医疗基金生产队支付0.5元到1元补助,病人就诊挂号费自理,医药费在合作医疗基金中报销。为办好合作医疗,各地方式方法不断创新。1977年,下堡坪公社泉湾大队为解决基金不足,开展群众性的采药、种药、制药、献药活动,队队办起“土药房”,家家建立“土药箱”,是年,县卫生局在泉湾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带动全县共办“土药房”1084个。合作医疗方便农民治病,但是基金有限,加上部分“赤脚医生”报酬不落实,1979年以后逐步消失。

1952年,县卫生院内设防疫组。1957年,县卫生科设卫生防疫股。1958年,建立地方病防治站,后更名为卫生防疫站。

20世纪50年代初,全县卫生防疫工作从抓爱国卫生入手,宣传实施消灭“四害”(老鼠、苍蝇、蟑螂、臭虫),60年代推广“两管五改”(管粪、管水,改良饮水、畜圈、厕所、炉灶、环境),改善了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了健康水平。

1950年以后,全县消灭“麻疹”,有效治疗“钩端螺旋体”“小儿麻痹症”,预防“流脑”“流感”。1976年以后,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对甲状腺肿病、克丁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取得突出成就。

卫生防疫最出色的工作是对血吸虫病的防治。1965年,县委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1966年,县卫生防疫站设血防站,负责查治血吸虫病。两年内在疫区粪检2万多人,查出患者619余人,在省医疗队协助下,在四个重点大队设血防“小医院”收治。1968年到1970年,县里抽调8名医技人员,到疫区粪检1万多人,查出患者845人,分批治愈。1975年9月,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成立,设有防疫、医技、后勤等科室,对全县疫区1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体检,查出患者343人,均予治疗。1977年,县里组织487人专班,以鸦鹊岭公社为重点,对1.8万多人进行粪检,查出患者301人,在血防小医院治愈。到1979年,通过建水井、沼气池、发酵池,改建卫生厕所等措施,对血吸虫病严格防治,再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