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宜昌夷陵区革命老区文化事业蓬勃兴盛

宜昌夷陵区革命老区文化事业蓬勃兴盛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委和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工作,用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形式,活跃文化生活,引导人民向上。第二年,全团人员大部分下放到桥边农场劳动,文工团再次被解散。是年,县文工团被县委授予甲等劳模单位称号。文化工作队全年行程700多公里,先后到4个区15个公社61个大队调研、宣传和辅导,演出120场,为基层培训出558名业余文艺骨干。1976年10月,党中央宣布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县文化馆全力辅导群众文化。

宜昌夷陵区革命老区文化事业蓬勃兴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委和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工作,用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形式,活跃文化生活,引导人民向上。

专业文艺演出。1957年,县委作出决定,将前后坪乡农民业余剧团改编为县属亦工亦农文工团。派国家干部杜德睿任党支部书记,任命陈明德为团长。这是最早的宜昌县文工团。县文工团编演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长年上山下乡演出。

1962年,县文工团被精减解散。1964年秋,县委决定恢复县文工团,派转业军人陈国夫任团长。有员工45人。1966年,分乡区天马公社坡改梯搞得好,是宜昌地区学大寨的红旗。县文工团首先排演了《社员都是向阳花》《学习天马好榜样》等歌舞。接着创作出歌剧《天马奔腾》,上演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调到当阳县为参加“四清”运动的干部演出。九县一市18级以上的干部都来观看。回县后,组成小分队上山下乡演出。1967年春,文工团停演。第二年,全团人员大部分下放到桥边农场劳动,文工团再次被解散。

1970年9月,宜昌县革委会组建新的县文工团。先后招考53人,在宜昌地区率先建立一支管弦乐队。1972年县文工团年初计划演出150场,实际演出172场,其中下乡演出87场。1973年,县文工团分成2个小分队,到44个公社112个大队和31个厂矿单位,演出201场,还到田头、屋场表演节目45场次,培训业余文艺骨干1750人次。是年,县文工团被县委授予甲等劳模单位称号。

从1970年到1976年,这个时期县文工团的首要任务是学演和普及革命样板戏。排演的样板戏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龙江颂》等,在县里演出,同时也下乡演出。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县文工团排演了批判“四人帮”的大戏,有《于无声处》《白卷先生》,还排演了歌剧《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等。

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县业余文艺演出非常活跃。

1952年,成立宜昌县文化馆,县文化馆以各地小学为基地,辅导建起100多支业余文艺宣传队,大张旗鼓地宣传土地改革、清匪反霸和抗美援朝,宣传农村互助组和农业合作化。鸦鹊岭区民间艺人万家祥等人组建花鼓戏剧团,自编自演歌唱土地改革、合作化的小型节目,还学演花鼓戏《尼姑思凡》。1953年,万家祥代表宜昌地区,参加湖北省首届民间文艺表演,获表演优秀奖,成为宜昌地区第一个在省里获奖的民间艺人。

1957年,县文教局文化科指导区乡业余剧团,创作演出了小歌剧《人往高处走》等节目,还辅导群众高唱《社会主义好》歌曲,引导广大群众满怀激情地奔社会主义道路。1958年,全县文艺演出和整个文化工作突出歌颂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

1962年以后,县委总结了“大跃进”中宣传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群众文化工作重点抓文艺演出。是年,全县建立农村业余剧团78个。

1966年开始,宜昌县的业余文艺演出更加普及。全县554个大队,有548个大队建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大唱语录歌,大跳忠字舞。(www.daowen.com)

1972年,全县有460个大队和2880个生产队开展了小型多样的文艺宣传活动,累计自编自演节目6000多个。1973年,县委派工作组到莲沱区瓦窑坪公社陈家冲大队办社会主义教育试点,同时开展群众文化普及工作,随后又从县文工团、文化馆、新华书店和电影管理站抽调15人组成农村文化工作队,深入基层,以演出为基本形式,带动各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工作队全年行程700多公里,先后到4个区15个公社61个大队调研、宣传和辅导,演出120场,为基层培训出558名业余文艺骨干。

1976年10月,党中央宣布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县文化馆全力辅导群众文化。1977年5月,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县文化馆编印《宜昌县创作歌曲集》,收集创作歌曲65首,发到全县各地演唱。

1979年2月,宜昌县文化、教育分开,单独成立宜昌县文化局。由于辅导得力,宜昌县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演出更加红火。

1979年春,宜昌县文化馆组织各公社共21名文艺骨干培训,创作剧本34个,有5个参加地区以上会演并获奖。县文化馆组织排练一台以小戏为主的文艺节目,到各公社巡回演出。其中小戏《过门》,参加1979年湖北省文化厅组织的农民业余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电影放映。刚解放时,宜昌县没有电影发行放映机构。电影对农民来说是个稀奇事。1951年,省、地有关部门支持,城乡少量放映。1956年,宜昌县的电影放映事业有了新发展,先是成立了宜昌县电影放映一队,年底发展为4个放映队,改称县电影放映联队,后又改为电影管理站。

1966年,电影放映队增至13个,分派于全县13个区。1975年,全县撤区并社,县电影队增至18个,分派于18个公社。同时公社自办电影队12个,工矿、学校自办电影队7个。

1979年,根据国务院批转的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改革电影体制的有关精神,县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79年以前,宜昌县没有影剧院。县电影队在简陋的县礼堂和农村露天放映。1977年,县委决定兴建平湖影剧院。是年7月动工,1980年4月竣工。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总投资66.96万元,分楼座和底座两层,可容纳观众1400人。

早在1954年,县委宣传部与县政府文教科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巡回放映电影的通知》。决定从10月底开始,在全县开展电影放映活动。《通知》还就放映线路作了具体地安排。20世纪60年代,基本上是每个大队一年一场电影,农民看电影热情特别高。1963年,在山区雾渡河、樟村坪、邓村等地放映歌剧《白毛女》,不少农民打着火把,扶老携幼,翻山越岭几十里去看,有的还追着连看四五场,以至于影片中的歌曲、台词和故事细节都背得下来。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个区有了电影队,每个大队一年放3至4场电影。1979年以后,雾渡河、鸦鹊岭等部分公社,兴建多功能电影院,集镇居民看电影次数更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