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宜昌夷陵革命老区农业学大寨运动

宜昌夷陵革命老区农业学大寨运动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革委会要求大力加强对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领导,各级革委会都要把农业学大寨作为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6月,新一届县委强调,要坚决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随后,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掀起高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新局面。1977年1月,县委召开有8381人参加的全县农业学大寨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和省委、地委的指示。

宜昌夷陵革命老区农业学大寨运动

20世纪60年代中期,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下,吃大苦耐大劳,艰苦奋斗,激励了全国农村无数干部群众。毛泽东主席发号召:“农业学大寨。”宜昌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学习大寨战天斗地的精神,有效地改变了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1968年,县委选派部分干部,参加宜昌地区组织的第一批赴大寨学习参观团,通过学习大寨经验、看大寨田现场、听大寨干部介绍,谈体会、找差距、表决心,领会大寨的基本精神。县革委会要求大力加强对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领导,各级革委会都要把农业学大寨作为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随后,宜昌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1970年5月,县革委会召开农业新跃进誓师大会,传达贯彻宜昌地区革委会在秭归县召开的山区农业学大寨现场会议精神。会议在推介秭归县6个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的同时,在全县树立了天马公社、红土大队、背马山大队、沙河大队以及双目失明的高月章办广播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会议提出了宜昌县在“四五”期间改变山区面貌的战斗口号:苦战五六年,穷山变富山,粮棉油猪跨《纲要》,农林牧副渔全面大发展,国家贡献大增加,社员生活大改善。到1975年,粮食达到2亿公斤,棉花10万石,油料10万石,生猪实现一人一头,其他多种经济翻一番,一人1.5亩稳产高产当家田。这些口号和要求,虽然有些脱离实际,但对于激发全县人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奋力改变山区面貌具有积极意义。

6月,新一届县委强调,要坚决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坚决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解决好两个布局:一是农、林、牧、副、渔的布局;二是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的布局。要积极响应省委“队队学大寨、县县赶昔阳”的号召,加快步伐学大寨,赶昔阳,奋战三五年,把宜昌县建成大寨式的县,力争三年实现粮、棉、猪跨《纲要》。

1973年8月,由县委常委胡开梓带队,组织县、区、社、队四级干部645人,赴山西省昔阳县,参观11个公社、11个大队、8个县办水利工程和1个社办场,听取大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贾承让、妇联主任郭凤莲、昔阳县革委会副主任王敬之等人的介绍。同月,县委还组织203名农村干部,到全省学大寨先进单位周岗大队和泉口公社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各级农村干部进一步从思想上落实了“队队学大寨,县县赶昔阳,奋战三五年,全面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奋斗目标,坚定了加快农业发展、彻底改变宜昌县面貌的信心。

1974年6月,县委在分乡区召开全县农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要在全县迅速掀起一个“批林批孔”学大寨的群众运动。随后,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掀起高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新局面。当年完成坡改梯、旱改水、荒改田1.21万亩,改造冷浸田1.29万亩,同时修建乡村公路16条140多公里。雾渡河区委书记李兴学,带领12个区委委员扎根山区,组织全区人民用10个月时间,建成3000亩高产试验田。1974年全区有3500亩农田单产超千斤,粮食总产达到1500万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2月15日,全县有雾渡河区委等8个先进单位、李兴学等3个先进个人出席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

1975年3月,县委根据地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决定》精神,研究制定了宜昌县建设大寨式县、大寨式社队的奋斗目标和措施。10月,县委召开扩大会议,500多名干部参加。县委书记胡开梓向大会传达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对照中央提出的建设大寨县的六条标准,向全县人民发出了“树雄心,立壮志,苦战三年,建成大寨县,五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会议下达了三年必须实现的几个具体指标,要建成一人一亩旱涝保收、亩产过千斤的稳产高产农田。是年,全县涌现一批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典型。土城区朱家坪大队女民兵排长张启风,带领30名女民兵,成立“女石匠”专班劈山打石,两年时间搬运石头100多万立方米,砌筑田坎3万多米,造田900多亩。樟村坪区黄马河大队在党支部书记辛楚钊带领下,苦战6年,搬动土石方14.2万立方米,砌坎1.7万米,治河沟1700米,改田造田740亩,实现了一人一亩“当家田”,粮食产量跨《纲要》。

分乡镇普溪河农业学大寨改河造田(胡传才 2019年摄)(www.daowen.com)

1976年,经过评定,全县18个社镇,鸦鹊岭公社率先基本建成大寨式公社;雾渡河等6公社学大寨成绩大、变化大;土门等9个公社学大寨有成绩、有变化;莲沱等3个社、镇尚处于后进状态。全县555个大队排队分析,已基本建成大寨式大队的80个;运动开展得好、取得显著变化的大队124个;一般的大队228个;处于后进状态的大队123个。当年,全县学大寨开工工程700多处,参加会战的劳力达10万多人。投入农田和山区公路基本建设的标工达1188万个,完成土石方1321万立方米。建成中小型工程211处,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建电站8处,装机容量198千瓦;完成坡改梯、旱改水、治河造田1.04万亩,平整土地1.78万亩,深翻土地6.9万亩,改造冷浸田1.55万亩;新修公路125.6公里;开辟茶、柑、桑等多种经济基地4.5万亩。还建成了普溪河、崩土坎等一批学大寨改河造田的样板。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县委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揭批查”运动,按照中央和省委、地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1977年1月,县委召开有8381人参加的全县农业学大寨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和省委、地委的指示。会议揭批了“四人帮”篡党夺权和破坏党的领导、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行。县委发出了“学习大寨赶昔阳,深揭狠批‘四人帮’,粮棉油猪上《纲要》,努力建设新宜昌”的号召,从而激励全县各行各业进一步增强了大办农业的思想。从此,在全县各地,到处都是“学大寨,赶昔阳”“建成大寨县,县委是关键”“队队学大寨,县县赶昔阳,奋战三五年,建设新宜昌”的标语。

1978年1月,县委书记胡开梓在全县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大会上作《横下一条心、革命加拼命、为高速度建设大寨县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使这次会议成为全县干部群众革命加拼命、跑步学大寨的誓师会。随后,县委在全县党政干部中开展了“查思想、查斗志、查贡献”的活动,全县工农业生产形成“大干快上”的声势和氛围。

粉碎“四人帮”后,全县农业学大寨取得丰硕成果。1978年,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1.98亿公斤、棉花总产168.5万公斤、油料总产429.5万公斤、生猪年末存栏达到32万头,分别比1977年增长16%、10%、27%、13.8%。农业总收入达到6574万元,比1977年增长16.9%。

宜昌县开展农业学大寨十多年,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旱涝保收农田达到32万亩,兴建水库58座、小水电站25座。声势浩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彻底改变老区贫困面貌谱写了一曲辉煌的颂歌。但大量平调农村劳动力和生产队的资金、物资,掏空了农村的集体经济。推行大寨式工分,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挫伤了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