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蜀陶瓷艺术:物华人杰是陆海

巴蜀陶瓷艺术:物华人杰是陆海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甫对大邑碗竟有如此怜香惜玉的钟情之心,可见大邑碗之可爱。但至今唐代大邑瓷窑的遗址并未发现。今大邑辖区的均平,王泗等地盛产高岭土,除去少量所含的氧化铁,同景德镇瓷土一样优良。成都青羊宫窑的青瓷,在艺术上气魄大,以写实为主,有些象国画中的工笔画。此外还有类似唐三彩的直线纹、夹圆点纹组合的纹饰。釉彩不能覆盖器物全体,使塑胎有露出的部分。体现了五代时期社会文化风貌,显示了此时期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

瓷器的发明,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进化过程,从商代中期原始青瓷的产生到东汉中晚期瓷器工艺的成熟,其间大约经历了一千五百余年时间,它的发明距今有一千八百多年,比西方瓷器制作要早十五个世纪。巴蜀地区的瓷器发展,历史文献记载不多,但有它的独特性,它没有经历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的发展阶段,是在东汉晚期一开始就学会了制造成熟的瓷器。

瓷字不见于《说文解字》,始见于晋吕忱之《字林》(《文选 笙赋》注引),继而又见于南朝陈时顾野王的《玉篇》。宋应星《天工开物 陶篇》说“凡白土垩土,……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洲,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洲,南则泉郡德化,徽郡婺源祁门。他处白土,陶范不粘。”虽不说巴蜀有上好瓷土,但也说他处也可,今雅安邛崃、成都、大邑均可造瓷。自东汉青瓷生产以后,巴蜀之地烧瓷技术提高很大,瓷窑广布,唐宋时期四川地区陶瓷业达到顶峰。

唐代商品经济大发展,贸易十分活跃,铜钱外流,国内铜币不敷应用,唐王朝有铜器之禁,《册府元龟》卷九十九记载说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敕命,银、铜奴婢等,并不得与诸番互市,铜器被禁用,相应刺激瓷器的发展。张德谦在《瓶花谱》中说“古无瓷瓶,皆以铜为之,至唐使尚窑器。”同时唐代饮茶风气盛行,巴蜀制茶业同样发达,茶叶畅销,陶瓷茶具的生产更是欣欣向荣。唐代在川东、川南、川南境内,不仅窑场数量极多,至中唐时期,白瓷工艺十分精致,青瓷的造型、纹饰、瓷塑等,精巧完善,还有更负盛名的邛窑三彩艺术,以及首创的匣钵装烧瓷器的工艺。如大邑窑瓷,杜甫结草堂于成都时曾有咏大邑碗的一首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入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中解释说“首句美其质,次句美其声,三句美其色,蜀瓷之佳可想也。”杜甫自己认为晶莹坚洁的大邑碗实在不应该放在茅舍里,想是这种瓷碗应该摆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歌舞笙箫的宴会桌上,捧碗的是如削葱根般的纤纤细指,触碗沿该是那嫩滑的樱桃红唇和新荔般的香腮,这才该是大邑碗该去的地方,送到茅屋里实在可怜。杜甫对大邑碗竟有如此怜香惜玉的钟情之心,可见大邑碗之可爱。但至今唐代大邑瓷窑的遗址并未发现。大邑县城在汉代时原属江原县地,晋以后江原县改名晋原县,唐时划了临邛、江原、唐安、新津诸地置大邑县。此县比其它各县都大,故名曰大邑。五十年代初曾在大邑东关场土中掘出窑王像,上刻有“大唐天宝三载六月四日唐安郡晋原县德信里永昌窑敬造窑王像”,共二十七字,上有白釉。可知唐时瓷窑有奉祀窑王之风俗,并有窑王像的塑造。今大邑辖区的均平,王泗等地盛产高岭土,除去少量所含的氧化铁,同景德镇瓷土一样优良。

成都青羊宫窑的青瓷,在艺术上气魄大,以写实为主,有些象国画中的工笔画

邛州邛窑瓷颇有写意手法,其十方堂窑瓷塑以小巧玲珑的釉彩取胜,也不乏写实,手塑小件动作极富浪漫色彩。各种飞禽走兽,无论是粗灵神气的猴子,温顺体笨的小龟,精神抖擞的雄狮,摇尾乞怜的小狗,昂首挺立的公鸡,羽毛丰腴的肥鸭,彩色缤纷的鸳鸯,张牙舞爪的老虎等,都比例准确,结构清晰,线条流畅,或雄健、沉着,或高昂、狂放,皆出神入化,体现了盛唐时代的艺术风貌。其塑瓷人物中,有头梳双髻,怀抱玩具、双腿盘坐的童子;有赤身裸体、活泼可爱的胖娃娃;有四肢倒立、身躯着地的杂技孩儿;有翩然起舞的细腰姑娘,姿态生动,无不传神。而菩萨像更能表现唐代妇女的审美好恶,用细腻的线条刻塑出裸露的上胸,花缎衣裙覆盖在丰腴的肢体上,姿态雍容华贵,充满青春的活力。连那秃顶肃穆的僧徒也带有活跃自得的神气。邛窑三彩以紫、黄、绿色为主,绿中加蓝较罕少,不如洛阳所出唐三彩蓝色为多,而且也有加黑色者。其釉色“黄者如金,黑者如漆,绿者如玉……青绿苍翠可爱,最为贵重,棕釉而有花纹,或釉彩如窑变者最难得,其釉水无美不备。”《蜀故别录》更说“邛窑影响宋瓷甚巨,钧、汝诸瓷,可为例证,论者不知。”在花纹装饰上,以釉下三彩最负盛名,其次是印花纹,三彩纹饰有图案画、没骨画、散点画、斑块纹等。

所谓图案画,是在青釉或米黄釉的壶、罐、钵上,绘上圆珠点串连成的方、圆、棱形图案,或仅仅绘上圆珠圈状纹饰。没骨画,不用勾勒,常用绿、褐、蓝三色随笔画上五、六、九片草叶,有似花非花,似草非草的纹样,或画以圆头燕尾的流云,其着色好似国画中的浸染笔触,耐人寻味。散点画是用绿色或褐色,随意挥洒圆点于壶、盖、盘等器皿上。斑块纹,双褐、绿、黄或绿、蓝、黄三色施于壶、罐上或盏上,其纹饰有长条纹、圆形纹,以桃尖形最有特色。

此外还有类似唐三彩的直线纹、夹圆点纹组合的纹饰。印花是用印模压印,如今之瓷餐具上之印花。兽面纹多饰于炉足上,常见的花卉有莲花纹、牡丹纹、花朵纹,比冀双飞的凤凰鹦鹉,以及凌空飘舞的飞天,都充满了活力,此几种纹饰,均装饰在仅五、六厘米的粉盒上,真是巧夺天工。

向来匠人造器有不留姓名的贯例,但在邛窑瓷中有人曾收藏一黄釉小盘,盘内印有阳文“元符元年李大兴造”,元符是北宋哲宗年号,元年为一〇九八年,此小盘的年代也就不需要专家鉴定了。

成都东门外十里,有琉璃厂窑遗址,该窑也是以三彩著称,相传五代蜀时,陶制于此。民国时期,少城公园中的民众教育馆的金石馆中,曾展出于当时新近出土的琉璃厂窑,据观者说,是制作陋劣可厌,胎骨以粗糙之黑泥为之,釉色或黑或白,或青或绿,皆暗无光泽。釉彩不能覆盖器物全体,使塑胎有露出的部分。废遗之中当然不会得到珍品,所得只能是残坏破损者。一九七三年乐山出土的三彩陶棺是此窑品种类,是三彩釉器,其纹饰采用线刻、浅浮雕、半圆雕结合的艺术方式,无论是盖面上的日中金乌,月中的玉兔,棺侧的青龙白虎和云水纹等,均保留了汉代石刻艺术的遗风。棺头正面,有半圆雕和浅浮雕的木结构殿堂建筑。站立的门侍,姿态生动,表情细腻,再饰以褐、绿、黄、白的釉彩,俞加形象真切,绚丽多姿了。体现了五代时期社会文化风貌,显示了此时期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www.daowen.com)

琉璃厂窑中还产一种陶砚,称为凤字砚或畚箕砚,是象形状,日本正仓院所藏盛唐瓦砚,有以形似凤字而嵌以凤字者。米芾《砚史》说“陈文丞相家,收一蜀王衍时皇太子陶砚,连盖,盖上有凤坐一台,馀雕杂花草,涅之以金泥红漆,……有字曰凤凰台。”又云“杭州龙华寺,收梁傅大夫瓷砚一枚,甚大,瓷褐色,心如鏊,环水如辟雍之制。下作浪花擢环近足处,而磨墨处无瓷釉。”由此可见蜀中陶瓷砚之精美,已被目为砚中上品。

还有一种秘色瓷,唐末王建割据巴蜀,在献给中原朱温梁的贡品中有金棱碗,在献礼的拜信中有“金棱含碗之光,秘色报青瓷之响。”金棱碗大概是碗沿上镶有金边或竟有如今天的金漆边的碗、杯等。

至宋代,重庆的黑瓷窑兴旺发达起来。两宋海外贸易发达,大海舶上多者可达数百人,小也有百人,“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宋人喜半发酵茶,饮茶时把茶饼压为细末,泡以初沸的开水,白沫多则为上品,所以黑釉瓷茶盏最为合用,黑茶盏中白沫更加分明。宋徽宗《大观论茶》中有“盏色青黑为贵,玉毫条达为上”的评论,此处“玉毫条达为上”是指黑釉瓷的兔毫纹、鹧鸪斑等纹饰的线条,使人赏心悦目者才可列为上品。宋初,蔡襄有“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苏东坡《送南屏谦诗》云“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句惊午盖兔毛斑,打作春翁鹅儿酒。……”黄庭坚词有“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杨万里有诗“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霸”。黑瓷茶具如此受人青睐,该是其自身所有的魅力所致。黑瓷又叫天目瓷,乃是日本命名。南宋时,日本僧人从浙江与安徽相邻的天目山,把黑瓷茶具带回日本,日人称为“天目盏”或“天目瓷”,其色泽有漆黑、黑、黑褐、棕褐、柿色,由这些色彩窑变而形成的兔毫纹、鹧鸪斑、玳瑁纹、油滴纹、曜变等,还有附加的刻划纹、剔花纹、压印纹等,使天目瓷更加绚丽迷人,再加上胎体制作的精良,如此的天目瓷盏端于掌上,送至唇边,岂不惬意吗?四川地区黑釉瓷的主要窑场:川西广元的瓷窑铺,川东有巴县姜家窑和重庆涂山窑。涂山窑以窑址最多,产量丰富而著称,广元窑以烧造时间长,形式多样而闻名。

涂山窑瓷以民间日用器为主,兼有细腻的高档黑釉瓷,其中以茶盏为最多,质量最优。釉中装饰纹样以辐射状、菊花状、曜变纹最为珍贵,辐射状纹,色彩富丽,釉面光洁,莹润柔和,在黑底或黑底色上,闪射出条形的花片,大者似柳叶,小者似灯蕊丝,并闪烁出褐、绿、黑、蓝的色泽,互相渗融,又各有区别。曜变纹是在黑色或褐色底釉上,浮现出大大小小不同的斑块晕圈,闪耀着各种浓淡不一的蓝、黄、紫、红、绿的色彩,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变换出各种幽深艳丽的色彩。它产生条件局限性很大,在几十万件中仅有少数几件,日本人把“曜变”视为神技,可见其珍贵。

也有人把川西彭县瓷峰窑的白瓷看作是巴蜀宋代瓷业中的一颗明珠,瓷峰瓷胎薄釉润,均上化妆土和满釉,釉白而略带牙黄,净洁光润,无片纹,无芒口。造型制作规整端巧,棱角显明,线条挺拔,适用美观。

前面提到邛窑制器中,有一种称作省油灯的灯盏是不能不说的。中国传统灯具——现在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陌生到难以想象它的形状,更何况还有什么省油的灯盏。最普通最一般的灯盏形如饭碗,只不过其外壁多了一个半圆的把手,它是用于端灯的,一根灯蕊靠在内壁的任何一处,里面注上菜油,点起露在碗沿上灯蕊,就是一盏灯了。精致的多用铜铁,状若高脚杯,灯的点法同上一样。

关于省油灯,陆游给了详细的描述,《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有“照书烛必令粗而短,勿过一尺。粗则耐,短则近。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灯檠法,高七寸,盘阔六寸,受盏圈径二寸半,择与圈称者。”又《老学庵笔记》有“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乾。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遗中朝士大夫。按文安亦为玉津令,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汉嘉在今雅安境,离邛州不远,省油灯亦来自邛州。

陆游已基本道出省油灯的原理,就是尽可能减少灯油的蒸发,以清冷水注入灯盏夹层中,来给灯盏壁降温以达减少蒸发节油之目的。但是否确有省灯油之半的功效,使人不敢断定。八十年代初也确实有人为此做了实验,选用四种不同式样的省油灯各一盏,在相同条件下对比燃烧。实验结果表明,省油灯大都有较为明显的省油效果,夏季比冬季尤为显著。平均能省油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四,个别可达百分之二十以上。(省油灯的制作过程大体是:先做一深腹杯形或碗形器,并在腹侧挖一小孔,再做一口径与之同样大小的腹校浅的盘形或碗形器,趁两者胎泥未干之时,将二者迭合,口沿全部彼此粘连,上下两部间就形成一夹层。然后粘接上柄系和嘴,最后上釉,入窑烧成。)当然省油灯的制造和后来各种精巧瓷器相比,也是粗浅的不少,但它反映的是一种古代四川朴素淳厚的民间文化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