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难点
第一,查考清代乡镇志书名目资料文献头绪繁多,鉴别部分志书的性质以及断定成书年代较为困难,而且尚有部分乡镇志书的断年不清楚。
第二,由于清代乡镇志书编纂者绝大多数为里中儒生,知名度不高,因而对于以史料文献考述编纂者生平以及著述情况、技能专长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尚有一部分乡镇志书编纂者无法确知详细生平情况。
第三,清代乡镇志书的版本情况非常复杂,尤其是占较大多数的钞本文献,由于多数无法精确断年,对于钞本文献的时段分布特征的认识尚有进一步推进的余地。
2.研究创新
第一,所考有明确依据的乡镇志书数量较之以往学术界的通行结论增加近一半,修正了以往流行的不确切说法。
第二,在对于清代乡镇志书进行数量统计与时段分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乡镇志书发展分期方案,不仅注意到清代中叶与晚清的高潮阶段,更提出要充分注意康熙后期及至乾隆朝以前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过渡铺垫期,以及道光后期及至“同治中兴”之前乡镇志书发展的暂时低迷期,并且对康熙朝乡镇志书编修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新的评价。
第三,以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清代乡镇志书的版本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于清代乡镇志书钞本与印本系统进行了分类梳理,探究其特征所在,以往这方面较少有学术成果出现。
第四,在对于新材料的运用及研究方面,著者对于两部稀见清代乡镇志书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其编纂者、文献性质以及史料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尤其是道光《渔闲小志》,学人罕见其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第五,对现存清代乡镇志书进行系统的辑考著录工作,是本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下编《清代乡镇志书提要》突破以往地方志书考录提要的撰写模式,重点查考志书的成书年代、编纂者生平以及主要版本流布线索,尤其是对于编纂者生平的考述,力求以原始文献入手进行考证式研究,使得所论皆有坚实的史料依据。
【注释】
[1]关于地方志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历史阶段特征的基本论述,请参照仓修良先生所著《方志学通论》(增订本)第三章《方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魏晋南北朝的地记》、第四章《方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隋唐五代的图经》以及第五章《方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体例趋于定型的宋元方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0~222页;以及氏著《再论方志的起源》《地记与图经》等论文,载《仓修良探方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黄苇先生等著:《方志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戴鞍钢著:《中国地方志精读》,史学原典精读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3]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金恩辉、胡述兆主编:《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台湾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版;徐复、季文通主编:《江苏旧方志提要》,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洪焕椿编著:《浙江方志考》,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方志提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陈金林、徐恭时:《上海方志通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历代旧志提要》,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沈慧编著《湖州方志提要》,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陈其弟著:《苏州地方志综录》,广陵书社2008年版。
[4]上海书店编:《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5]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主编:《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006年版;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张家港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张家港市旧志汇编》,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清)陈树德等编纂、朱瑞熙等标点:《江南名镇志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同里镇人民政府、吴江区档案局编:《吴江乡镇旧志丛刊》,广陵书社2007—2011年版。
[6]除了这些公开出版的大型丛书外,各地方志及图书系统或以内部整理本的形式(例如浙江平湖史志办整理的《乍浦旧志三种》,内部发行本),或以单一旧志点校本形式(例如李新庆撰《颜山杂记校注》,齐鲁书社2013年版),或以电子数据光盘(例如《昆山历代地方志》光盘数据库)以及网络资源(例如浙江省上虞图书馆网站的数字方志资源库)等形式将各种清代乡镇志书进行整理刊布,虽然在搜集信息和获取文献上有一定难度,但这些也是需要关注的文献整理成果。
[7]李永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续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复旦大学图书馆编:《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倪俊明主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南京图书馆编:《南京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版;吉林大学图书馆编:《吉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
[8]褚赣生著:《明清乡镇志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7年,第32、33页。
[9]黄苇等著:《方志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10]森正夫在进行这项考录研究工作中,定义江南三角洲的地域空间范围为:“属于浙西,现在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浙江省北部地区及上海市所构成的地域。”参见氏撰《江南三角洲的乡镇志——以明后半期为主》,载赵毅、林凤萍主编:《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11]参见森正夫编:《江南三角洲乡镇志书目录》,载日本1990—1993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一般项目研究成果报告书,1994年版。并见氏撰《江南三角洲的乡镇志——以明后半期为主》的相关研究成果概述,载赵毅、林凤萍主编:《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12]姚金祥:《乡镇志编纂简论》,姚金祥著:《志海学泳集》,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并参见姚金祥、何惠明著:《简明方志编纂学》,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90页。
[13]参见杨军昌著:《中国方志学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14]参见盛清沂:《吾国历代之乡镇志暨本省当前编纂乡镇志问题》,《台湾文献》第十七卷第二期,1966年版;黄秀政:《论台湾的乡镇志纂修——以〈鹿港镇志〉为例》,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海峡两岸地方史志比较研究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15]褚赣生著,黄苇教授指导:《明清乡镇志研究》(未刊),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87年;褚赣生:《明清乡镇志发展的历史地理考察》,《历史地理》第8辑,1990年。
[16]参见黄苇等著:《方志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226页。
[17]参见魏桥等著:《浙江方志源流》第七章《清代,浙江方志编纂的鼎盛时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197页。
[18]陈其弟著:《苏州地方志综录》,广陵书社2008年版。
[19]潘高升著、郑振满教授指导:《明清以来江南地区乡镇志研究:以〈乌青镇志〉为中心》(未刊),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www.daowen.com)
[20]参见潘高升著:《明清以来江南地区乡镇志研究:以〈乌青镇志〉为中心》,第37页。
[21]薛青著、范能船教授指导:《江南著名古镇镇志的旅游文化价值》(未刊),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2]参见薛青著《江南著名古镇镇志的旅游文化价值》,文摘部分内容。
[23]沈渭滨:《乡镇志是研究上海人文历史的重要文献——以〈浦溪小志〉为例》,《学术月刊》,2002年第5期;《晚清村镇志纂修的成熟及其人文历史价值——以江南名镇志〈紫堤村志〉为中心的分析》,《史林》,2007年第2期。
[24]唐力行、申浩:《地方记忆与江南社会生活图景——评〈上海乡镇旧志丛书〉》,《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5]曹培根:《〈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及其史料价值》,《江苏地方志》,2008年第1期;陈辽:《乡镇旧志集成后地方志功能的提升——读评〈常熟乡镇旧志集成〉》,《江苏地方志》,2008年第1期。
[26]冯尔康:《乾嘉以来的江都乡镇志和专志》,《东北史地》,2011年第1期。
[27]甘兰经:《苏州的乡镇志》,载苏州历史学会编印:《苏州历史学会论文选》,1983年版;又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28]骆伟:《岭南乡镇志、乡土志述评》,《广东史志》,2003年第2期。
[29]缪小咏:《独树一帜的江苏乡镇志》,江苏省地方志学会编:《江苏当代方志论文选》,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缪小咏:《历史上苏南乡镇志编纂述略》,《江苏地方志》,1992年第1期。
[30]钱澄宇:《南京博物院珍藏江苏稀见方志抄本考略》(上),《江苏地方志》,2013年第1期;钱澄宇:《南京博物院珍藏江苏稀见方志抄本考略》(下),《江苏地方志》2013年第2期。
[31]田佳琦:《再论乡镇志》,《沧桑》,2012年第6期。
[32]吴滔:《在历史现场阅读江南乡镇志》,吴松弟、连晓鸣、洪振宁主编:《走入历史的深处:中国东南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吴滔:《在田野中阅读江南乡镇志》,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2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版。
[33]尤淑君:《台湾乡镇志的发展、运作及其实务问题》,《台湾研究》,2013年第4期。
[34]陈凯:《明清乡镇志书概述与学术研究综论》,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等编:《上海研究论丛》(第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陈凯:《清代乡镇志书研究综述》,《宁夏史志》,2013年第5期。
[35]陈凯:《清代乡镇志书研究二题——以〈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为例》,《史林》,2011年第1期。
[36]参见陈凯:《清代乡镇志书研究二题——以〈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为例》,《史林》2011年第1期,第38页。
[37]褚赣生:《明清乡镇志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7年;刘道胜:《徽州旧志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张安东:《清代安徽方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8]鲍永军:《〈乾隆乌青镇志〉述评》,《浙江方志》,1996年第3期。
[39]蔡一平:《英年早殒的方志纂辑家——孙志熊和他的〈菱湖镇志〉》,《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40]陈其弟:《〈汾湖志〉及其编纂者》,陈其弟著:《苏州地方志综录》,广陵书社2008年版。
[41]程成贵:《光绪〈善和乡志〉(残本)浅析》,《祁门志苑》,1985年第2期。
[42]考之:《九江早期的方志:〈九江乡志〉》,《九江侨刊》,1998年第24期。
[43]刘俊:《中国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杏花村志〉》,《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9期。
[44]林天蔚著:《地方文献研究与分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45]陈金林、徐恭时著:《上海方志通考》,曹旭主编《薪火学术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46]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蔡一平:《英年早殒的方志纂辑家——孙志熊和他的〈菱湖镇志〉》,《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陈其弟:《〈汾湖志〉及其编纂者》,陈其弟著:《苏州地方志综录》,广陵书社2008年版;方舟:《徽州乡绅与地方社会:以〈岩镇志草〉为中心》,《徽学》2006年刊;开铮:《卢学溥与〈乌青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桐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桐乡县历史名人史料》(二),《桐乡文史资料》第四辑,1986年版;沈尔立:《十柳山人与〈珠里小志〉——清代秀才周郁宾》,沈尔立著:《珠溪文儒》,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王红花:《论林正青〈小海场新志〉的史料价值》,《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吴宗泉:《第一部〈白蒲镇志〉及其作者考略》,政协如皋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如皋文史》第五辑,1990年版;谢青、吴微:《余华瑞撰〈岩镇志草〉简述》,《安徽史志通讯》,1984年第1期;殷衍滔:《顾镇生卒年考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袁增培:《〈澉水新志〉的作者——方溶》,政协海盐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海盐文史资料》第22辑,1992年版。
[47]关于查考现存清代乡镇志书版本信息所用主要的目录提要著作,详可参见本书《参考文献》第六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