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实施流程(如图3-92所示)参照ISO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包括九项内容:①机构队伍组建;②学习培训组织;③教育教学目标制定;④制度体系设计;⑤执行标准设计;⑥信息化平台建设;⑦数据监控分析;⑧阶段总结报告;⑨持续改进循环。
图3-92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流程图
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流程具有以下特点:
① 符合职业院校管理模式和教学习惯;
② PDCA循环应用于整个实施体系的搭建及具体事务的过程控制;
③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校整个体系的搭建和运行;
④ 运行数据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及各部门进行质量监控与分析,当数据积累到一定量时,可进行大数据分析,这时的分析结果将更加科学严谨;
⑤ 学习培训贯穿于整个实施流程及体系运行,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实施效率,保障体系有效运转;
⑥ 所有流程实施一轮后须进行该阶段的实施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经过优化调整后的各流程将进入新一轮实施应用,帮助学校逐渐建立起常态化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实现持续改进循环。
3.9.3.1 机构队伍组建
质量管理有别于学校现有的管理体系,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组织管理,以便于协调学校内外部各个部门,高效开展工作。
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学校所有部门、所有成员,须由学校最高管理者牵头领导。建议学校成立校级层面的质量保证委员会(或质量保证领导小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等;校级领导小组下设立学校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数据管理等质量保证工作组。其中,专业工作组可按照专业再设质量保证小组,日常工作交给质量管理办公室来组织协调,如图3-93所示。
图3-93 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结构
为切实有效开展工作,促进质量管理,需明确各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加强学校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落实各级管理者职责,并加强教育、激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
3.9.3.2 学习培训组织
学校组织系统性的培训学习,帮助各级各类人员增强对部门业务理解力,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从而全面提升教职工尤其是干部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实现学校运营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
学校根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参训人员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培训组织方式,如面授培训、网络直播培训、网络会议、即时通信工具(群组讨论)等。
培训内容应根据受训群体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培训的学习内容,可参考表3-120制定。
表3-120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学习培训内容
3.9.3.3 教育教学目标制定
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是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制定出明确、可行、有效的目标计划,并对计划分解,形成可执行、可量化的具体目标任务,才有可能将目标设计落地,为达成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奠定基础。
运用SMART原则、SWOT分析法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基于长期、中期、短期的期间划分,对学校发展和规划进行目标设计。学校质量管理相关部门通过头脑风暴方式组织讨论,以电子表格或思维导图工具进行分析、记录,提高工作效率。
当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以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部门和个人目标,建立起纵横联结的目标体系。目标标准设计和执行时需要遵循的原则:目标制定要从上至下逐级分解,目标达成从下到上逐一完成。
以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为例:长期目标为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将五年长期目标分解到未来的每一年作为中期目标,再把每一年的目标按季度、月份、周等不同时间维度进行分解,形成短期目标,如图3-94所示。如有专项规划,则单独制定专项目标,再按专项目标的计划周期进行项目规划。
图3-94 目标制定、分解——学校“十三五”规划
学校专项建设规划可按照以下步骤实施:①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学校完成自己的五年规划(总规划及战略规划)及对应的专项规划(如专业建设);②根据各专项规划文档里面规划的内容,形成“建设项目”,并归属到对应的专项内容;③对规划要建设的项目进行任务分解(一个建设项目对应多个建设规划),确定总体建设任务的内容与最终达成标准,把每个建设规划及达成标准,规划到对应的年度,明确每个年度内的规划内容,以达成目标。如表3-121所示。
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目标标准制定与执行情况跟踪,能够有效促进目标达成:
① 管理层上传、阅读、下载学校各类目标规划及对应的过程支撑材料;
② 分配年度任务;
③ 制订专项规划,形成专项规划路线图;
④ 执行情况跟踪。
表3-121 ×××学校专项规划建设任务分解表
3.9.3.4 制度体系设计
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标准体系,以及自我矫正和完善这些体系的能力,已成为当今职业院校取得持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度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套逻辑自洽、自我矫正、结果收敛的合理机制,让制度机制驱动学校各部门及全校自动自发运转,从而提高教职工效率,提高团队效率。
从宏观到微观、从学校外部到内部,职业院校制度体系可分为六个层次(如图3-95所示):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②学校章程;③校级规章制度;④部门级规章制度;⑤岗位工作手册、工作流程、工作标准;⑥支撑工具和整合集成的软件平台。
图3-95 制度体系的六个层次
学校级、部门级规章制度建议,按年修订;部门级工作流程及标准,按学期/季度进行优化改进。制度意见征集方式、讨论组织方式、制度发布时间等应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可参考表3-122和表3-123设计学校的制度体系。
表3-122 职业院校制度目录参考(政策文件篇、学校管理篇)
表3-123 职业院校制度目录参考(专业课程篇、教师发展篇、学生发展篇)(www.daowen.com)
(续表)
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国家、省市相关制度、政策的收集管理、查阅学习,并通过平台开展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包括制度体系目录设计、任务分工、进度管理,各级制度负责人依托平台有序开展各项制度内容编写、审核工作,按照学校统一的签发流程进行签发全过程管理,从而提高制度设计工作效率。
3.9.3.5 工作标准设计
遵照学校目标和制度体系的要求,结合各部门业务特点和支撑工具要求,制定符合其业务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标准规范。对已有的工艺流程和标准规范,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优化改进。
(1)取消。审查学校各部门事务办理或事务流程每一项操作或工序,确认其保留的必要性,凡可取消的一律取消。
(2)合并。对事务办理或事务流程中手续或节点,考虑相互合并的可能,凡能合并者,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予以合并。
(3)重排。对事务办理或事务流程的序列进行宏观分析,考虑重新排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时仅仅通过重排就可显著提高效率。
(4)简化。将复杂的流程加以简化,简化事务或流程的内容。
(5)新建。按照质量管理原则、科学管理思想和智慧校园平台的要求,可能要建一些新的标准或流程。
3.9.3.6 信息化平台建设
融入现代管理学、学校管理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等理念,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开发的智慧校园平台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信息化支撑工具。覆盖从目标规划、制度设计到运行过程监控和预警的全过程,通过对不同阶段各个维度的质量数据分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提升。
图3-96反映了智慧校园平台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关系。
图3-96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智慧校园平台的关系
人才培养质量涉及教学管理各个环节,需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表3-124所示)。若需将人才培养状态数据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相关系统,如“省级/市级学籍系统”“国家/省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等,可从智慧校园平台导出相应数据进行上报。
表3-124 智慧校园平台数据管理
3.9.3.7 数据监控分析
运用智慧校园平台对相关目标及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通过设定阈值对关键数据进行预警,让相关人员及时了解情况,采取对应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调整策略,逐步完善学校风险控制机制,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数据预警、监控等方式对学校日常运营进行全面监控,强化过程管理:
① 按学校规章制度、流程标准、质量控制的重点和要求设置每个质量控制点的监测方式与自动预警要求;
② 利用信息化看板(如电视看板)实时展示监测内容数据和预警信息;
③ 通过系统消息、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给相关人员推送预警消息;
④ 利用各种可视化图表(如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形成多层面的分析报告;
⑤ 监测与预警的实施步骤如图3-97所示。
图3-97 监测与预警实施步骤
借助数据分析模型,以图表可视化方式直观呈现给各级管理者,如图3-98所示,帮助管理者从多个维度、不同主题了解质量情况,为后续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打破完全依靠经验做决策的现状。
图3-98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驾驶舱——招生监控
数据监测分析涵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如表3-125所示。
表3-125 职业院校监测与预警参考项
(续表)
3.9.3.8 阶段总结报告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总结改进。一方面,对学校阶段性运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学校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持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过程材料及数据进行有序管理,便于随时调出供专家和相关人员审查。
学校利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自动生成质量报告,减少相关人员工作量,自动生成过程性质的质量报告,以及《年度质量报告》电子版,如图3-99所示,可供下载后手工修改。
图3-99 生成质量报告类型
① 过程性质量报告: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生成主题质量报告,其他过程性质量报告。
② 年度质量报告:年度质量总报告,用于学校内审;按国家/省年度质量报告格式,采集相关数据生成“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专家审核材料。
3.9.3.9 持续改进循环
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遵循PDCA、六西格玛等科学管理原理及方法,根据阶段性总结报告,优化体系。学校应从上至下,各部门所有人员遵照体系执行下一阶段各个层面、各个时间周期的工作,当学校每位教职工、各部门、各项工作全面形成这种执行机制后,将进入不断自我优化的良性循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达成学校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